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控制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34927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害虫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害虫控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至少部分环境可降解的这种 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害虫(例如但不限于白蚁)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对于包含木料或其他含纤维素 组分的结构或其他物体来说是严重的威胁,原因在于这些害虫消耗纤维素作为营养。通常 栖息在土壤中的地下白蚁经常形成巨大的群落。群落中的成员寻觅食物,因此在土壤中从 巢穴向外挖掘廊道或通道。由觅食的白蚁寻觅到的一部分食物被带回巢穴。还公知,白蚁 具有和群落中其他白蚁交流食物源地点的手段。很多害虫控制系统是公知的,并且以种类繁多的构型形成以用来监测和根除害 虫。一种常见类型的白蚁控制系统例如利用由吸引白蚁的介质制成的监测食物源来促使白 蚁开始从装置中进食。从而通过在白蚁控制系统的进食点处提供含毒诱饵将白蚁消灭。可 能最重要的是,因为含毒诱饵由返巢的白蚁带回巢穴,所以白蚁诱饵将消灭或抑制整个白 蚁群落,而不仅是到达该系统所在地的群落中的成员。因为白蚁诱饵必须被白蚁消耗掉以 起效,所以必须发展一种技术以使诱饵可持续地和重复地用于在固定地点和在诱饵对群落 有预期毒效的足够长时间内供白蚁群落中的成员消耗。通常,只有在与白蚁群落建立联系且白蚁从系统中进食后才开始应用有毒白蚁诱 饵。其原因包括使诱饵的用量最小化、使如果将诱饵在预期可能有白蚁攻击的长时间内留 在某处所产生的潜在变质最小化、使儿童和宠物意外暴露于诱饵的可能性最小化等。因此, 优选地,当监测该地点时首先在带有非毒介质的诱饵储器处探测白蚁。在探测到白蚁后,将 有毒诱饵应用到诱饵储器。必须定期(例如每一至三个月)检查这样的系统,以确定白蚁在诱饵储器中是否 活跃。然而,为了达到目的,诱饵系统必须解决若干未解决的、使诱饵方法和/或系统不大 可能成功的问题。例如,当检查诱饵储器内的监测介质或诱饵时,或者当增加或更换有毒诱 饵时,通常会干扰进食点。这可导致白蚁完全放弃该诱饵储器。此外,当监测材料或诱饵在 某处放置较长时间而未更换时,其有效寿命(例如效力或其预期的执行能力)减小。因此, 需要这样一种用于监测和/或控制害虫的害虫控制系统,其中,一旦监测材料和/或诱饵的 有效寿命结束或基本上耗尽时,所述系统促使更换该监测材料和/或诱饵。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系统总体上包括 具有内腔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在所述容器的内腔 内布置有害虫监测材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以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
者ο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方法总体上包括将具有内腔的容器定位在害虫待被监测和控制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所述容器的至少一 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成在将容器放置在所述区域后的预 定时间段结束后降解至少约50%。所述容器在其内腔中容纳监测材料和饵料中的至少一 者。在预定时间段结束之前至少检查所述容器一次,以确定害虫是否存在于容器内。在将 所述容器放置在所述区域后的预定时间段之后不迟于约6个月,所述容器与监测材料和饵 料中的至少一者一起被更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制造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系统的方 法总体上包括构造至少部分为环境可降解塑料的容器,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成在将所 述容器暴露于环境后的预定时间段结束之后至少降解约50%。所述容器装载有害虫监测材 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在害虫控制系统维护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害虫控制系统总体上包括设置在 预定区域的系统外壳,和在其中具有饵料并可插入所述系统外壳内和可从所述系统外壳移 除的容器。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所述饵料在将所述容器放置在 系统外壳内之后具有预定有效寿命。所述方法总体上包括将其中具有饵料的所述容器插 入系统外壳内,以启动所述容器的环境降解程序,并记录将所述容器插入系统外壳内的日 期。间歇地检查所述容器,以确定是否由于饵料被害虫消耗而需更换该饵料。在确定由于 饵料被害虫消耗而需更换该饵料后,将所述容器与其中的饵料更换为其中具有新饵料的新 容器。如果间歇检查未导致由于饵料被害虫消耗而引起的更换且所述容器降解了预定量, 则将所述容器和饵料更换成新容器和饵料。如果间歇检查未导致由于饵料被害虫消耗而引 起的更换且已经过饵料的预定有效寿命的约六个月内的时间段,则将所述容器和饵料更换 成新容器和饵料。其他对象和特征一部分显而易见、一部分将在下文中指出。


