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6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拖拉机,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车身框架的拖拉机,所述车身框架构造成使得: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前轮轴的前部处于升高位置以防止与前轮干涉,并且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部下凹以使得发动机能够定位在所述中间部中。
背景技术
通常,拖拉机是设计成传递高牵引力并且在农业或建筑领域中进行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工程车辆。当前,用于农业的拖拉机通常包括设置在拖拉机车身的前端上的前端装载机以及被安装到该前端装载机的附件,以便进行各种类型的作业,例如运输、卸载和装载等。此外,旋耕机等借助后连杆被安装在拖拉机车身的后端,使得能够执行诸如耕作的作业。在用于农业的这种拖拉机中,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被分类为:与运动相关的动力,其通过变速器被传递到车轮以使得拖拉机能够移动;以及与PTO (动力输出装置)相关的动力,其被用于驱动被安装到拖拉机上的不同类型的操作工具。为了体现与运动相关的动力的传递,通常使用四轮驱动系统。常规拖拉机构造成使得车身框架具有平面结构。发动机的动力首先被传递到后轮轴,所述后轮轴与发动机共线地设置。之后,动力在经过发动机下方之后被传递到前轮轴。因此,发动机必须设置在较高位置,因此升高了拖拉机的重心,由此降低了稳定性。此外,除了降低前轮轴的安装位置,别无选择。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常规拖拉机中,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不可能被设置在供定位发动机的区域上方,由此拖拉机的车身的尺寸减少受限制。此外,前轮轴设置在比较低的位置处。因此,前轮仅能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预定程度,这是因为前轮受前轮轴阻
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因此,紧记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形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车身框架的拖拉机,所述车身框架构造成使得: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前轮轴的前部处于升高位置以防止与前轮干涉,并且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部下凹以使得发动机能够定位在所述中间部中,由此,前轮可转动到最大角度而不受前轮轴阻碍,并且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能被定位在供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区域上方。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车身框架的拖拉机,所述车身框架构造成使得: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前轮轴的前部处于升高位置以防止与前轮干涉,并且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部下凹以使得发动机能够定位在所述中间部中。此外,差动装置、前轮推进轴和后轮推进轴可定位在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央部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并且发动机可设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未定位有所述差动装置、所述前轮推进轴和所述后轮推进轴的另一侧处。此外,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可被设置在供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区域上方。所述车身框架还可包括通孔限定部,所述通孔限定部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具有通孔,所述前轮推进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限定部防止当所述拖拉机被操作时由所述前轮投掷的异物进入所述车身框架。此外,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后轮的后部可构造成使得设置有后连杆的后部框架被直接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所述后部框架可在所述后轮轴上方越过并且向下延伸。所述车身框架可包括一对安装臂,使得后轮轴由这一对安装臂联接到所述车身框架,其中,这一对安装臂被联接到所述车身框架,从而防止所述后轮轴横向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后轮轴向上或向下移动。此外,设置成使得铰接臂旋转的旋转轴可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中,并且框架箱可被一体地安装到所述车身框架中,所述框架箱中接纳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有益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中,车身框架构造成使得: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前轮轴的前部处于升高位置以防止与前轮干涉,并且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部下凹以使得发动机能够定位在所述中间部中。由此,前轮可转动到最大角度而不受所述前轮轴阻碍。此外,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可被设置在供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区域上方。