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的灌、排水控制阀。
技术背景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旱时吸水,涝时排水”的功能,可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同时,灌排两用系统采用的地下灌溉方式,能有效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具有十分显著的节水效果。灌、排水控制阀是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的关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的灌、排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包括上盖、丝杆螺母、壳体、灌水进水口、渗水管网进出水口、排水出水口、上闸孔、下闸孔、丝杆、丝杆手柄、闸板、闸板上密封垫、间板下密封垫,上盖为圆形,上盖的圆形中心垂直于圆形所在平面固定有长条形丝杆螺母,壳体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壳体的上端露出地面,上盖通过法兰盘和止水橡胶垫安装在壳体的顶端且上盖的圆形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壳体上设有灌水进水口、渗水管网进出水口、排水出水口、上间孔、下间孔,设置高度从上到下依次为灌水进水口、上间孔、渗水管网进出水口、下间孔、排水出水口,丝杆上端安装有丝杆手柄,丝杆与丝杆手柄垂直,丝杆从丝杆螺母中穿过,丝杆下端安装有间板,间板所在平面垂直于丝杆,间板为圆形其平面尺寸略小于壳体的圆形内截面,闸板的上下分别覆盖有与闸板平面尺寸相同由光滑弹性材料 (聚四氟塑料或尼龙)制成的间板上密封垫和间板下密封垫,上间孔、下间孔的圆形过流孔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上闸孔、下闸孔的圆形过流孔的直径要小于圆形闸板的直径,旋转丝杆手柄可通过丝杆带动间板上下移动。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如下灌溉时,旋转丝杆手柄带动间板下移,堵住下间孔,来自高水位的灌溉水通过灌水进水口、上闸孔和渗水管网进出水口流入灌、排多孔渗水管网,多孔渗水管渗出的灌溉水在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上升到作物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完成了作物灌溉过程。排水时,旋转丝杆手柄带动间板上移,堵住上间孔,可形成涝灾的高水位的土壤重力水通过多孔渗水管渗入到多孔渗水管内,通过渗水管网进出水口、下闸孔和排水出水口流入到低水位的排水沟、渠内,完成了排水过程。上述的高水位和低水位是相对于渗水管网进出水口而言的,水位高于渗水管网进出水口称为“高水位”,反之称为“低水位”。上述的多孔渗水管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孔渗水陶管或波纹塑料管上部密集打孔外包化纤滤网制成的渗水管。[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结构简单、实用可靠、造价低廉;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构成的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旱时吸水,涝时排水”的功能,可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同时,灌排两用系统采用的地下灌溉方式,能有效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具有十分显著的节水效
图1为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灌溉示意图。图2为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排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盖1、 丝杆螺母2、壳体3、灌水进水口 4、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排水出水口 6、上闸孔7、下闸孔8、 丝杆9、丝杆手柄10、闸板11、闸板上密封垫12、闸板下密封垫13,上盖1为圆形,上盖1的圆形中心垂直于圆形所在平面固定有长条形丝杆螺母2,壳体3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壳体3 的上端露出地面,上盖1通过法兰盘和止水橡胶垫安装在壳体3的顶端且上盖1的圆形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3,壳体3上设有灌水进水口 4、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排水出水口 6、上闸孔7、下闸孔8,设置高度从上到下依次为灌水进水口 4、上闸孔7、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下闸孔8、排水出水口 6,丝杆9上端安装有丝杆手柄10,丝杆9与丝杆手柄10垂直,丝杆9从丝杆螺母2中穿过,丝杆9下端安装有闸板11,闸板11所在平面垂直于丝杆9,闸板11为圆形其平面尺寸略小于壳体3的圆形内截面,闸板11的上下分别覆盖有与闸板11平面尺寸相同由光滑弹性材料(聚四氟塑料或尼龙)制成的间板上密封垫12和间板下密封垫13,上闸孔7、下闸孔8的圆形过流孔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3,上闸孔7、下闸孔8的圆形过流孔的直径要小于圆形闸板11的直径,旋转丝杆手柄10可通过丝杆9带动闸板11上下移动。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如下灌溉时,旋转丝杆手柄10带动闸板11下移,堵住下闸孔8,来自高水位的灌溉水通过灌水进水口 4、上闸孔7和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流入灌、排多孔渗水管网,多孔渗水管渗出的灌溉水在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上升到作物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完成了作物灌溉过程,如图1所示。排水时,旋转丝杆手柄10带动闸板11上移,堵住上闸孔7,可形成涝灾的高水位的土壤重力水通过多孔渗水管渗入到多孔渗水管内,通过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下间孔8和排水出水口 6流入到低水位的排水沟、渠内,完成了排水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的高水位和低水位是相对于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而言的,水位高于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称为“高水位”,反之称为“低水位”。上述的多孔渗水管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孔渗水陶管或波纹塑料管上部密集打孔外包化纤滤网制成的渗水管。
权利要求1. 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丝杆螺母⑵、壳体(3)、灌水进水口 (4)、渗水管网进出水口 (5)、排水出水口(6)、上闸孔(7)、 下闸孔(8)、丝杆(9)、丝杆手柄(10)、闸板(11)、闸板上密封垫(12)、闸板下密封垫(13), 上盖(1)为圆形,上盖(1)的圆形中心垂直于圆形所在平面固定有长条形丝杆螺母O),壳体(3)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壳体C3)的上端露出地面,上盖(1)通过法兰盘和止水橡胶垫安装在壳体(3)的顶端且上盖(1)的圆形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3),壳体3(上)设有灌水进水口 G)、渗水管网进出水口(5)、排水出水口(6)、上闸孔(7)、下闸孔(8),设置高度从上到下依次为灌水进水口 G)、上闸孔(7)、渗水管网进出水口(5)、下闸孔(8)、排水出水口 (6),丝杆(9)上端安装有丝杆手柄(10),丝杆(9)与丝杆手柄(10)垂直,丝杆(9)从丝杆螺母⑵中穿过,丝杆(9)下端安装有闸板(11),闸板(11)所在平面垂直于丝杆(9),闸板 (11)为圆形其平面尺寸略小于壳体(3)的圆形内截面,闸板(11)的上下分别覆盖有与闸板 (11)平面尺寸相同由光滑弹性材料制成的闸板上密封垫(1 和闸板下密封垫(13),上闸孔(7)、下闸孔(8)的圆形过流孔所在平面垂直于壳体(3),上闸孔(7)、下闸孔(8)的圆形过流孔的直径要小于圆形闸板(11)的直径,旋转丝杆手柄(10)可通过丝杆(9)带动闸板 (11)上下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灌、排水控制阀,灌溉时,旋转丝杆手柄带动闸板下移,堵住下闸孔,来自高水位的灌溉水通过灌水进水口、上闸孔和渗水管网进出水口流入灌、排多孔渗水管网,多孔渗水管渗出的灌溉水在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上升到作物根系层供作物利用。排水时,旋转丝杆手柄带动闸板上移,堵住上闸孔,可形成涝灾的高水位的土壤重力水通过多孔渗水管渗入到多孔渗水管内,通过渗水管网进出水口、下闸孔和排水出水口流入到低水位的排水沟、渠内。该控制阀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特点。构成的灌排两用系统,具有“旱时吸水,涝时排水”的功能,旱涝保收,采用的地下灌溉方式,能有效减少土壤表面的无效蒸发,节水显著。
文档编号A01G25/06GK202023947SQ20112012433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段爱旺, 高胜国, 高阳, 齐学斌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