图1是害虫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害虫控制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与图1中的害虫控制系统一起使用的聚集底座的立体图;图4是在图1中的害虫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监测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构造上与图4中的监测容器类似的、在其中放置有饵料的诱饵容器的一个 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4中的监测容器的杯部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图4中的监测容器的杯部部分的另一立体图;和图8是图4中的监测容器的罩盖部分的立体图。在不同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参考附图,特别是图1和图2,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害虫监测和/或控制系统一般 用10标示。虽然所示的系统10特别适用于监测和/或控制白蚁,但是可以设想的是,该系 统可用于监测和/或控制蚂蚁和/或其他害虫。如在图2的分解视图中最好地示出的,系统10包括基本上中空的外壳12,该外壳具有限定出外壳的内部空间20的大体上环形的侧 壁14、顶面16和底面18。外壳12的顶面16的一部分开口,以用于在外壳的内部空间20 内装载和置入聚集底座22、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 (未示出,但参照图5在下文中 描述)中的一个或多个。罩帽28构造成可移除地固定到顶面16上,以大体上关闭外壳12,从而防止聚集底 座22、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从外壳移出。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罩帽观具有 一对凸耳30,这对凸耳伸入外壳12的顶面16中的槽32内。随后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罩帽 观以使罩帽观接合。凸耳包括沿凸耳30的前缘36的斜面34。当罩帽观旋入位置时,斜 面34协助引导凸耳30进入槽32内的位置。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其他适合的将罩帽观固定到顶面16上的构件。虽然外壳12示出为具有大体上柱形的形状,但其可以是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例 如矩形。系统外壳12的适合的尺寸的一个示例为,该系统可具有小于约18英寸G57mm) 的最大高度和小于约12英寸(305mm)的最大直径或宽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外壳12 具有小于约9英寸O^mm)的最大高度和小于约4英寸(102mm)的最大宽度。应当理解的 是,尽管如此,系统外壳12的大小可大于或小于上文提出的尺寸。外壳12具有至少一个穿过侧壁14的开口 37,以允许白蚁进出系统10的内部容积 20。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壁14中具有若干竖直的细长开口 37(例如槽),所述细长 开口延伸较长长度、更适合地延伸基本上侧壁的整个长度。在本文中,术语“竖直的,,参照 系统10的一个使外壳12的顶面16朝向向上的方向的适合的定向,例如当该系统被放置在 地下时,外壳的底部18低于地表面,且外壳的顶部与地表面齐平或靠在地表面上。然而,可 以设想的是,开口 37也可使用其他形状和定向。例如,外壳12中的开口 37可为水平的细 长开口,或者可为以重复的模式随机设置或形成的圆形开口。此外,底面18中可存在通向 外壳12的内部空间20的开口 37。在一备选实施例中,开口 37仅形成在外壳12的侧壁14 的下部38中,使得外壳12的顶面16附近的侧壁14的上部39无孔。在使用时,系统10被至少部分地接纳在白蚁可接近的腔室内,而其在地上仍可由 使用者接近。该腔室可为地下腔室,或者可为在建筑物或其他地上结构的墙壁或其他框架 内的腔室。腔室可形成在土壤中,或者可形成在诸如混凝土或浙青之类的、其下有土壤的铺 设材料中。优选地,系统10基本上被完全接纳在腔室中,使得从地上只可接近顶面16和罩 帽观。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系统10可几乎完全在地上,例如当腔室非常浅时。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所示,聚集底座22被接纳在外壳12的内部空间20 内,使得其邻近侧壁14的下部38定位,从而细长开口 37将聚集底座22暴露于地下腔室中。 监测容器M或诱饵容器25然后被接纳在外壳12的内部空间12内,以便被邻近聚集底座 22接纳。也可以设想的是,聚集底座可形成为管件,可更换的监测容器M或诱饵容器25定 尺寸成和构造成被接纳在这样的管件的中空内部。或者,聚集底座22可以直接设置在腔室内(例如没有外壳12)。例如,当聚集底座 22被用在腔室的侧壁几乎不可能围绕聚集底座22坍塌的更耐用的环境中——例如铺设材 料中——时,聚集底座22可被直接放置在腔室内。监测容器M或诱饵容器25随后可直接 定位在邻近聚集底座22的腔室中,更适合地直接定位在聚集底座22上方。