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械,进一步是点播机械,特别是用于播种玉米、花生、大豆、 棉花等的点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农作物(包括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点播机(器),存在着以下缺陷1、设计者为避免阻力大,一般尽量减轻点播器的重量,然而由于重量较轻,犁耧入土较困难,特别是遇到硬土时,更需要用力下压,从而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往往形成一人操作太累、二人操作不便;2、由于犁耧设计问题,被犁耧犁起的松土会下落至犁沟内,从而造成播种深度不能保证,如一般玉米播种深度仅为2 — 3厘米,达不到玉米正常生长的要求。为保证播种深度,不得不加大犁耧入土的深度,从而增加了阻力;3、播种深度不可调节,增大播种深度不得不采用下压方法,从而加大了阻力;4、操作杆(推杆或手柄)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不同身高的人操作要求;5、一般排种器转盘设置一周播3 - 6穴,排种器转盘转速较快; 当播种前进速度较快时,易产生播种不勻,形成漏播。此外,一些点播机还存在着播种不精,播种时的株距不便于调节等缺陷。由于以上缺点的存在,总体形成费工费时,效率较低,播种效果不理想。目前的点播机械,通常1 一 3个小时仅播种1亩。点播成为广大农民一种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便精量点播机,其阻力小,一个人即可方便作业;播种效果好,播种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包括机架、种子箱、排种器、下种筒、地轮,种子箱的下端开口连接排种器入口,排种器的轴上固定转盘,转盘通过链条连接链轮,链轮固定于地轮的轴上,排种器下部设置有接种斗,接种斗下部设置有下种筒,下种筒下部固定有犁耧,其特征在于犁耧前部设置有犁耧尖凸,后部设置有犁耧翼;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下种筒为两耧翼所护)。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所述的犁耧的结构是犁耧尖凸后部为柱状(可以是一样粗细的圆柱/半圆柱;或一样粗细的椭圆柱/半椭圆柱;或前细后粗的圆柱/半圆柱;或前细后粗的椭圆柱/半椭圆柱),前端有尖;耧翼为前小后大的“V”字形,两耧翼由根部向外沿逐渐下垂,呈“八”字形。所述的犁耧尖凸下面呈平面,犁耧尖凸下面与耧翼下面处于一个平面。所述的犁耧尖凸前端部可以是锥状或下部为平面的半锥状。所述的链轮指飞轮。所述的犁耧与下种筒间的夹角为130 - 150度,优选角度为135 — 145度。所述的机架的结构是两个推杆前端分别与两平杆中部铰接,两平杆前端固定于地轮的轴上,中后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在横杆上固定有一纵杆,纵杆中部固定两斜杆的上端,两斜杆的下端连接两平杆,纵杆的上端固定种子箱固定杆,种子箱固定杆固定连接种子箱;种子箱下部依次连接排种器、接种斗、下种筒,下种筒的上部固定于两平杆间。所述的排种器的结构是盘体与盘壳固定不动,盘壳固定于后机架或支杆上,外侧的盘体与盘壳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取种勺头部如倾斜放置的小勺,尾部固定于活动盘的边缘,活动盘固定于轴上,盘体在取种勺外沿处为内凹沟,与活动盘同轴转动的还有处于活动盘内侧的若干隔离块,两个隔离块间形成存种间,存种间与取种勺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内外位置相对应,隔离块与存种间在盘体上部的缺口处显现,从而实现取种勺与存种间的沟通, 其它位置时取种勺均不与存种间相通;在盘壳的下部,开有下种口,下种口对着下种器。其中取种勺一般选择8 — 20个。所述的排种器也可以选择其它结构。所述的下种筒的上部置于套筒内并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固定,套筒固定于两平杆间。所述的下种筒与平杆间的锐角夹角为58 - 68度,优选为60 — 65度。所述在两平杆间设置有连接板,在平杆后端部与推杆的连接板间设置斜拉杆,斜拉杆上部通过螺杆活动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的地轮轮胎为便拆卸结构,通过将轮胎去除,或更换地轮可调节播种的距离。所述的一侧平杆后端部设置有可放置收起的支撑杆。所述的犁耧后部设置有封土器,封土器通过弹簧连接下种筒。所述的地轮的轴上还固定有分禾器,斜杆上设置有牵引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犁耧尖凸的设置,使得在播种时可实现轻松破土,因而播种轻便,一人可轻松操作。在硬地作业时则更显示出其优势;2、下种筒为可调结构,从而实现播种深度可调节,可满足不同深度的调节。同时,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为两耧翼所护,不会因两侧的土下落影响到种子下落的深度;这样,播种深度可保证,既可因不太深而确保发芽,又可避免因太浅而易倒伏。