此外,差动装置、前轮推进轴和后轮推进轴在所述车身框架上设置于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央部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并且发动机设置在未定位有所述差动装置等的区域处。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被设置在供定位所述发动机的区域上方。因此,拖拉机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并且可减小拖拉机车身的尺寸。此外,在所述车身框架的预定部分中设置有通孔限定部,所述通孔限定部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具有通孔,所述前轮推进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限定部可防止当所述拖拉机移动时由所述前轮向后投掷的砾石等进入所述车身框架。设置有后连杆并且在后轮轴上方越过的后部框架被直接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的后端。因此,诸如旋耕机的操作工具可借助所述后连杆被更牢固地固定到所述拖拉机的后端。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动力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框架的后视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框架的前视立体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平面图;以及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驾驶室21:前轮
21a:前轮框架22:后轮22a:后轮框架30:车身框架31:减振框架32:后部框架32a:后连杆联接部33:通孔限定部33a:通孔34:安装臂40:铰接臂41:旋转轴51:前轮差动装置53:前轮轴54:后轮差动装置55:后轮轴60:框架箱61:旋转轴安装孔70:转向设备110:发动机121:离合器122:主变速器123:副变速器130:中央差动装置131:前轮推进轴132:后轮推进轴133,134:万向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如图1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旋转铰接臂的拖拉机中,在其中具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10定位在拖拉机的车身框架30的左侧部上,并且铰接臂40被设置在车身框架30的未定位有驾驶室10的一部分上,以便保持拖拉机的平衡。铰接臂40被联接到旋转轴41,使得铰接臂40能够随旋转轴41 一起旋转。详细地,驾驶室10被设置在拖拉机的前轮21和后轮22之间并且定位在拖拉机的左侧部上,使得在驾驶室10旁边形成空间。当铰接臂40不被使用时,该铰接臂40在该空间中被保持处于折叠状态。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的结构。将参考图2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拖拉机的动力系统和结构。本发明的拖拉机是四轮驱动式拖拉机。从诸如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110产生的旋转动力借助离合器121被传递到主变速器122,所述主变速器改变从所述发动机110产生的动力的速度。副变速器123被设置在主变速器122后面。副变速器123被连接到中央差动装置130,使得动力借助中央差动装置130可被传递到前轮21和后轮22。从主变速器122被传递的动力被分配到PTO和副变速器123。从副变速器123被传递的动力被传递到中央差动装置130。中央差动装置130将动力分配到前轮推进轴131和后轮推进轴132,所述前轮推进轴131和后轮推进轴132分别被连接到万向节133和134。前轮推进轴131和后轮推进轴132分别传递动力到前轮差动装置51和后轮差动装置54。中央差动装置130、前轮差动装置51和后轮差动装置54中的每个差动装置均包括最终减速齿轮和差动齿轮。前轮差动装置和后轮差动装置的最终减速齿轮(以4:1至8:1的t匕)使得被传递到前轮推进轴和后轮推进轴的动力的速度减少,将动力的传递方向转换为近似直角、并且分别传递动力到前轮轴53和后轮轴55。差动齿轮使得有可能改变前轮21和后轮22的右轮和左轮两者的每分钟转数(rpm),由此当拖拉机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或在一个位置转弯时,车轮可容易地且平滑地旋转。因而,本发明包括三个差动装置,即,中央差动装置130、前轮差动装置51和后轮差动装置54,使得拖拉机可以AWD (全轮驱动)方式操作。中央差动装置130控制两个前轮21的每分钟转数之差以及两个后轮22的每分钟转数之差,使得当前轮21被转向到最大角度时防止该前轮21被后轮22推动。中央差动装置130传递动力到前轮差动装置51和后轮差动装置54。现将参考图3至图6来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框架的结构和动力系统的布
置结构。如图3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框架30设置在前轮轴53和后轮轴55之间。前轮轴53被联接到车身框架30的前端,并且后轮轴55被联接到该车身框架的后端。车身框架30构造成使得供前轮轴53联接的前端设置在比供后轮轴55联接的后端更高的位置处,并且车身框架30的中间部降低,使得发动机110可定位在车身框架30的该中间部中。前轮轴53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处,使得当前轮21完全转动时,防止该前轮21被前轮轴53阻碍。为了将后轮轴55联接到车身框架30,左和右安装臂34被设置在后轮轴54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分别被联接到车身框架30的相反两侧表面。左和右安装臂34将后轮轴55联接到车身框架30,从而 防止后轮轴55沿车身框架30的横向方向运动,并且允许该后轮轴55向上或向下运动。本发明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安装臂34,由此后轮轴55可向上或向下运动,因此执行减振功能。此外,安装臂34还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当拖拉机在一个位置实施作业时防止安装臂34向上或向下运动。