在这个实施例 中,无需系统外壳12来接纳聚集底座22和容器对、25。然后可将本领域中已知的具有各种可能的构造的适合的罩帽放置在腔室上,以固定该腔室内的聚集底座22和容器M和/或 容器25。然而,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聚集底座22以基本上静止的方式适合地设置在腔室或 系统外壳12中,使得当检查、移除和/或更换容器M和/或容器25时对聚集点和白蚁的 干扰最小。图3示出了聚集底座22的实施例。在所示的示例中,聚集底座以大体上柱形的形 状形成,使得聚集底座的外表面40在置于使用中时朝向系统外壳12的侧壁14或腔室的内 部。取决于接纳底座的腔室或外壳12,聚集底座22的其他形式可具有适合使用的不同几何 形状。在被接纳在外壳10的内部空间20内的聚集底座22的一个实施例中,聚集底座22 适合地具有与外壳12类似的形状,使得该聚集底座的横截面尺寸(例如宽度或直径)略小 于外壳12的内部横截面尺寸,从而使聚集底座22可被以适度配合的方式可移除地接纳在 外壳12内。适合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聚集底座22具有如图3所示基本上设置在聚集底座 22中心的空隙42,该空隙适合用作白蚁的聚集点。所示的聚集底座22还适合地具有通道 44,该通道形成在聚集底座22中并且从外表面40穿过聚集底座22向内到达空隙42。这些 通道44引导白蚁从外表面40到达聚集底座22的空隙42中的聚集点。在一个特别适合的 实施例中,聚集底座22由吸引白蚁的纤维素材料、例如木料制成。替代地或附加地,聚集底座22可由塑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制成,并且填充有纤维 素材料(例如纸、卡片、压缩片或其他适合的进食材料)和可具有为进食材料提供进口的 孔。在这个实施例中,聚集底座22可在构造上与本文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的容器对类似。在 其他实施例中,聚集底座可由泡沫材料制成。可以设想的是,只要底座适合地构造成使得在 聚集底座上进食或在聚集底座内的材料上进食的白蚁在基座内形成聚集点,则聚集底座22 可不具有无材料的空隙空间。在系统10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想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 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从系统中省略聚集底座22。现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监测容器M包括杯部50,该杯部具有侧壁72和封闭 的底部M,从而限定出容器的内腔53。杯部50还可具有附带的罩盖52或其他适合的关闭 物,使得监测容器M构造成封闭的柱体以填补外壳12的构型。这里所使用的底部M是当 将监测容器M以操作方式放置在外壳12或腔中时邻近聚集底座22的容器M的表面。然 而,可以设想的是,监测容器M也可被插入系统外壳12或腔室内,使得罩盖52邻近聚集底 座22,或者监测容器M也可被插入使得容器的侧壁53邻近聚集底座。杯部50的外部横截 面尺寸(例如宽度或直径)略小于图2所示的外壳12的内部横截面尺寸,使得该杯部可被 可移除地接纳在外壳内。现参考图5,诱饵容器25适合地具有与监测容器M类似的构造, 并且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参考图4和图5,吸引白蚁的适合的材料(例如图4所示的监测材料55)可容纳在 监测容器对的内腔53内。对白蚁有吸引力又有毒的适合的饵料57 (有时也称为饵基)可 容纳在诱饵容器25的内腔53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测材料55和饵料57适合地为片剂 形式,以被容易地插入内腔53内。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 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内可使用其他监测材料和饵料,例如呈粉末状或颗粒状、纸 或卡片、木块或木条、其他适合的介质以及它们的组合。适合地,一个容器M或25与聚集底座22当被端对端布置在外壳12内时的组合 长度小于外壳的长度,使得容器M或25可以不与覆盖外壳12的顶面16的罩帽28的放置相干涉的方式被完全接纳在外壳12中。在一个特别适合的实施例中,罩盖52和/或杯部 50是通透的(或至少部分通透的)。如图6所示,杯部50在其朝向聚集底座22的底部M中具有至少一个害虫进入开 口 66。当容器M或25在外壳12内被接纳在操作位置时,底部M中的开口 66通向杯部 50的内腔53,从而允许白蚁从聚集底座22移动到杯部的内腔内。更适合地,可在底部M 中设置多个这样的开口 66,但也可以设想设计单个开口。例如,杯部50可具有略微不规则 形状(例如苜蓿叶形状)的单个开口 66。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杯部50的底部M上的 小腿68将杯部与聚集底座22隔开,以提供白蚁搜寻的间隙。然而,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的情况下,这些腿68或其他间隔部件可以省略。监测容器M构造成邻近聚集底座22 (参见例如图2、可移除地布置,使得在不干 扰聚集底座22的情况下,可移除、检查和/或更换监测容器M,从而保持白蚁在聚集底座 22中(例如在空隙42内)形成的任何聚集点。类似地,诱饵容器25构造成被邻近聚集底 座22可移除地接纳,从而在使用期间,监测容器M或诱饵容器25邻近聚集底座定位。