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0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板,特别是关于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分为塑料大棚和加温大棚,主要优点在于其可在不加温或者少加温的条件下进行蔬菜和花卉的越冬生产,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温室白天接受阳光积累热量 提高室温,但到夜间许多热量流失使室温下降,如果没有外部能量的输入,温室内的热量会 很快散失。目前温室大棚恒温系统采用后墙火道加温方法,墙体由粘土砖砌成,厚度大约 640mm,且保温效果不佳。由于整个大棚是固定式结构,不可拆卸且装配费事,粘土砖占地面 积大,耗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种植面积。且粘土砖的制作过程需经过烧制,属于高耗能高 污染作业,已经不适应目前的节能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廉价易得的工业固体废 弃物,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预制蓄能保温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一层保温芯材,所述保温芯材一侧设置有一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上浇注有轻 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温板的内侧,所述保温芯材的另一侧浇注有轻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 温板的外侧,所述蛇形盘管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个弯头露出所述内侧的外表面。所述蛇形盘管为呈S形设置的五根管,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所述内侧和外侧内分别设置有一层增强网片,所述增强网片为金属网片和非金属 网片之一。所述保温芯材与所述内侧和外侧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燕尾槽。所述保温芯材的材料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挤塑聚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之一。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 保温板由于内置蛇形盘管,可将白天储存的热能在夜间释放到温室中,因此可对温室大棚 集热蓄能保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温室大棚的内部环境进行科学调控,在温室大棚内 部形成不同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条件,以其适应在温室大棚中作物的生长需要和操作需要。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制作方法由于所用的设备均为普通设备,因此操作简单方 便,可自行制造。3、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制作方法适用于各种无机胶凝材料的发 泡,如硅质水泥、镁质水泥等等,均可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填充材料,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可广泛的用于温室大棚的后墙。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预制蓄能保温板拼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管连接件中的弯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管连接件中的水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管连接件中的对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温室大棚的后墙由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拼接而成,预制蓄能保温板1内部设置蛇形盘管2。蛇形盘管2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一块内置有蛇形盘 管2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入水口 21与相邻的内置有蛇形盘管2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 出水口 22通过水管连接件23相连。蛇形盘管2与温室大棚的太阳能集热器中的蓄热水箱 连通,形成流体回路,第一块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蛇形盘管2的入水口 21连接蓄热水箱的 出水口,最后一块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蛇形盘管2的出水口 22连接蓄热水箱的入水口。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由内侧3、外侧4和设置在内侧3和 外侧4之间的保温芯材5叠加复合而成,内侧3与保温芯材5之间设置有蛇形盘管2。内侧 3与保温芯材5之间设置有蛇形盘管2。内侧3、外侧4内部均设置有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 增强网片6。保温芯材5为粉煤灰泡沫水泥的保温材料,其上与内侧3和外侧4相对的表 面上设置纵向间隔排列的燕尾槽7,用于增强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粘合强度。内侧3和外 侧4均由轻质混凝土 8浇注而成,内侧3与保温芯材5之间的缝隙中也浇注有轻质混凝土 8。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定位孔9,用于同相邻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通 过定位销进行拼接。蛇形盘管2的入水口 21和出水口 22分别通过一个弯头露出内侧3的 外表面,入水口 21和出水口 22采用内螺纹平头,有利于运输和施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套水管连接件23包括两个弯头24、两个水管25和一 个对丝26。弯头24的两端设置外纹,与入水口 21和出水口 23的内螺纹配套。一块预制蓄 能保温板1的入水口 21和相邻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出水口 22分别连接两弯头24的一 端,两水管25分别连接两弯头24的另一端,对丝26将两水管25对接起来。这样一预制蓄 能保温板1和相邻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中的蛇形盘管2形成贯通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蛇形盘管2为金属盘管或非金属盘管,蛇形盘管2为呈S 形设置的五根管,蛇形盘管2的入水口 21和出水口 22呈对角线设置。预制蓄能保温板1 的总厚度约为200mm。其中,保温芯材5的厚度为80mm,密度为18kg/m3密度,保温芯材5与 外侧4之间的轻质混凝土 8的厚度为20mm。保温芯材5与蛇形盘管2之间的轻质混凝土 8 厚度为10mm。蛇形盘管2的厚度为80mm,蛇形盘管2与和内侧3之间的轻质混凝土 8厚度 为 IOmm0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的制作方法步骤包括1)在预制蓄能保温板的模具的浇注面上涂刷一层隔离剂后,浇注一层轻质混凝土 8,刮平后铺设一增强网片6。2)在增强网片6上浇注一层轻质混凝土 8,之后设置蛇形盘管。3)再在所述蛇形盘管上浇注一层轻质混凝土 8,之后在轻质混凝土 8上铺设一层 带燕尾槽的保温芯材5。4)在保温芯材5上浇注一层轻质混凝土 8,最后刮平并铺设一层增强网片6。[0025]5)待模具中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初步定型为一体后,停放2 8小时后送入窑内养 护,窑室温度为20° 100°,湿度为30% 100%,养护2 20小时后脱模即成。6)将脱模后的预制蓄能保温板1进行码垛,养护28天后方可出厂使用。本实用新型仅以实施为说明,任何实施对本 实用新型进行的形状和尺寸等的等效 变换都不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层保温芯材,所述保温芯材一侧设置有一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上浇注有轻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温板的内侧,所述保温芯材的另一侧浇注有轻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温板的外侧,所述蛇形盘管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个弯头露出所述内侧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盘管为呈S形设 置的五根管,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和外侧内分别设 置有一层增强网片,所述增强网片为金属网片和非金属网片之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和外侧内分别设 置有一层增强网片,所述增强网片为金属网片和非金属网片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 材与所述内侧和外侧相对的两表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燕尾槽。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 材的材料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挤塑聚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之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材的材料为可 发性聚苯乙烯、挤塑聚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蓄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层保温芯材,保温芯材一侧设置有一蛇形盘管,蛇形盘管上浇注有轻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温板的内侧,保温芯材的另一侧浇注有轻质混凝土,形成蓄能保温板的外侧,蛇形盘管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一个弯头露出内侧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制作方法由于所用的设备均为普通设备,因此操作简单方便,可自行制造。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制作方法适用硅质水泥、镁质水泥等无机发泡材料,均可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填充材料,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蓄能保温板可广泛的用于温室大棚的后墙。
文档编号A01G9/24GK201550471SQ2009202664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崇明, 兰代英, 朱恒杰, 李福山, 洪宝友 申请人:北京华丽联合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