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7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播种机用定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各种各样的农业播种机械应运而生,排种器是播种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播种的质量,多年来,农民种地最头痛的就是现有的播种机下种量控制不住,不是稀就是稠,稠了就得间苗,稀了就得补苗,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花费了精力,目前的排种器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播种精度不高等缺陷,使用中容易造成播种的种子出苗稠或稀,致使出苗不勻。还有的播种机成本高,结构复杂、笨重,制造困难,不易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进现有的排种器,能根据需要定量排种,
可以掌握住播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定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箱体,排种器转动轴,排种腔室一、排种腔室二、排种腔室三、排种腔室四、排种腔室五,播种毛刷,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排种器转动轴置于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内,排种器转动轴上置有种子穴。进一步,所述的排种腔室一、排种腔室二、排种腔室三、排种腔室四、排种腔室五内与排种器转动轴相对应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分别为5、6、7、8、9个,且每个排种腔室内的种子穴绕排种器转动轴一圈等距分布。进一步,所述的种子穴大小直径为1. 2厘米,深度为0. 7厘米。进一步,所述的排种器转动轴圆周的竖截面周长为18厘米。进一步,所述的排种腔室一、排种腔室二、排种腔室三、排种腔室四的宽度为1. 75 厘米,排种腔室五的宽度为3. 5厘米,而且各排种腔室之间的间隔距离各为0. 5厘米。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功能多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播种效率好、精度高,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排种器转动轴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种器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种腔室的大小尺寸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排种器箱体、2-排种器转动轴;在图2中,3-排种腔室一、4-排种腔室二、5-排种腔室三、6-排种腔室四、7-排种腔室五、8-种子穴、9-播种毛刷;在图3中,10-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根据图1至图5所示,该定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箱体1,排种器转动轴2,排种腔室一 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播种毛刷9,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排种器转动轴2置于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内,排种器转动轴2上置有种子穴8。所述的排种腔室一 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内与排种器转动轴2相对应的排种器转动轴部分上的种子穴8分别为5、6、7、8、9个,且每个排种腔室内的种子穴8绕排种器转动轴2 —圈等距分布。所述的种子穴8大小直径为1. 2 厘米,深度为0. 7厘米。所述的排种器转动轴2圆周的竖截面周长为18厘米。所述的排种腔室一 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的宽度为1. 75厘米,排种腔室五7的宽度为3. 5厘米,而且各排种腔室之间的间隔距离各为0. 5厘米。由于排种器转动轴2的圆形竖截面周长为18厘米,而且排种腔室一 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内的种子穴8个数分别为5、6、7、8、9,因此,排种腔室五7内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排种腔室四6内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之间的距离为2. 25厘米,排种腔室三5内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之间的距离为2. 57厘米,排种腔室二 4内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之间的距离为 3厘米,排种腔室一 3内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之间的距离为3. 6厘米。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播种大豆,也可以播种小麦。根据图4可知,排种器转动轴2上的AB段包括排种腔室一 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总计 5个排种腔室,每个排种腔室分别对应排种器转动轴上的一圈种子穴8,这些腔室用于播种大豆,可以根据需要播种的数量,有选择的使用这些排种腔室,不使用的排种腔室事先用挡板挡住即可。而排种器转动轴2上的BC段用于播种小麦,在播种小麦时,只需将BC段置于排种腔室五7内即可。由于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是固定的,因此,当播种大豆或小麦时,可以定量进行播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定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箱体(1),排种器转动轴O),排种腔室一(3)、排种腔室二(4)、排种腔室三( 、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播种毛刷(9),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其特征在于,排种器转动轴( 置于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内,排种器转动轴 (2)上置有种子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腔室一(3)、排种腔室二 G)、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内与排种器转动轴( 相对应的排种器转动轴上的种子穴(8)分别为5、6、7、8、9个,且每个排种腔室内的种子穴(8)绕排种器转动轴( 一圈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穴(8)大小直径为1.2 厘米,深度为0.7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器转动轴( 圆周的竖截面周长为18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腔室一(3)、排种腔室二 (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的宽度为1.75厘米,排种腔室五(7)的宽度为3. 5 厘米,而且各排种腔室之间的间隔距离各为0. 5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箱体(1),排种器转动轴(2),排种腔室一(3)、排种腔室二(4)、排种腔室三(5)、排种腔室四(6)、排种腔室五(7),播种毛刷(9),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排种器转动轴(2)置于排种器转动轴置入孔(10)内,排种器转动轴(2)上置有种子穴(8)。本实用新型播种效率好、精度高、功能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153847SQ2011202652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敬良 申请人:刘敬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