容器M、25的罩盖52也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70 (参见图8),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允 许白蚁通过容器的罩盖52进出该容器。此外,如果站点10或腔室充水,则开口 70防止容 器M、25漂浮。同时,如果被接纳在容器M内的监测材料55或饵料被水浸泡膨胀,则开口 66、70提供可膨胀的空间,从而将诱饵保持在容器内。杯部50的侧壁72适合地不具有开 口,以便驱使白蚁穿过外壳12的开口 37向下到达聚集底座22,从而在聚集底座中形成初始 聚集点。但是,当杯部50用作监测容器M时,侧壁72中也可包括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 容器M、25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底部M、侧壁72和罩盖52可以全部没有任何穿过其进入内 腔53的害虫进入开口,使得白蚁不得不蛀出穿过容器进入容器的内腔的路径。也可以设想 的是,罩盖52可以省略以便使容器M、25的顶部打开,和/或底部M可以省略以便使容器 的底部完全打开。可利用任何适合的装置将罩盖52可移除地固定至杯部50。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 例中,杯部50在其顶部边缘58附近具有若干凹槽59。图8示出罩盖52上的对应凸缘60, 该凸缘被接纳在凹槽59中以将罩盖52固定至杯部50。或者,杯部50的圆形带螺纹部分 (未示出)向上延伸,且罩盖52的带互补螺纹的底座部分(未示出)通过螺纹可移除地固 定至杯部50。在一个根据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实施例的操作中,可在土壤 的用于将系统外壳12向下定位在腔室内的地方或区域中制成具有适合的尺寸的地下腔 室。通常,随后将聚集底座22和监测容器M置于外壳12内,然后将外壳插入或压入腔室 内,直到站点外壳12的顶面16接近土壤表面。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已知存在白蚁或 具有有助于存在白蚁的条件时,可期望直接开始使用带有聚集底座22的诱饵容器25,而不 使用监测容器对。或者,直接将聚集底座22放置到腔室内。随后,将容器M或25邻近聚 集底座22设置在腔室内。下文将描述被放置在系统外壳12内的聚集底座22,但可以设想 的是,在不使用外壳12的情况下,可将聚集底座邻近监测容器M或诱饵容器25放置。白 蚁通过寻找食物源来定位外壳12和聚集底座22。当白蚁朝系统10的外部靠近时,它们快速地通过外壳12的开口 37进入,并在内 部运动以寻找作为潜在食物源的聚集底座22。外壳12中的开口 37促使白蚁快速穿过侧壁14到达聚集底座22。如果白蚁通过开口 37进入并接触聚集底座22上方的容器M或25, 则容器的无孔侧壁72引导白蚁沿细长开口 37向下到达聚集底座22。通道44促使白蚁进 入聚集底座22,并开始使用由底座建立的内部空隙42作为聚集点。空隙42在中心建立用 于聚集的停留区域。白蚁一旦在内部就将朝聚集点22的顶部移动和进入监测容器M。因 为仅移开监测容器M以监测白蚁的活动,聚集底座22未受干扰,从而保持聚集底座22的 空隙42和其中的聚集点完好无损。通过视觉检验用于监测白蚁出没痕迹的监测容器M来定期检查系统10中白蚁出 没的迹象。系统10可以根据需要或所期望的每周、每两周、每月等进行检查。通过移除罩帽 28并视觉检查供白蚁攻击的监测容器M的腔53或聚集底座22来进行检查。由于白蚁攻 击纤维素材料(例如监测介质阳或聚集底座2 的天性,在监测器上总会留下这种攻击的 视觉痕迹或迹象。这种迹象可例如包括白蚁在以如下这种方式消耗材料时所建造的搜寻穴 道白蚁出没的指示痕迹留在材料的表面上以及/或者构建在站点外壳12或监测容器M 的内表面上或穿过站点外壳12或监测容器M的内表面上的泥管。这种出没迹象对白蚁灾 害探测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明显的。如果发现白蚁攻击,则通过将监测容器M更 换成诱饵容器25来为系统10装饵。或者,可移除监测介质55并更换为诱饵57。如果未发 现白蚁攻击,将监测容器M放回系统外壳12。在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移除罩帽观,并检 查系统10。消耗聚集底座22的白蚁将发现并转移去进食监测容器M中邻近的监测介质55。 这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如果与聚集底座22相比,监测材料55具有白蚁更喜欢的稠度, 则白蚁可在整个聚集底座22被消耗完之前停止消耗聚集底座22,并转为消耗监测材料55。 如果白蚁继续消耗聚集底座22,则白蚁将在聚集底座22被完全消耗时,仍在白蚁觅食的通 常过程中转为消耗监测材料55。因为监测材料在附近且具有被白蚁优选消耗的特性,所以 白蚁总是开始消耗监测介质。一旦发现白蚁攻击监测材料55或聚集底座22,将系统10装上含毒饵料57。优选 地,将监测容器M移除,并更换成诱饵容器25 (其中具有饵料57)。根据一个适合的实施例 的含毒饵料可以是纯纤维素毒药传送片的形式。例如,在题为“^Termite Bait Composition and Method(白蚁诱饵合成物及方法)”、专利号为6,416,752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中描 述了 一种适合的白蚁诱饵合成物,该专利的内容整体结合在本文中作为参考。诱饵57中的毒药优选地为延迟作用类型,或者为昆虫生长改性剂、病菌或者代谢 抑制物。优选地,其包含加入杀虫剂毒药的无毒诱饵成分。