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52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道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水和肥是决定农业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子,二者作用的发挥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依赖性,适宜的水肥条件有利于植株的协调生长。 在灌溉水中加入肥料,对水、肥进行同步控制,是水肥一体化灌溉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施肥灌溉。节水灌溉输水系统一般采用管道输水,在输水灌溉的同时,根据作物所需要的养分, 将肥料随着灌溉水同时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施肥灌溉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施肥灌溉形式是微灌施肥,其包括滴灌施肥和微喷灌施肥。其中,滴灌施肥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和需肥数量,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将水分和养分定时、定量、均勻、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具有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地、增产、增收、改善微生态环境等功效。与传统的施肥方法相比,滴灌施肥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将水肥通过管道灌溉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区附近,使水分和养分在土壤中均勻分布,以保证养分被根系快速吸收,从而达到省水、增产、改善作物品质,并且不对地下水造成危害的目的。这种灌溉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便于管理,是定量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及维持土壤适宜水肥浓度的有效方法。农业是我国的用肥、用水大户,开展施肥灌溉,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对缓解水资源紧缺、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施肥装置有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开敞式肥料桶和注入泵施肥系统等。压差式施肥罐施肥是使阀门前、后的输水管道内压力产生压差,使罐中肥料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输肥管进入阀门后输水管道中,又造成储液罐内压力降低,如此循环往复; 但压差式施肥罐输水管道系统在施肥前后压力产生一定的变化,另外是肥料溶液浓度变化大,无法控制。文丘里施肥器可与开敞式肥料桶配合运用,它就是在管道中利用喷嘴把水流由粗变细,水流成喷射状射出,以加快水体流速,使水体在文氏管出口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 将肥料吸入到灌溉管道中;文丘里施肥器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会造成较大的压力损失,影响灌溉系统的控制面积。开敞式肥料桶将肥料供水管通过控制阀门与水源相连接,将输液管及阀门与灌溉系统的主管相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施肥;开敞式肥料桶通常只适用在小型自压灌水系统中。注入泵施肥系统一般采用活塞泵或隔膜泵向灌溉管道注入肥料溶液。根据驱动水泵的动力来源又可分为水力驱动和机械驱动两种形式,但该注入泵灌溉系统需要另外增加动力设备和注入泵,因此造价较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可克服现有注肥装置水头损失大、需要压力容器或需要动力支持,设备造价高且操作复杂的不足,并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入管肥量可调节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它包括三通管和肥料桶,所述肥料桶设有输肥口,该输肥口与三通管垂向端连接;所述三通管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的内管壁上设有导流片,该导流片上端固定于三通管内管壁上,导流片宽度与三通管内管壁相匹配。所述导流片为弧形片状体,导流片使液体受限制的流动,在液体经过此导流片时, 导流片和管壁间产生一定的负压,便于将三通管垂向端的肥料吸入流动的液体中。所述三通管垂向端与肥料桶输肥口之间设有调节阀门,以便调节肥料的流出与流量。所述三通管的进水端连接有逆止阀门,逆止阀门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逆止阀门的设置是为防止肥料逆向流入进水管。所述三通管的出水端通过一个阀门与出水管连接,以便控制肥料混合水的流出和流量。所述三通管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优选铸铁,非金属材料优选PVC塑料。所述三通管与调节阀门、三通管与逆止阀门、三通管与阀门之间均为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肥装置采用输水管道局部设置一导流片,在水流经过导流片时,局部产生微弱的负压,目的是使肥料在重力和负压的双重作用下,进入输水管道,实现管道输水、输肥目的。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保证。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会造成作物根系对肥料的吸收不完全,导致养分利用效率低,肥料要到达作物根系表面才有利于作物吸收,依靠灌溉水的流动,将肥料送到根系表面,使得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养分,肥料利用效率高,随水施肥具有水肥同步、减少肥力的无效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省工等优点。灌溉施肥是通过施肥装置将溶解好的肥料注入到灌溉管道中,使肥料随灌溉水一起输送到田间作物根系周围的一种先进的施肥方式,灌溉施肥可以做到施肥均勻、准确, 灌溉水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等可控制,提高了水和肥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土壤和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不会使输水管道产生明显的水头损失、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和另外配置动力设备,就可根据作物当前生长阶段所需的水、肥,通过灌溉管道输送到作物根系周围,做到水肥同步。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入管肥量可调节的优点。灌溉施肥既节约肥料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肥料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它包括三通管1和肥料桶2,所述肥料桶2设有输肥口 21,该输肥口 21与三通管1垂向端11连接;所述三通管1进水端12与出水端13 之间的内管壁上设有导流片3,该导流片3上端固定于三通管1内管壁上,导流片3大小与三通管1内管壁相匹配。所述导流片3为弧形片状体。所述三通管1垂向端11与肥料桶2输肥口 21之间设有调节阀门4。所述三通管1的进水端12连接有逆止阀门5,逆止阀门5的另一端与进水管6连接。所述三通管1的出水端13通过一个阀门7与出水管8连接。所述三通管1的材质为PVC塑料。所述三通管1与调节阀门4、三通管1与逆止阀门5、三通管1与阀门7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工作原理参见图1所示,将三通管1通过逆止阀门5与进水管6串接起来,作用是在停止灌溉时,防止管道里的肥料回流,对水源产生污染;肥料桶2底部的输肥口 21通过调节阀门 4与三通管1的垂向端11相连,目的是调节肥料桶中的肥料进入进水管道的多少;肥料桶 2的底部高于三通管与进水管。工作过程为首先开启水泵(图中未画出),当进水管道6充满水后,随着管道6中的水流动,当水流经过三通管1的弧形导流片3时,会在弧形导流片 3与管壁间形成一定的负压,这时打开三通管1垂向端11上的调节阀门4,肥料会在重力和负压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出水管道8,当注肥的初始阶段,由于肥料桶2中的肥料较多,可调小调节阀门4,当肥料桶2中的肥料少时,可适当调大调节阀门4,保证出水管道8中的肥料浓度的一致性。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施肥装置,所述的实施例及图,只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它包括三通管(1)和肥料桶(2),所述肥料桶(2)设有输肥口 (21),该输肥口(21)与三通管(1)垂向端(1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进水端(12)与出水端(13)之间的内管壁上设有导流片(3),该导流片(3)上端固定于三通管(1) 内管壁上,导流片(3)宽度与三通管(1)内管壁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为弧形片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垂向端 (11)与肥料桶(2 )输肥口( 21)之间设有调节阀门(4 )。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进水端(12)连接有逆止阀门(5),逆止阀门(5)的另一端与进水管(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出水端(13)通过一个阀门(7)与出水管(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出水端(13)通过一个阀门(7)与出水管(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6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材质为铸铁或PVC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铸铁;非金属材料是PVC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铸铁;非金属材料是PVC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与调节阀门(4)、三通管(1)与逆止阀门(5)、三通管(1)与阀门(7)之间均为承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施肥装置,它包括三通管和肥料桶,所述肥料桶设有输肥口,该输肥口与三通管垂向端连接;所述三通管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的内管壁上设有导流片,该导流片上端固定于三通管内管壁上,该导流片大小与三通管内管壁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可克服现有注肥装置水头损失大、需要压力容器或需要动力支持,设备造价高且操作复杂的不足,并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入管肥量可调节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C23/04GK201976439SQ201120075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仵峰, 刘杨, 孙浩, 宰松梅, 邓忠, 韩启彪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