深耕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76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耕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作业机具,特别是深耕犁。它与旋耕机连接,使犁地与旋
耕同步进行。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在进行深翻平整土地农田作业时,曾采用一种深耕犁,由机架及与其连 接的犁铧构成,且犁铧布置在机架的一侧。这种深耕犁虽然能实现深耕的目的,但是它犁地 时覆盖面窄,还会留有死角,使土地不能得到充分的深耕,保墒效果欠佳。并且深耕后还需 要借助于耙进行反复多次的耙地,才能达到碎土平整的效果,无法实现犁地与平整土地同 步进行。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提高生产成本。还曾采用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及 与其连接的旋耕机构,该旋耕机构由刀轴及与其连接的弯刀片组成。该旋耕机具有碎土能 力强,土地平整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旋耕土壤的深度较浅,只适合于浅耕覆盖,难以使土 壤深翻均匀,且压肥效果欠佳。总之,上述深耕犁只能进行深耕,无法实现犁地与耙地同步 进行;而旋耕机只能进行浅耕覆盖及良好的碎土,而无法进行深耕,很难使土壤深翻均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耕犁,它能够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可与旋耕 机连接为一体,既能有效地进行深耕作业,又能有效地进行旋耕作业,从而可实现深耕与旋 耕同步进行,并确保土壤深翻均匀,不留死角,地面平整。 其解决方案是在分别与旋耕机和动力机连接的机架上连接有调节装置以及分布 有成排布置的铧犁,且前排布置的铧犁为单面铧犁,后排布置的铧犁,其中间位置的铧犁为 双面铧犁,两侧的铧犁为单面铧犁。并且,前排布置的铧犁的犁尖之间呈90-95°的夹角,而 前排布置的铧犁的犁腿之间的间距为600-1100mm。但是,后排布置的两侧铧犁的犁尖之间 呈100-110°的夹角,且两侧铧犁的犁腿分别与中间位置的铧犁的犁腿相邻一侧的间距均 为700-1100mm。 所述的调节装置由与机架连接的调节架,及与调节架连接并连接在旋耕机上的调 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调节紧固件构成。 所述的前排布置的铧犁均由犁腿、犁托、犁面和犁尖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且 犁面长370-380mm,犁面前宽70-80mm,犁面后宽120-130mm,犁尖长400-410mm,犁尖宽 110-120mm,犁腿高430-450mm,犁托长200-210mm,犁托高200-210mm。 所述的后排布置的两侧铧犁均由犁腿、犁托、犁面及犁尖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 且犁面长430-440mm,犁面前宽70-80mm,犁面后宽120-130mm,犁尖长460-470mm,犁尖宽 110-120mm,犁腿高430-450mm,犁托长200-210mm,犁托高200-210mm。 所述的后排布置的中间位置的铧犁由犁腿、双面犁托、双犁面及双犁尖它们之间 相连接而构成,且双犁面长200-210mm,双犁面宽140-150mm,双犁尖长300-310mm,双犁尖 宽100-110mm,犁腿高430-450mm,犁托长200-210mm,犁托高200-210mm。
3[0009]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与旋耕机连接的机架上连接有调节装置,以及分布有成排布 置的铧犁,且前排布置的铧犁为单面铧犁,后排布置的铧犁,其中间位置的铧犁为双面铧 犁,两侧的铧犁为单面铧犁。该深耕犁与通过拉杆和万向节同动力拖拉机相连接的旋耕机 连接,又与动力拖拉机的液压升降器相连接。深耕犁在动力拖拉机和旋耕机的作用下工 作,并通过动力拖拉机的液压升降器及该深耕犁的调节装置来调节深耕犁和旋耕机犁地的 深浅度。这样,既能有效地进行深耕农田作业,又能有效地进行旋耕农田作业,从而可实现 深耕与旋耕的同步进行,能确保土壤深翻均匀,不留死角,地面平整,且覆盖严密、压肥效果 好。它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为深耕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机架1通过U型螺栓2与旋耕机8连接,又通过连接板26与动力拖拉机 的液压升降器连接。由调节架3及与其连接的调节螺杆5和调节紧固螺母6构成的调节装 置,经调节架3和连接夹4与机架1连接,又经调节螺杆5与旋耕机8连接。在机架1的下 方连接有两排铧犁,前排布置的铧犁由两个单面铧犁14和23组成,且单面铧犁14和单面 铧犁23它们二者均由犁腿24、犁托22、犁面21和犁尖20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在它们 二者的两犁尖20之间呈90-95°的夹角,两犁腿24之间的间距为600-1100mm,而犁腿24 的高430-450mm,犁面21长370-380mm,犁面21前宽70-80mm,犁面21后宽120-130mm,犁 尖20长400-410mm,犁尖20宽110-120mm。