减振框架31被安装在车身框架30的前端上,以当被操作的拖拉机与障碍物碰撞时保护拖拉机免受冲击。此外,转向设备70被安装在前轮轴53的前表面与减振框架31之间。转向设备70接收借助于液压从方向盘(未示出)被传递的转向力,并且将前轮21转向。转向设备70不是本发明的关键特征,且因此其进一步的说明被认为是不必要的。设置有后连杆联接部32a的后部框架32被联接到车身框架30的供安装后轮轴55的后端。后部框架32构造成使其在后轮轴55上方越过并且向下延伸以便防止该后部框架与后轮轴55干涉。此外,诸如旋耕机的操作工具被安装在后连杆32上,所述旋耕机执行耕作作业。由于具有后连杆联接部32a的后部框架32被直接固定到车身框架30,因此诸如旋耕机的操作工具可被更牢固地固定到后连杆联接部32a,而不干涉后轮轴55。中央差动装置130、前轮差动装置51和后轮差动装置54 (即,差动装置)连同前轮推进轴131和后轮推进轴132 —起被设置在从车身框架30的中央部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发动机110被设置在车身框架30的未定位有差动装置以及前轮推进轴131和后轮推进轴132的区域上。由于元件的上述布置,发动机110的位置可被降低,使得拖拉机的重心也可降低,并且前轮轴53可设置得比后轮轴55更高。此外,配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10被设置在其中供定位发动机110的区域上方,使得驾驶室10能够从车身框架30的中央部向一侧移位。
前轮轴53设置在比后轮轴55更高的位置处。前轮推进轴131向上倾斜,所述前轮推进轴131将动力从中央差动装置130传递到前轮差动装置51。此外,通孔限定部33被设置在车身框架30的预定部分中[在车身框架30的对应于图6的右上部的部分中],所述通孔限定部33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具有供前轮推进轴131穿过的通孔33a。通孔限定部33的延伸预定长度的部分用作挡泥板,所述挡泥板防止当拖拉机移动时由前轮21向后投掷的砾石等进入车身框架30并且防止损坏发动机或其他元件。

旋转轴安装孔61形成在车身框架30的上部中的预定位置处,并且使得铰接臂40旋转的旋转轴41被安装在旋转轴安装孔61中。框架箱60被一体地安装在车身框架30中,所述框架箱60具有合适宽度和高度以在其中接纳使旋转轴41旋转的驱动装置。虽然为了描述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都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拖拉机,所述拖拉机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构造成使得: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前轮轴的前部处于升高位置以防止与前轮干涉,并且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部下凹以使得发动机能够定位在所述中间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中,差动装置、前轮推进轴和后轮推进轴定位在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央部向一侧移位的位置处,并且发动机设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未定位有所述差动装置、所述前轮推进轴和所述后轮推进轴的另一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其中,设置有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室被设置在供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区域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其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通孔限定部,所述通孔限定部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具有通孔,所述前轮推进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限定部防止当所述拖拉机被操作时由所述前轮投掷的异物进入所述车身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中,所述车身框架的邻近于后轮的后部构造成使得设置有后连杆的后部框架被直接固定到所述车身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拉机,其中,所述后部框架在所述后轮轴上方越过并且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中,所述车身框架包括一对安装臂,使得后轮轴由这一对安装臂联接到所述车身框架,其中,这一对安装臂被联接到所述车身框架,从而防止所述后轮轴横向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后轮轴向上或向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中,设置成使得铰接臂旋转的旋转轴被安装在所述车身框架中,并且框架箱 被一体地安装到所述车身框架中,所述框架箱中接纳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所述拖拉机具有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向上布置在前轮轴侧上,从而不会干涉前轮,并且在中间凹入以使得发动机能布置在其中,从而允许前轮的最大方向控制而没有来自前轮轴和驾驶室的布置的干涉,所述驾驶室设置有在所述发动机部之上的驾驶员座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拖拉机具有所述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向上布置在所述前轮轴侧上,从而不会干涉所述前轮,并且在中间凹入以使得所述发动机部能布置在其中。
文档编号A01B69/00GK103167796SQ20118004861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
发明者金中镐 申请人:大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