任何适合的白蚁杀虫剂成分或 其他适合的害虫控制成分可与本发明一起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饵料57为片剂形式。例 如,在一个适合的实施例中,诱饵57包含至少一压缩片剂,其质量介于约10克(0. 35盎司) 和约45克(1. 6盎司)之间,优选地介于约25克(0. 88盎司)和约40克(1. 4盎司)之间, 更优选地约为35克(1. 2盎司)。容器M、25在外壳12内的移除、检查和/或更换基本上不会干扰之前在白蚁巢穴 或窝巢与聚集底座22中的聚集点之间建立的预先存在的进入廊道或通道的网络,原因在 于在容器M、25的移除和替换过程中不会更换底座。从而使对聚集底座22中的聚集点的 干扰最小化,降低了白蚁放弃进食点的可能性。在用诱饵容器25替换监测容器M后,装有 杀虫剂的容器25与白蚁巢穴之间快速地建立起联系和通路。觅食的白蚁吞下含杀虫剂的诱饵57和通过预先存在的通道网络将部分有毒诱饵带回窝巢中。以规则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5天至120天)检查系统10,以评估白蚁消耗诱饵 57的程度。当容器25中的诱饵57已被基本耗尽时,通过移除罩盖52并在容器25中插入 更多诱饵来添加更多的诱饵,或者简单地将容器更换成新的容器。因此,在容器M、25的正 常检查和/或更换过程中,未移除聚集底座22,从而使对聚集点的干扰最小化。可能有必要 定期更换聚集底座22 (例如,每年一次以更新聚集底座2 。但是,当白蚁从该地点活跃地 进食时,通常不这样做。根据一个适合的实施例,诱饵容器25 (附加地或替代地,监测容器24)的至少一部 分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由环境可降解塑料制成,本文中的环境可降解塑料是指在暴露于环境 (例如水、土壤、空气、光等)中特定时间段后进行降解的塑料。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环境” 是指根据害虫控制系统10的预期功能将其正常放置以用于操作的通常环境。例如,对于放 置在地下腔室中的害虫控制系统(例如图1-8中的系统21),环境包括周围的土壤、腔室中 的空气以及水分。对于地上设备来说,环境至少包含空气,也可进一步包含光和/或水分。本文中的环境可降解塑料是指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可蚀性塑料或它们的结合。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能够在特定期间段内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水、无机化合物或生物质 的塑料,其分解的主导机制是微生物的酶促作用。生物可蚀性塑料是指至少最初无需微生 物的作用就能够降解(有时也称为非生物分解)的塑料。这种生物降解过程可包含溶解于 水、氧化脆化或UV(例如光解)脆化。在一个特别适合的实施例中,可用来构造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的环境 可降解塑料为含氧生物可降解(也称为含氧降解)塑料,本文中的含氧生物可降解通常是 指两步降解过程,在该两步降解过程中,降解从化学降解过程开始,进一步跟随有生物降解 过程。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含氧生物可降解塑料在暴露于环境中时经受诸如通过光氧 化、热氧化或二者的氧化过程(例如,使得其可在黑暗中降解,例如当监测容器M和/或诱 饵容器25被布置在地下腔室内时),以有效缩短塑料的聚合链长度。通过减小聚合链的长 度,塑料通常被脆化和微碎化。结果是,内在的微生物可及性(例如到碳和氢)增加和能够 实现随后的生物降解。在一个实施例中,含氧生物可降解塑料适合地通过将降解助剂添加剂加入用来制 造塑料的普通聚合物而形成,以推动和促进塑料的氧化,使得塑料与没有降解助剂添加剂 时相比降解更快,所述普通聚合物塑料例如但不限于归类成聚烯烃的塑料材料,包括但不 限于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适合的塑料及它们的组合。例如,与不含降解助 剂的相同塑料相比,降解助剂添加剂可使用来构造容器对、25的塑料的预期耐用寿命降低 至少约50%,适合地为至少约75%,更适合地为至少约95%。例如,降解助剂可包括金属离子降解助剂或其他属于本发明的范围的适合的降解 助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向环境可降解塑料添加一种或多种附加成分(即,除降解助剂 外,广义上来说,生物降解促进剂),以进一步推动次级生物降解。在一个特别适合的示例 中,可被加入塑料以使塑料为含氧生物可降解的含氧生物可降解母炼胶(mastertatch)在 市场上可从英国的斯塔福德郡的Wells Plastics有限公司的商业名为REVERTE的产品获 得。REVERTE母炼胶同时包含降解助剂和生物降解促进剂。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 的范围的情况下,其他适合的添加剂和/或母炼胶可用于使塑料含氧生物可降解。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将诸如抗氧化剂的延迟改性剂与降解助剂一起加入塑料,以 使降解的开始反应在将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初始暴露于环境后延迟大致预定时 间。附加地或替代地,可将反应速率改性剂与降解助剂一起加入塑料,以控制含氧降解的定 时和触发。