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目前全世界粮食紧缺,提高粮食产量已经成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怎样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来大幅度提高单产已经成为农业今后发展的总趋势!目前我国冬麦区和夏玉米产量10年来产量水平,小麦亩产一般450-500公斤左右徘徊,夏玉米产量一般亩产500-600公斤徘徊。影响小麦、玉米产量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小麦种植不利因素传统种植模式,条播行距多样化,不合理,没有统一模式, 不易增加密度。我国北方的地力和自然气候条件,使小麦亩产具备750-800公斤,现有种植模式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国内近几年高产典型统计,小麦播种行距从40到15公分范围,行距越窄产量越高,不论40公分等行距还是到三密一稀(40厘米X 20厘米X 20厘米),四八垄(行距4寸X8寸),20厘米等行距,后到行距15公分等行距的缩小行距扩大株数,增加密度过程,据统计每缩小10厘米行距小麦单产提高50-100公斤。种植方式改革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单产,目前我国冬小麦种植区没有一个规范种植模式。二、玉米影响产量有以下原因一是密度不够一般3500-4500株,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的地力和气候条件;二是管理粗放种植形式不合理;三是肥料施用不合理,高产田施肥不足氮磷钾配比不合理,肥料品种多,肥料利用率低等。国内夏玉米自然条件,种子、气候、 地力具备900-950公斤条件,现在种植模式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没有一个完整的栽培模式。三、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方法品种多、乱、杂,紧凑耐密型偏少,难以发挥小麦、玉米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利用小麦、玉米的光、气、热资源。小麦、玉米播种机械陈旧老化,造成小麦行距不合理,增加密度难,使玉米种植在上茬小麦不规范种植形式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传统种植模式作业繁琐难以提高生产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急需一套小麦、玉米新栽培技术取代传统种植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方法存在的问题,实现简化增产的目的,提高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的产量,本发明提出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出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整地、播种、施肥,其特征在于,小麦采用播幅45厘米、均勻无垄撒播,每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5厘米等行距播种;其中 25厘米的行距用于播种玉米,采用单粒条播或每穴单双粒交替下种方式播种,行距采用70 厘米等行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小麦株距为1. 5-3. 5厘米,玉米单粒条播时株距为 13-15厘米、单双粒交替下种时株距为5-7厘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小麦株距为1. 5-3. 5厘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小麦播期为每年10月1日-10月15日,玉米播期早于 6月16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施肥时,整地时每亩地随机一次施入50公斤缓释肥,其中N、P、K含量比例3 2 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玉米施肥时,每亩地随机一次施入50公斤缓释肥,其中N、P、K含量比例为3: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在玉米生长到7-10叶时,每亩喷施30毫升化控剂,使玉米由自然生长改为可控生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小麦播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耕地面积改条播为无垄均勻撒播,增加播种量提高亩穗数,发挥了小麦生长空间,改过去集中生长为分散生长,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玉米种植采取国际、国内最佳播种行距,缩短株距、增加密度,充分利用光、气、热自然资源提高产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图1常规小麦栽培方法1 ;
图2常规小麦栽培方法2;
图3常规小麦栽培方法3;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小麦栽培方法;
图5常规玉米栽培方法1 ;
图6常规玉米栽培方法2;
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单粒条播栽培方法;
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每穴单双粒交替下种的栽培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现有常规小麦播种由40厘米等行距后发展为三密一稀种植(40X20X20)、行距条播四八垄4寸X 8寸条播,亩播量7. 5公斤-10公斤,这种小麦条播集中种植不利于个体发育,不抗倒。如图5、图6所示,现有玉米传统种植为45厘米等行距、60厘米等行距,玉米叶光照不足,特别是玉米棒4叶,影响产量而且上茬小麦没有规范种植模式,玉米播种基础差, 而且行距不规范,玉米种到麦茬上容易使玉米缺苗断垄。本发明提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采用小麦、玉米两种作物共用如图4 所示,小麦均勻无垄撒播,播幅占45公分,剩下25公分下茬种玉米,为下茬种玉米打好良好的基础。收小麦后,玉米为70公分等行距,确保小麦、玉米通风、透光和夏玉米保全苗。本发明提出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具体为小麦选用株型紧凑,株高75公分左右,抗逆抗倒优质小麦品种。种子播种时采取精选,达到大小粒一致、发芽率在95%以上的精品种子,采专用无垄均勻撒播机播种,如图 4所示,播幅45厘米,每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5厘米等行距播种,苗与苗之间1. 5-3. 5公分为宜,亩播量12. 5-15公斤,增加播量,增加亩穗数,而且小麦个体发育好、杆壮、抗倒、穗大、 粒大、减少地表蒸发、节水、抑制杂草次生。以产定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整地时,每亩地随机一次施入50公斤缓释肥,含量N、P、K比例3 2 2,春天不追肥,省工。适时早播, 小麦播种在10月1日-10月15日最佳。玉米采用紧凑玉米品种,株高在250公分左右,穗位100-120厘米,抗逆抗倒,综合抗性强,品种种子达质量国标。精选去两头,要中间大小粒一致,种子发芽率95%以上的种子。如4、图7、图8所示,小麦每播幅之间25厘米等行距用于播种玉米,采用单粒条播或每穴单双粒交替下种方式播种,采用70厘米等行距播种,单粒株距13-15公分,双粒株距5-7 公分,可采用专用单粒70公分等行距播种机,每亩用玉米专用品种5500粒,扣除自然损耗 10-15%,实收亩穗数4700-4800穗,播种时肥料和种子分开,一次施入,肥料配比N、P、K按 3:1: 3,亩用缓释肥50公斤,播期早于6月16日。玉米生长到7-10叶亩喷施30毫升化控剂,调节株高,使玉米自然生长改为可控生长。本发明播种全部采取小麦、玉米专用播种机,玉米包括肥料播种一次施入,高度简化,省工、省时、省水提高土地和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两种作物群体间通风透光环境。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使大田玉米亩增产100斤以上,小麦增产100斤以上,我们按亩增产200斤计算,北方冬麦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按亿亩以上计算,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改革种植形式,增产,增效可观,推广前景广阔。本发明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数据化,其中种子、肥料、农机一体化综合服务,高度简化劳动强度,省工、省时、效益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整地、播种、施肥,其特征在于小麦采用播幅45厘米、均勻无垄撒播,每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5厘米等行距播种;其中25厘米的行距用于播种玉米,采用单粒条播或每穴单双粒交替下种方式播种,行距采用70厘米等行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株距为 1. 5-3. 5厘米,玉米单粒条播时株距为13-15厘米、单双粒交替下种时株距为5-7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播期为每年10 月1日-10月15日,玉米播期早于6月16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施肥时,每亩地随机一次施入50公斤缓释肥,其中N、P、K含量比例3 2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施肥时,每亩地随机整地走一次施入50公斤缓释肥,其中N、P、K含量比例为3 1 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生长到7-10 叶时,每亩喷施30毫升化控剂,使玉米由自然生长改为可控生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整地、播种、施肥,小麦采用播幅45厘米、均匀无垄撒播,每播幅小麦之间采用25厘米等行距播种;其中25厘米的行距用于播种玉米,采用单粒条播或每穴单双粒交替下种方式播种,行距采用70厘米等行距。小麦播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耕地面积改条播为无垄均匀撒播,增加播种量提高亩穗数,发挥了小麦生长空间,改过去集中生长为分散生长,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玉米种植采取国际、国内最佳播种方式扩大行距,缩短株距,增加密度,充分利用光、气、热自然资源提高产量。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550266SQ2012100318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李庆雪 申请人:李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