后排布置的铧犁由位于中间位置的双面铧犁18 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单面铧犁9和25构成,且两侧单面铧犁9和25它们二者均由犁腿10、 犁托11、犁面12和犁尖13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两侧单面铧犁9和25它们二者的两犁 尖13之间呈100-110°的夹角,两犁腿IO分别与中间位置的双面铧犁18的犁腿19相邻一 侧的间距均为700-1100mm,而犁腿10高为430-450mm,犁面12长430-440mm,犁面12前宽 70-80mm,犁面12后宽120-130mm,犁尖13长460-470mm,犁尖13宽110-120mm。而位于中间 的双面铧犁18由犁腿19、双面犁托17、双犁面15和双犁尖16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成,且犁腿 19高430-450mm,双犁面15长200-210mm,双犁面15宽140-150mm,双犁尖16长300-310mm, 双犁尖16宽100-110mm。所述的每个铧犁的犁托均长200-210mm,高200-210mm。 进行深耕及旋耕农田作业时,与旋耕机8连接的深耕犁又通过连接板26与动力拖 拉机的液压升降器连接,而旋耕机8通过万向节7及与其连接的拉杆接动力拖拉机。可通 过动力拖拉机的液压升降器来控制深耕犁及旋耕机8的犁地深浅度,又通过调节装置通过 手动来微调犁地的深浅度。当动力拖拉机工作,通过其输出轴经万向节带动变速箱工作,并 迫使旋耕机8的旋耕机构工作,将土壤粉碎,使肥料翻入土壤中,与此同时,旋耕机8又推动 深耕犁向前运动,进入工作状态,此时,深耕犁在前进行深耕作业,而旋耕机在后进行旋耕 作业,从而使深耕犁地和旋耕平整土地同步进行,这样,既能保证犁地的深度,又能使旋耕 土壤均匀,不留死角,使地表面得到充分的平整。
权利要求一种深耕犁,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与旋耕机(8)连接的机架(1)上连接有调节装置,以及分布有成排布置的铧犁,且前排布置的铧犁(14)和(23)以及后排布置的两侧铧犁(9)和(25)均为单面铧犁,而后排布置的中间位置的铧犁(18)为双面铧犁。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前排布置的铧犁(14)和(23)它们二者犁 尖的夹角为90-95° ,而它们二者犁腿之间的间距为600-1100mm。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后排布置的两侧铧犁(9)和(25)它们二者 犁尖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而两侧铧犁(9)和(25)它们二者的犁腿分别与中间位置的 铧犁(18)的犁腿相邻一侧的间距均为700-1100mm。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由连接在机架(1)上的调节架 (3)及与其连接并连接在旋耕机(8)上的调节杆(5),与调节杆(5)连接的调节紧固件(6) 构成。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前排布置的铧犁(14)和(23)均由犁腿 (24)、犁托(22)、犁面(21)和犁尖(20)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且犁面(21)长370-380mm, 犁面(21)前宽70-80mm,犁面(21)后宽120-130mm,犁尖(20)长400-410mm,犁尖(20)宽 110-120mm。犁腿(24)高为430-450mm,犁托(22)长200-210mm,犁托(22)高200-210mm。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后排布置的两侧铧犁(9)和(25)均由犁腿(10) 、犁托(11)、犁面(12)和犁尖(13)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且犁面(12)长430-440mm, 犁面(12)前宽70-80mm,犁面(12)后宽120-130mm,犁尖(13)长460-470mm,犁尖(13)宽 110-120mm,犁腿(10)高为430-450mm,犁托(11)长200-210mm,犁托(11)高200-210mm。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深耕犁,其特征在于后排布置的中间位置的铧犁(18)由犁 腿(19)、双面犁托(17)、双犁面(15)及双犁尖(16)它们之间相连接而构成,且双犁面 (15)长200-210mm,双犁面(15)宽140-150mm,双犁尖(16)长300-310mm,双犁尖(16)宽 100-110mm,犁腿(19)高430-450mm,犁托(17)长200-210mm,犁托(17)高200-210mm。
专利摘要一种深耕犁,主要是在分别与旋耕机和动力机连接的机架上连接有调节装置,以及分布有成排布置的铧犁,且前排布置的铧犁为单面铧犁,后排布置的铧犁其中间位置设置的铧犁为双面铧犁,两侧的铧犁为单面铧犁。该深耕犁与通过拉杆和万向节同动力机相连接的旋耕机连接,又与动力机的液压升降器相连接,且深耕犁在动力机和旋耕机的作用下工作,并通过动力机的液压升降器及调节装置来调节深耕犁和旋耕机犁地的深浅度。这样,既能有效地进行深耕农田作业,又能有效地进行旋耕农田作业,从而可实现深耕与旋耕的同步进行,并确保土壤深翻均匀,地面平整,且覆盖严密、压肥效果好。同时,工作效率高,能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01B49/02GK201499427SQ2009202234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朱仁武, 李小龙, 焦红印 申请人:焦红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