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说,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现有技术在种植业上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各类生长激素,致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种群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土壤肥力迅速下降;土壤是由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大基本单元组成,三者相互依存构成了土壤生态体系;无机物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它既是作物生长的载体,又是作物无机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物质基础,又是土壤团粒结构的必要成分;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的有机体,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是任何生物无法比拟的,它是土壤能量转化不可替代的主体,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植物提供了可利用的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没有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任何植物就无法在土壤中生存;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对土壤长期采用掠夺性的生产方式, 加上滥施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导致土壤严重板结,生产性能下降。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受气候、经济压力和土壤资源本底条件影响,尤其是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壤作为生态环境中的基础要素,其环境容量价值至关重要;据2010年统计,新疆耕地面积已超过7000万亩,其中林果1600万亩,棉花2000万亩左右,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加工番茄的出口基地,但由于气候、土壤母质等多因素影响,新疆中低产田面积超过 50%,由于土壤有机质低,氮、磷、钾及锌、硼等微量元素缺乏等贫瘠土壤占2/3,加之过量施用化肥、连年重茬等不合理地人为管理措施导致土壤板结、耕地退化、次生盐溃化等问题, 对新疆的作物高产稳产产生严重威胁,这也是阻碍新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主要瓶颈之一。同时,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由于施肥方法不得当,尤其是氮肥的超量施用,其化肥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氮素随水流入地表和地下,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被污染。地越种越“瘦”,病虫害越来越严重,这是阻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与此相对应的现实情况,畜禽粪便和秸杆利用率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极低,农村畜禽粪便堆积如山, 不及时处理,到了夏秋季节,臭气薰天,蚊蝇飞舞,成了农村的污染源,农民常把未腐熟的禽畜粪便施到地里,草籽、蛔虫卵和致病菌也随之带入土里,形成了二次污染,与国家倡导的农村清洁生产背道而驰。土壤肥力的提升是持续稳定提高作物产量,外源增加微生物制剂和碳源物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微生物肥料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 农作物残茬、秸杆还田能够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也是提高土壤肥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成为人们共识;但传统的秸杆还田技术费工、费时、腐解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秸杆中含有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尤其以棉花秸杆木质素的含量更高,若直接还田,由于缺乏具有相应快速分解腐熟的微生物菌种,腐解缓慢,腐殖化系数很低,难以起到短期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此外,未经人工处理的秸杆和畜禽粪若直接还田,附着在秸杆和畜禽粪便里的病虫害、蛔虫卵、线虫等随之进入农田,还会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因此通过秸杆腐解菌剂的研发及应用,能够实现农业废弃秸杆的高效安全循环利用,也是实现农村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上世纪40年代,陆续发现了能够固氮、解磷、解钾的微生物菌种,进而研发出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研究和应用的潜力巨大;英国167年的长期土壤试验样品监测表明,土壤微生物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残留的吸收、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也有近百年的土壤肥力监测历史,验证了土壤微生物不可替代的功效。我国微生物研究晚于发达国家,但微生物产业初具规模微生物肥料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现有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500个以上,年产量约为 500万吨,在我国肥料家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应用面积累计近700万hm2,目前已有近千个产品取得农业部的登记证(临时和正式登记);据不完全统计,生物肥料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如国家的示范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已成为肥料的主力军,其用量超过 850万吨,约占我国生物肥料年产量的3. 5%,这一数字充分说明微生物肥料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且已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微生物的作用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将会更为凸显。