例如,在一个适合的实施例中,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成在预定的时间段结束后降 解至少约50%,该预定的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约十年,适合地为约5年,更适合地为约2年,更 甚适合地为约1.5年。更适合地,塑料(由此容器M、25)构造成在预定时间段结束后降解 至少约75%,更适合地约95%。塑料的降解是指容器的耐久性降低,或承受在手握容器将 其提出站点时由容器正常导致的力的能力降低,可通过与未加入降解助剂的相同的塑料进 行对比。当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首次暴露于环境中时(例如在其最初被放置在 位于地下腔室中的系统外壳12内或直接放入地下腔室内时)可触发降解,并在预定的时间 段内缓慢降解。或者,可使降解延迟或减慢一初始延迟时段,该初始延迟时段小于预定的时 间段,从而在初始延迟时段后,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在预定的时间段的剩余部分 更快地降解。在一个特别适合的实施例中,适合地延迟降解,直到达到与预定的时间段接近 的时段(例如几个月),然后,降解很快地发生。在一个适合的实施例中,用于使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的降解开始或开 始反应的预定的延迟时段为当将容器放置在使用该容器的自然环境中时,在各自的容器内 引入材料(例如,监测材料或饵料)的约6个月之内。在另一适合的实施例中,预定的延迟 时段更适合地约等于或稍小于各自的容器内的材料的有效寿命。本文中的材料的预定有效 寿命是指材料的效力或其预期的执行能力(例如作为引诱剂或毒素等)。在一个特别适合 的实施例中,材料的预定有效寿命由材料的制造商或者系统10或容器M和/或25的分销 商决定。在另一特别适合的实施例中,用于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降解的预定时 间段为各自的容器内的材料(例如,监测材料或饵料)的有效寿命的约6个月内,更适合地 约等于或小于各自的容器内的材料的有效寿命。以这种方式,在各自的材料超过其有效寿 命之前或各自的材料约到达其有效寿命时,促使更换监测容器24 (及其中的监测材料)和 /或诱饵容器25 (及其中的饵料)。可以设想的是,可将引诱剂或其他适合的添加剂(例如不同于本文上述的那些) 添加到容器M、25的环境可降解塑料部分,以引诱害虫探寻穿过容器进入容器中的内腔, 和/或咬食容器以穿过该容器进入容器的内腔。例如,可将纤维素材料加入环境可降解塑 料,该纤维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被切碎和/或经研磨的植物纤维、经提取和/或经提纯的纤 维素(即微晶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它们的结合。在另一示例中,可将信息素加入环境可 降解塑料。在该实施例的一个特别适合的示例中,信息素可为引诱啃咬和进食和导致附加 的害虫(例如白蚁)聚集的诱食剂(phago-stimulant),例如由诸如白蚁的害虫释放的化合 物。各自的监测容器M和/或诱饵容器25可仅有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至少部 分地)构造,或者整个容器可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例如,在一个适合的实施例中(参照 图1-8的实施例),各自的容器M、25的侧壁72 (至少部分地)由环境可降解材料构造,而底部M和罩盖52可由非生物可降解塑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构造。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 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容器M、25的底部M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由环境可降解塑料 构造,而容器的罩盖52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也可以设想的是,容器 24、25的一部分可由环境可降解塑料(至少部分地)构造,而另一部分可由不同的环境可降 解塑料(至少部分地)构造。也可以设想的是,系统外壳12的至少一部分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由环境可降解塑 料(至少部分地)构造。在系统外壳12和容器M、25均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的特定实 施例中,系统外壳适合地被构造成在预定时间段内降解,该预定时间段远长于容器预期降 解的预定时间段。尽管在本文所示的实施例中,害虫控制系统10为掩埋式或地下系统的形式,可以 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环境可降解塑料可用于地上类型的害虫控制系统。题为“Above Ground Termite Mation (地上白蚁站)”、代理机构卷号为27843-37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 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合的地上系统的示例(其全部内容结合在本文中),在该申请中,地上 白蚁站具有外壳和可更换的箱盒,该箱盒同时包括聚集部件和饵料。