3、推杆下端活动固定,斜拉杆的设计,使推杆倾斜角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从而使手柄高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操作。4、设置株距基本固定,并通过去除便拆卸地轮轮胎,实现两档可调,简单、方便;5、播种均勻, 本排种器的转盘设置一周播12穴,因此转盘的转速较低,从而播种均勻,不会出现漏播。6、 飞轮的设置,使点播机在倒退时不会播种。7、由于轻便,播种效率较高,试验表明,正常土地的情况下,一个人1个小时可播种2 — 3亩。8、不仅适用于玉米的种植,通过采用不同的排种器,还可适用于花生、大豆、棉花等作物的播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种筒与犁耧结构示意图,图 3为本实用新型下种筒下部与犁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侧视示意图。图中1为手柄,2为推杆,3为转盘,4为种子箱,5为种子箱固定杆,6为排种器, 7为纵杆,8为斜杆,9为牵引孔,10为链条,11为地轮,12为分禾器,13为飞轮,14为犁耧, 141为犁耧翼,142为犁耧尖凸,15为封土器,16为支撑杆,17为下种筒,18为平杆,19为接种斗,20为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 一 5所示,手柄1与两个推杆2后端固定,手柄1与两个推杆2形成“门”字形或“ η ”字形,两个推杆2前端分别与两平杆18中部铰接;两平杆18前端固定于地轮11的轴上,中后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在横杆上(中部)固定有一纵杆7,纵杆7中部通过两斜杆8连接两平杆18,两个斜杆俯视呈“人”字形;纵杆7的上端固定种子箱固定杆 5,种子箱固定杆5固定连接种子箱4,种子箱4的上部开口较大,下端开口较小,下端开口连接排种器6入口,排种器6的轴上固定转盘3,转盘3通过链条10连接飞轮13,飞轮13固定于地轮11的轴上,地轮11的轴上还固定有分禾器12,斜杆8上设置有牵引孔9,用于必要时(如土质过硬等)安排一个于本机前部穿绳拉动本机;排种器6下部设置有接种斗19, 接种斗19下部设置有下种筒17,由于接种斗19距排种器6有一定的距离,且采用前高后低的倾斜设计,所以,便于操作者观察到种子的下播;下种筒17下部固定有犁耧14,下种筒17 与平杆18间的锐角夹角α为58 — 68度,优选为60 — 65度,本实施例采用62度。下种筒17与犁耧14的连接结构是(参见图2):犁耧14前部为犁耧尖凸142,后部为犁耧翼141 ; 犁耧尖凸142后部为柱状(可以是一样粗细的半圆柱或前细后粗的半圆柱),前端有尖(其尖部采用下面为平面的半锥状),犁耧14与下种筒17间的夹角β为130 — 150度,优选角度为135 - 145度,本实施例采用140度。由于犁耧尖凸142的存在,可轻松地实现破土 ;所述的犁耧尖凸142下面与耧翼141下面处于一个平面。耧翼141为前小后大的“V”字形, 两耧翼141由根部向外沿下垂,呈“八”字形,下种筒17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141间,并为两耧翼141所护,从而可以防护两侧的土下落至犁沟内,进而保证种子下播的深度。下种筒17的上部置于套筒内并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固定,套筒固定于两平杆18 间,这样,下种筒17的高度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固定。下种筒17可以是圆筒、椭圆筒、方筒、 多边形筒之一种,或多种形状的组合。由于深度可控制,如将玉米播种深度控制于4 一 6厘米,既可因不太深而确保发芽,又可避免因太浅而易倒伏。为减轻阻力,将下种筒17下部的前端设置为较尖状(如图3所示),以减小迎土面, 从而减少阻力。犁耧14后部设置有封土器15,封土器15通过弹簧连接下种筒17,一侧平杆18后端部设置有可放置收起的支撑杆16,用于在停止耕作时支撑并停稳本机。在两平杆18间设置有连接板,为便于调节,在平杆18后端部与推杆2的连接板间设置斜拉杆20,斜拉杆20上部通过螺杆活动固定于连接板上。通过调节螺丝套,可调节斜拉杆20固定的长度,从而调节推杆2的倾斜度,也即调节手柄1的高度,以适合不同身高的耕作者操作。地轮11的轮胎为便拆卸结构,如采用非充气轮胎,而用扣合的橡胶带,扣合于地轮11轮毂上;也可用两端带挂钩的直棒式充气胎,直接钩挂于地轮11轮毂上;通过将轮胎去除,或更换地轮11可调节播种的距离。一般可设置有轮胎的情况下播距30厘米左右,去除轮胎时,播距为26 - 27厘米。即可设置地轮外径46 - 48厘米,内径40 — 42厘米。