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587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苗木栽培基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卉苗木微生物有益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泥炭(peat),又称草炭,迄今为止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最好的一种无土栽培基质。然而泥炭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各国相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泥炭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种类丰富的废弃物,如秸杆、玉米棒芯、锯末等,这些农林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但是,目前这些废弃物被随意弃置或仅仅进行简单的回填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来源广泛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开发一种与泥炭用途相当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且为可再生的替代泥炭的基质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它是利用现有农林生产废弃物资源,开发出在花卉苗木栽培方面可等同于泥炭作用的栽培基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花卉苗木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一种花卉苗木栽培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为原料,秸秆14 - 16、玉米棒芯 11 一 13,高粱壳7 — 9,锯末7 — 9、黄粉虫粪6 — 8,珍珠岩4 一 6,麦饭石4 一 6,经添加益生菌群发酵而成。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计,取秸秆14- 16份、玉米棒芯11 - 13份,分别粉碎成边长或直径小于 5mm的小块,与高粱壳7 — 9份,锯末7 — 9份、黄粉虫粪6 — 8份,珍珠岩4 一 6份,麦饭石 4 - 6份搅拌均勻为干基质,备用;
2)按重量份计,取15-16份水加热至沸腾,加入0.10-0. 12份红糖搅拌溶解,然后降温到40 - 45°C,加入含活菌数总量150亿-160亿个的乳酸球菌、160亿-180亿个的双歧杆菌、100亿-120亿个的芽孢杆菌、100亿-110亿个的乳酸菌,转入恒温箱内,40-45°C条件下培养40-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A,备用;
3)按重量份计,取15-16份水加热至沸腾,加入0.10-0. 12份红糖搅拌溶解,然后降温到38 - 42V,加入含活菌数总量40亿-45亿个的乳酸菌、35亿-40亿个的酵母菌,转入恒温箱内,40-45°C条件下培养40-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B,备用;
4)将1)制备的干基质与2)制备好的益生菌群液A搅拌在一起,堆起发酵5-7天,保持发酵温度60 - 70°C,发酵完成后,晾干至水分含量20%-25%,加入3)制备的益生菌群液 B,搅拌均勻后密闭,12-35°C条件下厌氧发酵,夏天发酵2 — 4天,冬天发酵7 — 8天即为产品。
用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作为处理,以泥炭基质作为对照,分别培育同生育期的惠兰、一串红、仙客来、龙翅海棠四种花卉,每个处理4盆,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从出苗到开花期的日期,试验结果见表1。表1花卉苗木栽培基质与泥炭基质的比较试验结果
花卉品名本发明基质泥炭基质审丛思二22个月M个月一串红90天90天仙客来10个月12个月龙翅海棠115天120天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见,用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和泥炭作基质栽培多种花卉,各种花卉的生长状况在处理与对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从出苗到开花期的日期用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有的与用泥炭基质基本相同,有的比泥炭基质的日期还短,说明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用于栽培花卉苗木时,其效果等同或优于泥炭基质。本发明将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制作成适于栽培花卉苗木的栽培基质,经试验证明,它与泥炭作基质有同等甚至更好的栽培效果,证明了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完全可替代泥炭。本发明因地制宜,利用大量农林废弃物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较低、可循环利用的清洁环保型基质,可解决当今花卉苗木对栽培基质高速增长的需求量和日益枯竭的泥炭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对循环可持续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按重量份计,取秸秆14公斤、玉米棒芯13公斤,高粱壳7公斤,锯末9公斤、黄粉虫粪6 公斤,珍珠岩6公斤,麦饭石4公斤,将秸秆和玉米棒芯粉碎成边长或直径小于5mm的小块, 搅拌均勻为干基质。取15. 6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10克红糖,搅拌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45°C时, 将含活菌数总量160亿个的乳酸球菌、180亿个的双歧杆菌、100亿个芽孢杆菌、100亿个的乳酸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42 °C条件下培养45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A。再取15. 5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10克红糖,使其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38°C 时,将含活菌数总量40亿个的乳酸菌、35亿个的酵母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 43°C条件下培养42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B。将制备好的干基质与益生菌群液A全部搅拌在一起,堆起发酵7天,保持发酵温度 600C,发酵完成后晾干至水分含量20%时,将制备的益生菌群液B在搅拌中全部倒入,搅拌均勻后用密闭的容器包装起来,在12°C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8天,即为产品。实施例2
