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联合播种机的逐步发展,秸秆在收获时常被直接粉碎抛洒在地表。而大多数农民希望回收部分秸秆喂饲牲畜或将秸秆作为燃料并售卖。在不影响收获作业——压捆机成捆作业流水线的前提下,希望能够有一种机构能够完成碎秸秆的捡拾,且不增加机具下地次数。目前,应用最广的捡拾装置,如专利号为CN20102(^68875. 7的“牧草与秸秆捡拾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对在田间成散状或铺成条状的牧草或农作物秸秆进行捡拾输送作业。 专利号为CN201020276718. 0的“一种秸秆捡拾器”安装在秸秆收获机的前捡拾台上,采用多组捡拾齿捡拾较长秸秆。专利号为CN201020108562. 5的“秸秆捡拾器”采用安装在捡拾带上的捡拾爪进行捡拾作业。这些捡拾装置都用来对较长秸秆进行捡拾,不适合粉碎后秸秆。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压捆机前方,可对覆盖在地表的秸秆碎茬进行作业的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既能对覆盖地表秸秆碎茬进行捡拾,又不影响收获-压捆机成捆的流水线作业,不增加机具下地次数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由双T型机架5、碎秸秆收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送风机构组成;所述双T型机架5具有2个立柱501和1个双T平台502,双T平台502的2个突出块上均有1个向下的圆孔,左右2个立柱501竖直向下与双T平台502固接;所述碎秸秆收集机构由秸秆收集腔2、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1组成,碎秸秆收集机构下部为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秸秆收集腔2下部为左右并排的2个腔体外壳201, 腔体外壳201上部为圆筒形段,下部为喇叭形段,喇叭形段上有一个向后的送风口 209,秸秆收集腔2上部为长方体横向通道,长方体横向通道由左右2块侧面板202、前板203、后板 204、下底板205和上板207组成,腔体外壳201上端与下底板205固接,腔体外壳201内部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秸秆出管211与后板204中部固接并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圆筒形的腔体内壳206与腔体外壳201同轴,腔体内壳206上端与上板207固接,直立轴10竖直置于腔体内壳206内,直立轴10上端穿过上板207上的圆孔与高度调节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连接,8 12弧形的条秸秆收集梳齿1沿直立轴10的径向发散型固接在直立轴10底端,腔体外壳201、腔体内壳206、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1组成一组碎秸秆收集单体;左右2个腔体安装架208分别向后水平固接在长方体横向通道上,固定架210向后水平固接在腔体外壳201下部,碎秸秆收集机构通过2个腔体安装架208和2个固定架 210与2个立柱501固接安装在双T型机架5的前方;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中,左右2个直立轴平台3的后端设有滑槽与双T型机架5的立柱501孔配合水平置于秸秆收集腔2的长方体横向通道与双T型机架5的双T平台502 之间,丝杠6竖直向下,丝杠6上部在双T平台502的突出块上的圆孔与双T平台502转动连接,丝杠6顶部固接手柄7,丝杠6下部与直立轴平台3中部为丝杠螺纹连接,直立轴10 的上部通过U型轴承9与直立轴平台3的前部转动连接,转动手柄7能驱动直立轴平台3 上下移动,带动直立轴10上下移动,调节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中,单带轮4和双带轮12分别通过轴端螺母11安装在左右2 个直立轴10上,其中双带轮12的下带轮和单带轮4等高度并与皮带8构成皮带传动机构, 双带轮12的上带轮和另一条皮带与拖拉机变速箱输出轴的带轮构成从拖拉机传输动力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送风机构由风机13和送风管14组成,风机13置于秸秆收集腔2的固定架 210上,送风管14斜向下与腔体外壳201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θ,送风管14上端与腔体外壳201上的送风口 209连通,下端与风机13的出风口连通。所述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的轴线间距为300 500mm ;所述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调节范围为100 300mm ;所述风管14与腔体外壳201的轴线夹角θ的范围为30 50°本发明应用于压捆机前方,作业前根据地面碎秸秆的覆盖状况和地面平坦程度调节好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作业时利用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的动力,启动风机和秸秆收集梳齿1随直立轴10高速转动,地面的碎秸秆随秸秆收集梳齿的旋转向上升起,风机13通过送风管14向秸秆收集腔2中送风,形成腔内负压,从而吸起碎秸秆,并将碎秸秆吹出腔体,碎秸秆通过长方体横向通道和秸秆出管211排出到压捆机。本发明的捡拾宽度的范围为600 1000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对覆盖在地表的碎秸秆进行捡拾作业;直接安装于压捆机前方进行捡拾作业,不影响收获——压捆机成捆的流水线作业,不增加机具下地次数。一些特殊地表需要保留部分秸秆作为肥料等利用,该装置捡拾高度可调,能够控制秸秆捡拾量,保证了地表需保留的秸秆量需求。