大量的试验表明,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不仅表明在作物产量增加上,而且表现在农产品品质的改善、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或修复土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在应用对象范围上,不仅蔬菜、粮油作物上微生物肥料大量应用且反映良好,近几年在果树和中草药种植中微生物肥料应用发展极为迅速,并在改善品质上效果非常显著,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农业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为(1)有机粪肥原料、有禽畜粪便、农作物秸杆及含有丰富有机质的风化煤等;(2)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有益微生物;(3)适量的农作物大、中微量无机营养元素。在有机原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生物有机肥生产的与普通有机肥生产的主要区别在造粒生产之前有机原料加入由有益微生物菌株制成的高含量高浓缩菌剂(通常含量20亿个/克以上),可供有机原料快速发酵腐熟,使有机质转变腐殖质,即提高有机肥产品的肥力,大量的微生物和产品一同进入土壤后又可改善土壤结构,并促进作物吸收养份。细黄链霉菌繁育在土壤中,它在生长过程中能大量解离土壤中已经固化的大量不能被农作物吸收的氮、磷、钾,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有效缓解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等负面作用。同时,又能生成多种生长类激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其抗逆性状。细黄链霉菌还能产生多种抗菌素,抑制病菌生长,这对消除土传病菌非常有利;但是,土壤中自然生长的细黄链霉菌数量太少,微不足道;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菌种的人工生产,也没有相应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固体发酵相对液体发酵消毒的难度更大,过程较难控制,很容易污染细菌或霉菌, 技术难度很大,所以很难成功;因此,国内很少有用固体发酵的,比较成熟的固体发酵工艺几乎没有;细黄链霉菌是从土壤中选育出来的,其形成孢子必须在类似与土壤的固体中,必须采用固体发酵技术;本领域亟需提供一种细黄链霉菌有机无机肥,产孢率和有效活菌比高,杂菌污染少,适于高效大量工业化生产的,有利于我国农业绿色环保的细黄链霉菌的固体发酵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微生物肥料功能单一,只能单一达到固氮、解磷、解钾部分效果的现状,同时由于采用有机无机肥料中将菌种直接作为发酵剂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在后期肥料在流通过程中,菌种活性低,采用的菌种之间不能有效配伍综合起作用,不能有效地将现有有机肥效的有效发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混合物A分别通过选用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 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I :1 1 :1 :1:500混合进行发酵,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外置一袋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菌粉为B,B的菌粉按照0. 2%比例添加至A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微生物复合肥发酵中的技术难题,综合解决固氮、解磷、解钾效果,同时方便农民,简单实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由混合物A和菌粉B组成,其中,混合物 A分别由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I :1 1 1 1500进行混合,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以重量比3 3 :2组成;菌粉B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发酵菌粉;B的菌粉按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I)制备混合物A,分别将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I :1 1 :1 :1:500均勻混合,重量含水量为40%,压实后堆积用塑料膜覆盖密封,经自然发酵,当堆积温度高于65°C时,进行翻堆,发酵时间为20天;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 并调整碳氮比(20-30) :1。(2)制备菌粉B的外置菌袋,选用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的发酵制备获得菌粉袋,采用常规发酵工艺制备获得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菌粉装袋,细黄链霉菌活菌数高于15. 3亿/克,杂菌数低于5. 3% ;
(3)在使用中,将外置菌袋中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菌粉B,按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
本发明涉及到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和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都为本领域常见的菌种,本发明选用菌种可通过市场和菌种专业机构购买获得。本发明中,采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具有固氮属性,属于固氮菌类;该菌种的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为2_3天, pH7. 0,有夹膜、菌体呈短杆状、一般有夹膜包裹其菌落突起,呈透明状。本发明中,采用的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具有解钾属性,属于解钾细菌类;该菌种的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3-4天、pH 7. 2,培养成熟后,培养基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白色孢子,菌休呈杆状,两端钝圆,芽胞中生或端生,有时成链状排列、或单个排列,较有规则。