按重量份计,取秸秆16公斤、玉米棒芯11公斤,高粱壳9公斤,锯末7公斤、黄粉虫粪8公斤,珍珠岩4公斤,麦饭石6公斤,将秸秆和玉米棒芯粉碎成边长或直径小于5mm的小块, 搅拌均勻为干基质。取16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20克红糖,搅拌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40°C时,将含活菌数总量150亿个的乳酸球菌、160亿个的双歧杆菌、120亿个芽孢杆菌、110亿个的乳酸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45 °C条件下培养40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A。再取16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20克红糖,使其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42°C 时,将含活菌数总量45亿个的乳酸菌、40亿个的酵母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 40°C条件下培养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B。将制备好的益生菌群液A与制备好的干基质全部搅拌在一起,堆起发酵5天,保持发酵温度65°C,发酵完成后,晾干至水分含量25%时,将制备的益生菌群液B在搅拌中全部倒入,搅拌均勻后用密闭的容器包装起来,在35°C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2天,即为产品。实施例3
按重量份计,取秸秆15公斤、玉米棒芯12公斤,高粱壳8公斤,锯末8公斤、黄粉虫粪7 公斤,珍珠岩5公斤,麦饭石5公斤,将秸秆和玉米棒芯粉碎成边长或直径小于5mm的小块, 搅拌均勻为干基质。取15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00克红糖,使其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42°C时,将含活菌数总量160亿个的乳酸球菌、170亿个的双歧杆菌、110亿个芽孢杆菌、100亿个的乳酸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40°C条件下培养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A。再取15公斤水,加热至沸腾,加入100克红糖,使其溶解,然后把水温降到40°C 时,将含活菌数总量40亿个的乳酸菌、40亿个的酵母菌加进红糖溶液中,转入恒温箱内,在 45°C条件下培养40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B。 将制备好的干基质与制备好的益生菌群液A全部搅拌在一起,堆起发酵6天,保持发酵温度70°C,发酵完成后晾干至水分含量23%时,将制备的益生菌群液B在搅拌中全部倒入,搅拌均勻后用密闭的容器包装起来,在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4天,即为产品。
权利要求
1. 一种花卉苗木栽培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为原料,秸秆14 - 16、玉米棒芯11 -13,高粱壳7 — 9,锯末7 — 9、黄粉虫粪6 - 8,珍珠岩4 一 6,麦饭石4 一 6,经添加益生菌群发酵而成;制备方法如下1)按重量份计,取秸秆14- 16份、玉米棒芯11 - 13份,分别粉碎成边长或直径小于 5mm的小块,与高粱壳7 — 9份,锯末7 — 9份、黄粉虫粪6 — 8份,珍珠岩4 一 6份,麦饭石 4 - 6份搅拌均勻为干基质,备用;2)按重量份计,取15-16份水加热至沸腾,加入0.10-0. 12份红糖搅拌溶解,然后降温到40 - 45°C,加入含活菌数总量150亿-160亿个的乳酸球菌、160亿-180亿个的双歧杆菌、100亿-120亿个的芽孢杆菌、100亿-110亿个的乳酸菌,转入恒温箱内,40-45°C条件下培养40-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A,备用;3)按重量份计,取15-16份水加热至沸腾,加入0.10-0. 12份红糖搅拌溶解,然后降温到38 - 42V,加入含活菌数总量40亿-45亿个的乳酸菌、35亿-40亿个的酵母菌,转入恒温箱内,40-45°C条件下培养40-48小时制成益生菌群液B,备用;4)将1)制备的干基质与2)制备好的益生菌群液A搅拌在一起,堆起发酵5-7天,保持发酵温度60 - 70°C,发酵完成后,晾干至水分含量20%-25%,加入3)制备的益生菌群液 B,搅拌均勻后密闭,12-35°C条件下厌氧发酵,夏天发酵2 — 4天,冬天发酵7 — 8天即为产PΡΠ O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卉苗木栽培基质,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为原料,秸秆14-16、玉米棒芯11-13,高粱壳7-9,锯末7-9、黄粉虫粪6-8,珍珠岩4-6,麦饭石4-6,首先将上述成分制备为干基质,再与培养好的益生菌群液一起发酵制成。本发明将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制作成适于栽培花卉苗木的栽培基质,经试验证明,它与泥炭作基质有同等甚至更好的栽培效果,证明了本发明的花卉苗木栽培基质完全可替代泥炭。本发明因地制宜,利用大量农林废弃物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较低、可循环利用的清洁环保型基质,可解决当今花卉苗木对栽培基质高速增长的需求量和日益枯竭的泥炭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2391039SQ20111020075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张海员 申请人:屯留牧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