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40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淡水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 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背景技术
裂腹鱼类是鲤科裂腹鱼亚科鱼类的总称,分布于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国家,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 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由于其种类分化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具有重要科学 研究价值。毕节地区是裂腹鱼类分布的东缘,地形西高东低,水系复杂,其大部属乌江流域, 东北部属赤水河流域,西北部属金沙江流域,西南角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内鱼类种类丰富, 已报道的裂腹鱼有五种以上,但由于该区域较为偏僻,尚无学者进行系统全面的采集和研昆明裂腹鱼主要分布于乌江和金沙江,为较大型的经济鱼类,也是乌江上游野生 鱼类产量最大的一个类群。有关昆明裂腹鱼的研究工作较多,曹文宣、武云飞等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分类问题上。长期以来,贵州省的省、地有关单位及部门曾多次试图对该鱼进行驯化 养殖研究,就是因为该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饲养成活率几乎为零而告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找出昆明裂腹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饲养成活率几乎 为零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方法。2002年以来,毕节地 区水产站对昆明裂腹鱼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一边研究一边分析该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 饲养成活率低的原因。研究发现,昆明裂腹鱼生活在山区峡谷中的急流险滩和暗河中,交通 极为不便,山路崎岖,从捕捞运输到驯化养殖基地要几经周折,容易造成鱼体受伤,加上昆 明裂腹鱼生活环境和养殖环境水温绝大多数时间均在13-18°C之间,这一水温范围又是水 霉菌丝快速生长的最佳水温,鱼体受伤又是水霉菌丝感染的前提条件,因此,野生昆明裂腹 鱼运到内塘后很快大量感染水霉病死亡。研究人员除了找到昆明裂腹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 饲养成活率几乎为零的原因,还研究出了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关键 技术,本发明发明人经过8年70余次的反复试验,使昆明裂腹鱼的野生鱼运到内塘饲养的 成活率从几乎为零提高到15 再提高到70 80%,现在用本发明技术,能使昆明裂 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本发明是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术,分五个步骤进 行①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作为内塘养殖鱼;②将选好的昆明裂腹 鱼在运输前用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鱼体受伤处;③在装好 水的氧气袋水中放入兽用青霉素混勻,将涂抹过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 康唑软膏的鱼放入氧气袋的水中,往氧气袋中充氧后,扎好氧气袋口,将鱼运到试验基地; ④在试验基地,打开氧气袋,将鱼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 20分钟放入暂养池;⑤用 1-2%的食盐和1-2%的苏打合剂对鱼体进行消毒,消毒时,先停止暂养池给水,将食盐和苏 打按比例兑好溶解后均勻泼洒在放入鱼的暂养池中,消毒1-2小时再慢慢加入新水,每天 消毒一次,直到伤口愈合后放入内塘饲养池中进行饲养。上述在氧气袋水中加入兽用青霉素的量为300 500万单位/m3,放入暂养池 前用高锰酸钾对鱼体进行消毒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20ppm ;暂养池中食盐溶液浓度1_2%,苏打浓度1_2%。本发明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实验过四种实施方式①直接收集野生昆明裂腹鱼 放入驯养池进行饲养;②直接收集野生昆明裂腹鱼放入暂养池进行暂养,下车时对鱼体进 行消毒,同时在暂养池中继续用药;③对研究用鱼进行选择,下车时和进入暂养池后用药; ④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在上车之前用药、上车时用药、下车时用 药、进入暂养池后继续用药。经过8年70余次的反复试验,结果是第一种方式成活率不到 10%,且成活的是没有受伤和小个体的鱼;第二种方式成活率在15- %之间,且成活的是 没有受伤或是受伤特别轻的,受伤较重和严重的无一成活;第三种方式成活率在70-80% 之间,虽然这一种方式使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暂养池中伤口基本愈合停药后反复 感染几率大;第四种方式成活率在90%以上,这一方式是总结了前三种方式的优势与不 足,归纳出的“一选四用”方法。一选,指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四用 其一,上车前用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鱼体受伤处(上车前 用药);其二,运输时在运输中水中加入兽用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或环丙沙星(上车时用药); 其三,运到试验基地时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鱼体消毒(下车时用药);其四,进入暂养池后用 食盐和苏打合剂继续消毒(进入暂养池后继续用药);经过“一选四用”方法处理的野生鱼 腹鱼,在内塘养殖成活率在90 %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 术,分五个步骤进行(1)选择没有受伤的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本发明所用野生昆明裂腹鱼 是从乌江上游贵州省毕节地区境内的总溪河、木空河、盘大河、七星河、石板河等河流中捕 获的昆明裂腹鱼,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放在临时暂养池中暂养。(2)用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挤在手上,涂抹鱼身上的 伤口。(3)在装好水的氧气袋水中放入兽用青霉素混勻,将涂抹过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 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的鱼放入氧气袋的水中,往氧气袋中充氧,扎好氧气袋口,将鱼 运到试验基地。(4)在试验基地用桶或大盆先装好浓度15-20PRI1的高锰酸钾溶液,打开氧气袋, 把鱼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 20分钟。(5)将鱼放在暂养池中暂养一天,待鱼恢复正常活动后,用2%的食盐和2%的苏 打合剂对鱼体进行消毒,消毒时,先停止暂养池的给水,将食盐和苏打按配比兑好溶解后均 勻泼洒在放入鱼的暂养池中,消毒1-2小时再慢慢加入新水,每天消毒一次,直到伤口愈合 后放入内塘饲养池中进行饲养。上述运输昆明裂腹鱼用水中加入兽用青霉素浓度300-400万单位/m3,放入暂养 池前用高锰酸钾对鱼体进行消毒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20PPm,暂养池用食盐溶液浓度 2%,苏打浓度2%。实施例2、其余条件同实施例1,只是青霉素浓度400-500万单位/m3食盐溶液浓 度1.5%,苏打浓度1.5%。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术,分五个步骤进行①选择没 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作为内塘养殖鱼;②将选好的昆明裂腹鱼在运输前用 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鱼体受伤处;③在装好水的氧气袋水 中放入兽用青霉素混勻,将涂抹过克霉唑软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的鱼放 入氧气袋的水中,往氧气袋中充氧后,扎好氧气袋口,将鱼运到试验基地;④在试验基地,打 开氧气袋,将鱼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5 20分钟放入暂养池;⑤用1-2%的食盐和 1-2%的苏打合剂对鱼体进行消毒,消毒时,先停止暂养池给水,将食盐和苏打按配比兑好 溶解后均勻泼洒在放入鱼的暂养池中,消毒1-2小时再慢慢加入新水,每天消毒一次,直到 伤口愈合后放入内塘饲养池中进行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术,其特 征是在氧气袋水中加入兽用青霉素的量立300-500万单位/m3,放入暂养池前用高锰酸钾对 鱼体进行消毒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20ppm;暂养池中食盐溶液浓度1_2%,苏打溶液 浓度1 2%。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提高昆明裂腹鱼从野生到内塘养殖成活率的技术,属淡水鱼养殖技术领域,总结为“一选四用药”,一选即选择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野生昆明裂腹鱼,四用药即①上车前用药,②上车时用药,③下车时用药,④进入暂养池用药,本发明经8年70余次反复试验,成活率从几乎为零到90%以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084835SQ20101054734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学武, 李宣贵, 李正旭, 王朝荣, 詹会祥 申请人:贵州省毕节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