如图4、图5所示,排种器6的结构是盘体62与盘壳68固定不动,盘壳68固定于后机架22或支杆18上,图面外侧的盘体62与盘壳69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一方面存放玉米种子,一方面可容纳若干(图2中显示8个,实际可选用8 — 20个,优选为12 - 16个)取种勺65取种活动;取种勺65头部如倾斜放置的小勺,用于取种,可设置小勺的大小不同排种器6,以适用于单粒、两粒、三粒及多粒取种,如需播种不同的粒数,可通过更换不同的排种器6实现;取种勺65尾部固定于活动盘64的边缘,活动盘64固定于轴61上,盘体62在取种勺65外沿处为内凹沟63,以便取种勺65的取种;与活动盘64同轴转动的还有处于活动盘64内侧的若干隔离块66,两个隔离块66间形成存种间67,存种间67与取种勺65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内外位置相对应,隔离块66与存种间67在盘体62上部的缺口 68处显现, 从而实现取种勺65与存种间67的沟通,其它时取种勺65均不与存种间67相通;在盘壳69 的下部,开有下种口 610,下种口 610对着下种器19。工作时,活动盘64转动,取种勺65在上升过程中,取得一粒或多粒种子,转动到顶部时,将种子倒入存种间67,随着活动盘64的转动,存种间67也随之转动,当存种间67转动至下种口 610处时,将种子播出至接种斗19 及下种筒17,从而顺利实现播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包括机架、种子箱、排种器、下种筒、地轮,种子箱的下端开口连接排种器入口,排种器的轴上固定转盘,转盘通过链条连接链轮,链轮固定于地轮的轴上,排种器下部设置有接种斗,接种斗下部设置有下种筒,下种筒下部固定有犁耧,其特征在于犁耧前部设置有犁耧尖凸,后部设置有犁耧翼;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犁耧的结构是犁耧尖凸后部为柱状,前端有尖;耧翼为前小后大的“V”字形,两耧翼由根部向外沿逐渐下垂,呈“八”字形;犁耧尖凸下面呈平面,犁耧尖凸下面与耧翼下面处于一个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犁耧尖凸前端部是锥状或下部为平面的半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链轮指飞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犁耧与下种筒间的夹角为130 - 1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的结构是两个推杆前端分别与两平杆中部铰接,两平杆前端固定于地轮的轴上,中后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在横杆上固定有一纵杆,纵杆中部固定两斜杆的上端,两斜杆的下端连接两平杆,纵杆的上端固定种子箱固定杆,种子箱固定杆固定连接种子箱;种子箱下部依次连接排种器、接种斗、下种筒,下种筒的上部固定于两平杆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排种器的结构是盘体与盘壳固定不动,盘壳固定于后机架或支杆上,外侧的盘体与盘壳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取种勺头部如倾斜放置的小勺,尾部固定于活动盘的边缘,活动盘固定于轴上,盘体在取种勺外沿处为内凹沟,与活动盘同轴转动的还有处于活动盘内侧的若干隔离块,两个隔离块间形成存种间,存种间与取种勺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内外位置相对应,隔离块与存种间在盘体上部的缺口处显现,从而实现取种勺与存种间的沟通,其它位置时取种勺均不与存种间相通;在盘壳的下部,开有下种口,下种口对着下种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下种筒的上部置于套筒内并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固定,套筒固定于两平杆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下种筒与平杆间的锐角夹角为58 — 68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便精量点播机,其特征在于在两平杆间设置有连接板, 在平杆后端部与推杆的连接板间设置斜拉杆,斜拉杆上部通过螺杆活动固定于连接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便精量点播机,包括机架、种子箱、排种器、下种筒、地轮,种子箱的下端开口连接排种器入口,排种器的轴上固定转盘,转盘通过链条连接链轮,链轮固定于地轮的轴上,排种器下部设置有接种斗,接种斗下部设置有下种筒,下种筒下部固定有犁耧,犁耧前部设置有犁耧尖凸,后部设置有犁耧翼;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轻便,一人可轻松操作;2、播种深度可调节,深度可保证;下种筒的下端固定于两耧翼间,为两耧翼所护。不会因两侧的土下落影响到种子下落的深度;3、手柄高度可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人操作;4、播种效率高,1个小时可播种2-3亩。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104030SQ20112015057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李仙雨, 李春雨, 李海竹 申请人:李仙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