图1为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双“T”字型机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秸秆收集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秸秆收集腔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秸秆收集腔的B-B剖面视图;图9为图2的A-A剖面视图。图中,1-秸秆收集梳齿,2—秸秆收集腔,201-腔体外壳,202-侧面板,203-前板,204—后板,205—下底板,206—腔体内壳,207—上板,208—腔体安装架,209—送风口,210-固定架,211-秸秆出管,3-直立轴平台,4-单带轮,5-双T型机架,501-立柱,502—双T平台,6—丝杠,7—手柄,8—皮带,9—U型轴承,10—直立轴,11—轴端螺母,12—双带轮,13—风机,14—送风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图1 图4分别为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由双T型机架5、碎秸秆收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送风机构组成。双T型机架5具有2个立柱501和1个双T平台 502,双T平台502的2个突出块上均有1个向下的圆孔,左右2个立柱501竖直向下与双 T平台502固接,如图5所示。碎秸秆收集机构由秸秆收集腔2、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1组成,碎秸秆收集机构下部为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如图2所示。图6、图7和图8画出了秸秆收集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和主视图的剖视图,秸秆收集腔2下部为左右并排的2个腔体外壳201, 腔体外壳201上部为圆筒形段,下部为喇叭形段,喇叭形段上有一个向后的送风口 209,秸秆收集腔2上部为长方体横向通道,长方体横向通道由左右2块侧面板202、前板203、后板 204、下底板205和上板207组成,腔体外壳201上端与下底板205固接,腔体外壳201内部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秸秆出管211与后板204中部固接并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圆筒形的腔体内壳206与腔体外壳201同轴,腔体内壳206上端与上板207固接,直立轴10竖直置于腔体内壳206内,直立轴10上端穿过上板207上的圆孔与高度调节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连接,8 12弧形的条秸秆收集梳齿1沿直立轴10的径向发散型固接在直立轴10底端,腔体外壳201、腔体内壳206、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1组成一组碎秸秆收集单体,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的轴线间距为500mm。左右2个腔体安装架208分别向后水平固接在长方体横向通道上,固定架210向后水平固接在腔体外壳201下部,碎秸秆收集机构通过2个腔体安装架208和2个固定架210与2个立柱501固接安装在双T型机架5的前方。高度调节机构中,左右2个直立轴平台3的后端设有滑槽与双T型机架5的立柱 501孔配合水平置于秸秆收集腔2的长方体横向通道与双T型机架5的双T平台502之间, 丝杠6竖直向下,丝杠6上部在双T平台502的突出块上的圆孔与双T平台502转动连接, 丝杠6顶部固接手柄7,丝杠6下部与直立轴平台3中部为丝杠螺纹连接,直立轴10的上部通过U型轴承9与直立轴平台3的前部转动连接,转动手柄7能驱动直立轴平台3上下移动,带动直立轴10上下移动,调节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最大调节范围为300mm。动力传动机构中,单带轮4和双带轮12分别通过轴端螺母11安装在左右2个直立轴10上,其中双带轮12的下带轮和单带轮4等高度并与皮带8构成皮带传动机构,双带轮12的上带轮和另一条皮带与拖拉机变速箱输出轴的带轮构成从拖拉机传输动力的皮带传动机构。送风机构由风机13和送风管14组成,如图9所示,风机13置于秸秆收集腔2的固定架210上,送风管14斜向下,上端与腔体外壳201上的送风口 209连通,下端与风机13的出风口连通,送风管14与腔体外壳201轴线之间的夹角θ为45°。作业时利用拖拉机的动力,启动风机和秸秆收集梳齿1随直立轴10高速转动,地面的碎秸秆随秸秆收集梳齿的旋转向上升起,风机13通过送风管14向秸秆收集腔2中吹气,形成腔内负压,从而吸起碎秸秆,并将碎秸秆吹出腔体,碎秸秆通过长方体横向通道和秸秆出管211排除到压捆机, 图9中的箭头表示碎秸秆在碎秸秆收集机构运动的路径。本发明应用于压捆机前方,双“Τ”字型机架5可通过U型螺栓与压捆机固定安装。 安装时需拆掉压捆器前方捡拾装置,并可根据需要在压捆机机架上固定安装水平横梁,便于U型螺栓更好的锁紧捡拾装置。