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投喂的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2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投喂的饵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鲥鱼养殖饵料领域,特别涉及到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投喂的饵料。
背景技术
鲥鱼(Tenualosa reevesii)是我国的名贵洄游性鱼类,鲥鱼一般在海洋中生活 2-3年后,于每年的6月份溯河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中进行繁殖,幼鲥鱼长到8-10厘米, 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江海口进行育肥。由于捕捞过度及兴建水利工程、工业污染等原因鲥 鱼资源濒危,现仅在珠江口及东南沿海存有少量的鲥鱼。因此通过鲥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途径来救护资源濒危的鲥鱼,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鲥鱼仔鱼的培育又是鲥鱼 的养殖基础。鲥鱼的仔鱼出膜后,经过约7天左右的时间卵黄囊逐渐消失,此时的仔鱼由依赖 于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刚开口的仔鱼为被动进食,如果鲥鱼仔鱼得不到适口的开 口饵料,就会被饿死以致发生大批仔鱼死亡,所以自然界中仔鱼的存活率极低,因此解决鲥 鱼仔鱼食性转换期的饵料是提高早期鲥鱼培育成活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鲥鱼仔鱼在食性转换期时适合的开口饵料及投喂方 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的饵料及投喂方法为1、鱼卵孵化后的第2至10天,鲥鱼仔鱼体长在3-5毫米左右,此时育苗饵料及投 喂方法是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浮游动物为 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体,将捞取的浮游生物用50目筛绢过滤,筛选出体宽在100-250 微米的浮游动物幼体,筛选出的浮游动物幼体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幼体980-1100 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0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能主动摄食;2、孵化后的第11至15天,鲥鱼仔鱼体长在10-15毫米左右,此时育苗饵料及投喂 方法是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动物,将捞取的浮游动物用孔径为0. 8毫米的筛绢过 滤,筛选出体宽在300-450微米的浮游动物,筛选出的浮游动物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 动物1980-2100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5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摄食旺盛,顺 利度过食性转换期为止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1、投喂的饵料适合于刚开口的鲥鱼仔鱼被动进食,且适合孵化后2-15天的仔鱼
喂养;2、饵料取材方便,营养丰富,价低廉;3、用饵料投喂的鲥鱼仔鱼成活率高,体质健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鲥鱼孵化后第2-10天,鲥鱼仔鱼体长在3-5毫米左右,此时用浮游植物网及浮游 动物网分别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捞取的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浮 游动物饵料用50目筛绢过滤,可得到体宽在100-250微米的轮虫,棱角类、桡足类幼体。筛 选出的浮游动物幼体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幼体980个左右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 饵料,连续10天喂养,鲥鱼仔鱼体长可长到8-10毫米,且鲥鱼仔鱼能主动摄食;鲥鱼孵化后第11-15天,仔鱼在体长11-13毫米左右,此时用浮游动物网在池塘或 养殖池内捞取的浮游动物,用孔径为0. 8毫米的筛绢过滤,得到体宽在300-450微米的棱角 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筛选出的浮游动物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1980个左右投 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5天喂养,鲥鱼仔鱼体长可长到12-15毫米左右,且鲥鱼仔 鱼摄食旺盛,顺利度过食性转换期为止。实施例2鲥鱼孵化后第2-10天,鲥鱼仔鱼体长在3-5毫米左右,此时用浮游植物网及浮游 动物网分别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捞取的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浮 游动物饵料用50目筛绢过滤,可得到体宽在100-250微米的轮虫,棱角类、桡足类幼体。筛 选出的浮游动物幼体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幼体1000个左右投放,每日分三次投 喂饵料,连续10天喂养,鲥鱼仔鱼体长可长到8-10毫米,且鲥鱼仔鱼能主动摄食;鲥鱼孵化后第11-15天,仔鱼在体长11-13毫米左右,此时用浮游动物网在池塘或 养殖池内捞取的浮游动物,用孔径为0. 8毫米的筛绢过滤,得到体宽在300-450微米的棱角 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筛选出的浮游动物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2100个左右投 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5天喂养,鲥鱼仔鱼体长可长到12-15毫米左右,且鲥鱼仔 鱼摄食旺盛,顺利度过食性转换期为止。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非限定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 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和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投喂的饵料,其特征在于,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饵料的投喂方法为(1)、鱼卵孵化后的第2至10天,鲥鱼仔鱼体长在3 5毫米左右,此时育苗饵料及投喂方法是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浮游动物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体,将捞取的浮游生物用50目筛绢过滤,筛选出体宽在100 250微米的浮游动物幼体,筛选出的浮游动物幼体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幼体980 1100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0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能主动摄食;(2)、孵化后的第11至15天,鲥鱼仔鱼体长在10 15毫米左右,此时育苗饵料及投喂方法是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动物,将捞取的浮游动物用孔径为0.8毫米的筛绢过滤,筛选出体宽在300 450微米的浮游动物,筛选出的浮游动物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1980 2100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5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摄食旺盛,顺利度过食性转换期为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投喂的饵料。鲥鱼仔鱼食性转换期的饵料及投喂方法为鱼卵孵化后的第2至10天,在池塘或养殖池内捞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藻类为主,浮游动物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体,将捞取的浮游动物用50目筛绢过滤,筛选出体宽在100-250微米的浮游动物幼体,筛选出的浮游动物幼体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幼体980-1100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0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能主动摄食。孵化后的第11至15天,将捞取的浮游动物用孔径为0.8毫米的筛绢过滤,筛选出体宽在300-450微米的浮游动物,筛选出的浮游动物按鱼苗池每升水中有浮游动物1980-2100个投放,每日分三次投喂饵料,连续15天喂养,直到鲥鱼仔鱼摄食旺盛,顺利度过食性转换期为止。
文档编号A23K1/10GK101946860SQ20101024887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9日
发明者刘绍平, 段辛斌, 王珂, 邱顺林, 陈大庆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