本发明中,采用的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具有解磷属性,属于解磷细菌类;该菌种的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2-3天,PH7. 0,其菌体形态、芽胞椭圆或柱状、 中生,形态趋于扭曲状,菌落形态光泽,略微发黄。本发明选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的发酵液和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发酵粉,都是采用现有技术熟知的工艺,通过传统发酵制备获得发酵液和发酵粉。进一步,本发明提供微生物有机肥在棉花、马铃薯种植,以及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葡萄种植中的应用。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I.本发明利用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多重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2.本发明提供产品为新型生态肥,产品质量达到农业部NY884 — 2004行业标准。 该种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具有强烈抑制土传病害,如黄萎病、枯萎病、立枯病、黑斑病、霜霉病、根腐病、晚疫病等真菌病害,同时兼抗细菌和病毒等功效,对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作用,具有明显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平衡土壤酸碱度,增加有益微生物菌群,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率,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作用。3.应用本发明提供微生物有机肥在棉花、马铃薯种植以及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葡萄种植中的应用后,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均有增加,籽棉产量提高11. 9%-13. 9%,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作为马铃薯是块茎类作物,通过拌种及沟施等方式应用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38. 4%和32. 2%,与施化肥及其他肥料相比,分别增产24. 0 和18. 4% ;通过在经济作物棉花、葡萄以及蔬菜作物马铃薯应用本发明提供微生物有机肥的效果试验可以看出,在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显著,可单独施用,有良好培肥地力,稳定产量的作用;也可与化肥进行配施,在土壤保育的同时尽快获得高产;对块茎类作物也可进行沾根,施用方法多样,田间应用简便,能够兼顾环境友好和产量提升。


图I所示为微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图。图2所示为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肥料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图一,图中标明通过不同处理葡萄新稍生长量差异。图3所示为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肥料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图二,图中标明通过施用不同肥葡萄产量的差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发明中选用的菌种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和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有机物基料和生产设备都为本领域熟知选用的,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实施例一微生物有机肥的组分
微生物有机肥料,由混合物A和菌粉B组成,其中,混合物A分别由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 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料以重量比I 1 1 1 :1:500进行混合;菌粉B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发酵菌粉的菌粉按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有机物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实施例二 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微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I)制备混合物A,分别将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I :1 1 :1 :1:500均勻混合,重量含水量为40%,压实后堆积用塑料膜覆盖密封,经自然发酵,当堆积温度高于65°C时,进行翻堆,发酵时间为20天;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 并调整碳氮比(20-30) :1。(2)制备菌粉B的外置菌袋,选用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的发酵粉制备获得菌袋,采用常规发酵工艺制备获得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菌粉装袋,细黄链霉菌活菌数高于15. 3亿/克,杂菌数低于5. 3%。(3)在使用中,将外置菌袋中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菌粉 B,按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实施例三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各IKg,加50_100Kg水制成稀释液,然后与500 Kg有机物基料均匀混合堆积,重量含水量控制在40%,以手握可见指缝有水渗出,但水不下流为标准, 压实后用塑料膜覆盖密封,当堆积温度高于65°C时,进行翻堆;共翻发酵20天制备获得;其中,500 Kg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制备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发酵菌粉IOOg的菌袋备生产中与上述制备获得材料混合使用。实施例四微生物有机肥应用的肥效试验
1.试验目的