作业前根据地面碎秸秆的覆盖状况和地面平坦程度调节好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高度调整完成后,动力经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减速后传给双带轮12,双带轮12与单带轮4间通过皮带8完成动力传输。启动风机,秸秆收集梳齿1 随直立轴10高速转动,地面的碎秸秆随秸秆收集梳齿的旋转向上升起,风机13通过送风管 14向秸秆收集腔2中吹气,形成腔内负压,从而吸起碎秸秆,并将碎秸秆吹出腔体,碎秸秆通过长方体横向通道和秸秆出管211排出,并落入压捆机拨草装置中,从而进入压捆室,压捆机实现压捆作业。本实施例的捡拾宽度为1000mm。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由双T型机架 (5)、碎秸秆收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送风机构组成;所述双T型机架(5)具有2个立柱(501)和1个双T平台(502),双T平台(502)的2 个突出块上均有1个向下的圆孔,左右2个立柱(501)竖直向下与双T平台(50 固接;所述碎秸秆收集机构由秸秆收集腔O)、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1)组成,碎秸秆收集机构下部为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秸秆收集腔( 下部为左右并排的2个腔体外壳001),腔体外壳O01)上部为圆筒形段,下部为喇叭形段,喇叭形段上有一个向后的送风口 009),秸秆收集腔( 上部为长方体横向通道,长方体横向通道由左右2块侧面板 (202)、前板(203)、后板(204)、下底板(205)和上板(207)组成,腔体外壳(201)上端与下底板(20 固接,腔体外壳O01)内部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秸秆出管(211)与后板 (204)中部固接并与长方体横向通道内部连通,圆筒形的腔体内壳(206)与腔体外壳(201) 同轴,腔体内壳(206)上端与上板Q07)固接,直立轴(10)竖直置于腔体内壳O06)内,直立轴(10)上端穿过上板(207)上的圆孔与高度调节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连接,8 12条弧形的秸秆收集梳齿(1)沿直立轴(10)的径向发散型固接在直立轴(10)底端,腔体外壳 (201)、腔体内壳(206)、直立轴(10)和秸秆收集梳齿⑴组成一组碎秸秆收集单体;左右2 个腔体安装架(208)分别向后水平固接在长方体横向通道上,固定架O10)向后水平固接在腔体外壳O01)下部,碎秸秆收集机构通过2个腔体安装架(208)和2个固定架(210) 与2个立柱(501)固接,安装在双T型机架(5)的前方;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中,左右2个直立轴平台C3)的后端设有滑槽与双T型机架( 的立柱(501)孔配合水平置于秸秆收集腔( 的长方体横向通道与双T型机架( 的双T平台 (502)之间,丝杠(6)竖直向下,丝杠(6)上部在双T平台(50 的突出块上的圆孔与双T 平台(50 转动连接,丝杠(6)顶部固接手柄(7),丝杠(6)下部与直立轴平台( 中部为丝杠螺纹连接,直立轴(10)的上部通过U型轴承(9)与直立轴平台( 的前部转动连接, 转动手柄(7)能驱动直立轴平台( 上下移动,带动直立轴(10)上下移动,调节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中,单带轮(4)和双带轮(1 分别通过轴端螺母(11)安装在左右 2个直立轴(10)上,其中双带轮(1 的下带轮和单带轮(4)等高度并与皮带(8)构成皮带传动机构,双带轮(1 的上带轮和另一条皮带与拖拉机变速箱输出轴的带轮构成从拖拉机传输动力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送风机构由风机(13)和送风管(14)组成,风机(13)置于秸秆收集腔(2)的固定架(210)上,送风管(14)斜向下与腔体外壳(201)轴线之间有一个夹角θ,送风管(14)上端与腔体外壳Ο01)上的送风口(209)连通,下端与风机(13)的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的轴线间距为300 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调节范围为100 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14) 与腔体外壳O01)的轴线夹角θ的范围为30 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气吹式碎秸秆捡拾装置由双T型机架、碎秸秆收集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送风机构组成,碎秸秆收集机构有2组碎秸秆收集单体,碎秸秆收集机构在双T型机架前与其固接,高度调节机构在碎秸秆收集机构之上能调节碎秸秆收集机构的秸秆收集梳齿距离地面的高度,动力传动机构和送风机构驱动秸秆收集梳齿高速旋转和向秸秆收集腔中送风,形成腔内负压吸起碎秸秆,并将碎秸秆吹出腔体排出到压捆机。本发明直接安装于压捆机前方,对覆盖在地表的碎秸秆进行捡拾作业,还能控制秸秆捡拾量,保证了地表需保留的秸秆量。
文档编号A01D89/00GK102301867SQ2011101959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乔晓东, 何进, 卢彩云, 朱惠斌, 李慧, 李洪文, 王庆杰, 荆鹏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