特别地,这种地上站的 箱盒容器可至少部分地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以促进适时地更换箱盒。当介绍本发明的元件或其优选实施例时,冠词“一”、“该”及“所述”意指一个或多 个元件。术语“包括”、“包含”及“具有”意指包括在内的和意味着除了所列元件外还可有 其他元件。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包含在以上描述中的 和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理解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容器,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和害虫监测材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害虫监测材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 布置在所述容器的所述内腔内以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包括含氧生物可降 解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包括塑料和添加到 所述塑料中以促进所述容器的所述部分的环境降解的降解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进一步包括延迟改 性剂和反应速率改性剂中的至少一者,以控制在将所述容器暴露于环境后所述塑料的所述 环境降解的触发以及在所述环境降解的所述触发后为所述塑料的所述环境降解的定时中 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不含所述降解助剂的相同塑料相比,所 述降解助剂使所述塑料的预期耐用寿命减少至少约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不含所述降解助剂的相同塑料相比,所 述降解助剂使所述塑料的预期耐用寿命减少至少约7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不含所述降解助剂的相同塑料相比,所 述降解助剂使所述塑料的预期耐用寿命减少至少约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所述部分构造成在将所述容 器暴露于环境后一预定时间段结束时环境降解至少约50%,所述预定时间段为小于或等于 约10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所述部分构造成在将所述容 器暴露于环境后一预定时间段结束时环境降解至少约50%,所述预定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约 5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所述部分构造成在将所述容 器暴露于环境后一预定时间段结束时环境降解至少约50%,所述预定时间段小于或等于约 2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监测材料和 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在将所述容器置于进行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 操作后具有预定有效寿命,所述容器的所述部分被构造成在预定时间段环境降解至少约 50%,所述预定时间段在所述预定有效寿命的约6个月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小于或约等于所述监 测材料和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所述预定有效寿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在最初暴露于环境时没有害虫 可穿过以进入所述容器的所述内腔的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用于进入所述容器的所述 内腔的开口,以及可固定到所述容器以关闭所述开口的罩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中具有至少一个害虫进入开 口,害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害虫进入开口进入所述容器的所述内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地下腔室内的 地下害虫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容器可容纳在所述腔室中,所述降解助剂有助于所述塑料在 暴露于所述地下腔室内的环境中时的环境降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可定位在所述地 下腔室内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内部空间和用于进入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的进入开 口,所述容器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是环境可降解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包括聚烯烃。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进一步包括纤维素 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进一步包括信息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素是诱食剂。
