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矮冠整形的方法

文档序号:14329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枇杷矮冠整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枇杷矮冠整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是常绿果树,生长季节长,生长量大,枝叶繁多,树体高大,成年结果树一般树体高3-4米,如果任其生长,不但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而且树体内部过于荫闭,有效叶面积少,结果少。因些,必须进行人工控制树冠,调整枝条分布,使树冠矮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枇杷树体高大,造成管理工作成本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使树冠矮化的整形修剪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整形。苗木定植后,留30-40厘米长后剪顶定干。在主干发出的第一轮主枝中,将距地面20厘米以下的新梢全部抹去后留作树干。在20-30厘米处留主枝3-4个。每年从主干发出的轮生枝中,选留主枝2-4个。每个主枝配备2-3个副主枝。全树配备主枝4-5层,层间距30-40厘米。幼年期的枇杷树,经过2-3年的整形,树冠形成,枝条增多,进入结果期。2、修剪。在枇杷每次抽梢3-5厘米长时要进行抹芽,选留方位好、生长粗壮的新梢2-3条,抹去其他多余的幼梢。修剪一般在采果后马上进行,主要是剪去枯枝、病虫枝、衰弱枝、下垂枝,短截或回缩采果枝,疏除徒长枝。对树体上部要进行重剪,严防“上强”,按照上小、下大的原则,进行修剪。冬季修剪,对长枝留枝长2/3,中枝留枝长1/2。对衰弱枝要进行更新修剪,去除弱枝留强枝,回缩多年生的枝条,刺激潜伏芽萌发,重新形成树冠。3、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在新梢生长期,叶面喷施PP333、烯效唑,可延缓或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枝条粗壮,多分化雌花,增加座果率。枇杷果树采用上述整形方法,树体高度可控制在1.62.3米,这种树形结果枝
多,产量较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3月份,枇杷苗木定植后,留30厘米长后剪顶定干。在主干发出的第一轮主枝中,将距地面20厘米以下的新梢全部抹去后留作树干。在30厘米处留主枝3-4个。每年从主干发出的轮生枝中,选留主枝3个。每个主枝配备3个副主枝。全树配备主枝4层,层间距30-40厘米。幼年期的枇杷树,经过3年的整形,树冠形成,进入结果期。每年采果后马上进行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衰弱枝、下垂枝,短截或回缩采果枝,疏除徒长枝。对衰弱枝要进行更新修剪,去除弱枝留强枝,回缩多年生的枝条。经抽样观测,五年树龄的枇杷果树,树体平均高度1.51.8米,单株产量1016 公斤。
权利要求
1.一种枇杷矮冠整形的方法,其特征是:苗木定植后,留30-40厘米长后剪顶定干。在主干发出的第一轮主枝中,将距地面20厘米以下的新梢全部抹去后留作树干。在20-30厘米处留主枝3-4个。每年从主干发出的轮生枝中,选留主枝2-4个。每个主枝配备2-3个副主枝。全树配备 主枝4-5层,层间距30-40厘米。
全文摘要
一种枇杷矮冠整形的方法,在苗木定植后,留30-40厘米长后剪顶定干。在主干发出的第一轮主枝中,将距地面20厘米以下的新梢全部抹去后留作树干。在20-30厘米处留主枝3-4个。每年从主干发出的轮生枝中,选留主枝2-4个。每个主枝配备2-3个副主枝。全树配备主枝4-5层,层间距30-40厘米。采用本发明进行枇杷果树整形,树体高度可控制在1.6-2.3米,结果枝多,产量较高。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3141358SQ20111040002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韦尚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