23.一种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具有内腔的容器设置在害虫待被监测和控制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所述容器的至少 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成在将所述容器放置在所述区域 后的预定时间段结束后降解至少约50%,在所述容器的内腔内容纳有监测材料和饵料中的 至少一者;在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之前至少检查所述容器一次,以确定害虫是否存在于所述容器 内;和在将所述容器放置在所述区域后的所述预定时间段结束之后不迟于约6个月,更换所 述容器连同所述监测材料和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材料和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 少一者在将所述容器放置在所述区域之后具有预定有效寿命,所述预定时间段在所述监测 材料和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所述预定有效寿命的约6个月之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步骤包括将所述容器的至少 一部分放置在地下腔室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外壳设置在害虫待被监测和控制中的 至少一者的所述区域中的步骤,所述外壳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所述开口定尺寸成通过该 开口接纳所述容器,以用于将所述容器插入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和将所述容器从所述 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移除,所述设置所述容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放置在 所述外壳的所述内部空间内。
27.一种制造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至少部分为环境可降解塑料的容器,所述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成在将所述容器暴露于环境后的预定时间段结束之后降解至少约50% ;和将害虫监测材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装载到所述容器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监测材料和所述害虫饵料中 的所述至少一者在将所述容器暴露于环境后具有预定有效寿命,所述预定时间段在所述监测材料和所述饵料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所述预定有效寿命的约6个月之内。
29. 一种害虫控制系统维护方法,所述害虫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预定区域内的系统外 壳和容器,所述容器中具有饵料并且所述容器可插入所述系统外壳和可从所述系统外壳移 除,所述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所述饵料在将所述容器放置在所述系 统外壳内后具有预定有效寿命,所述方法包括将其中具有饵料的所述容器插入所述系统外壳内,以启动用于所述容器的环境降解程 序,并记录将所述容器插入所述容器内的日期;间歇地检查所述容器,以确定是否所述饵料由于所述饵料被害虫消耗而需要更换; 在确定所述饵料由于所述饵料被害虫消耗而需要更换时,将其中具有饵料的所述容器 更换成其中具有新饵料的新容器;如果间歇检查未导致由于所述饵料被害虫消耗而引起的更换且所述容器降解了预定 量,则将所述容器和饵料更换成新容器和饵料;如果间歇检查未导致由于所述饵料被害虫消耗而引起的更换且已经过所述饵料的所 述预定有效寿命的约6个月内的时间段,则将所述容器和饵料更换成新容器和饵料。
全文摘要
在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的系统和方法中,具有内腔的容器设置在害虫待被监测和控制的至少一者的区域中。该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由环境可降解塑料构造。容器的内腔内布置有害虫监测材料和害虫饵料中的至少一者,以用于监测害虫和控制害虫中的至少一者。在预定时间段结束前至少检查容器一次,以确定害虫是否存在于容器内。在将容器放置在该区域后的预定时间段之后不迟于约六个月,更换容器连同监测材料和饵料中的至少一者。
文档编号A01M1/20GK102123584SQ200980123937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J·H·钦克 申请人:巴斯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