在不同作物上,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比较该发明在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方面的效果。2.试验作物及材料
2.I葡萄
2. I. I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新疆吐鲁番市亚尔乡幸福大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阿图什松它克乡(以下简称阿图什)
葡萄品种无核白(吐鲁番)、木纳格(阿图什)
试验土壤吐鲁番点为灰棕漠土,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13. 5g/kg,碱解氮88. 7mg/kg, Olsen磷49. 7mg/kg,速效钾144mg/kg,pH7. I,土壤肥力中等。阿图什点为潮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 3. 5g/kg,碱解氮 35mg/kg,01sen 磷 14. 5mg/kg,速效钾 149mg/kg,pH8. 3,
土壤肥力贫瘠。2.1.2试验设计I)常规施化肥+本产品微生物有机肥
常规施化肥+当地有机肥当地腐熟有机肥2. 5吨/亩+尿素15kg/亩+磷酸二铵 20kg/亩
常规施化肥尿素15kg/亩+磷酸二铵20kg/亩其中吐鲁番点实施3个处理,阿图什点实施处理I和处理2。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 5mX 10m=55m2 测试项目
①葡萄新稍生长从4月30日-5月15日,每3天调查一次各处理相同节位的新稍生长量。②各处理产量,于8月15日产量进行田间测试产量构成因素,包括每平方米穗
数、每穗粒数、单果重。2. I. 3试验结果与分析
①葡萄新稍生长状况变化本发明微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复配型微生物肥料,克服了在新疆吐鲁番极端气候条件对微生物繁殖的不利条件,促进了肥料效果的发挥。参见附图2试验结果所见,在新疆吐鲁番极端干旱条件下,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肥料的葡萄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当地习惯施肥措施,为提高葡萄生物量奠定了基础。(2)对葡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I葡萄产量的差异(吐鲁番)
體雌爾稱麵 imim9)賴麵 (个)擧顯 Ce)T/hrf** I1610315脚2iL0^50.7513.98a麵215.獨—6篇《±72M344 7土9 61b聽314.9±1 415i±413MM4€2J512Jfli
产量是衡量肥料最直观的指标,从表I结果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葡萄产量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在施化肥量相同条件下,施用本发明的微生物肥料与当地有机肥肥料相比,产量提高13. 5% ;比不施有机肥的处理提高19. 0% ;参见附图3可见,在南疆潮土上,应用本发明产品后,葡萄产量较施用当地有机肥的处理增产8. 74% ;通过以上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微生物肥料促进了有机肥的利用率,使有机肥的肥效得以尽快发挥。2. 2 棉花
2. 2. I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新疆昌吉市大西渠镇、博尔塔拉州农业技术开发中心试验场(简称博州)
棉花品种新陆早26 (昌吉)、新陆早33号(博州)、
试验土壤两个试验点土壤类型均为灰漠土,其中昌吉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 12. 5g/kg,碱解氮49. 0mg/kg,01sen磷10. 5mg/kg,速效钾220mg/kg,肥力中等。博州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18. Og/kg,碱解氮79. Omg/kg, Olsen磷7. Omg/kg,速效钾289mg/ kg, pH8. 3,肥力中等,土壤含磷量偏低
2.I. 2试验设计
1)常规施化肥+本产品微生物有机肥50kg/亩
2)常规施化肥根据两个试验点的基础肥力和生产实际,昌吉按尿素25kg/亩+磷酸二铵20kg/亩,硫酸钾5kg/亩施用。灌溉方式为沟灌,施肥方法为,全部磷肥和钾肥以及有机肥作基肥,氮肥结合一水和二水开沟追施,一水追施IOkg/亩,二水追施15kg/亩。博州点按尿素29kg/亩、磷酸二铵18kg/亩施用。灌溉方式为滴灌,施肥方法为全部磷肥和钾肥以及微生物肥作基肥,氮肥结合滴灌随水分4次滴施。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3_40m2 测试项目为棉花产量。2. I. 3试验结果与分析
新疆棉花种植模式多样,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措施,产量水平在全国排在前列,由CN 102584366 A



8/9页
于多年连作,造成了对土壤的掠夺性种植和土壤质量的下降。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是外源补充有机质和激活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有效方式。 表2施用微生物肥后产量差异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由混合物A和菌粉B组 成,其中,混合物A分别由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1 :1 1 1 :1:500进行混合,有机物 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以重量比3 3 2组成;菌粉B为细黄链霉菌(Str印tomyces microflavus)的发酵菌粉;B的菌粉按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而制备获得微生物 有机肥料。
2.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混合物A,分别将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嗜热侧抱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 Apinis)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1 :1 1 1 :1:500均勻混合,重量含 水量为40%,压实后堆积用塑料膜覆盖密封,经自然发酵,当堆积温度高于65°C时,进行翻 堆,发酵时间为20天;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 3 2组成, 并调整碳氮比(20-30) :1 ;(2)制备菌粉B的外置菌袋,选用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microflavus)的发酵制 备获得菌粉袋,采用常规发酵工艺制备获得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的 菌粉装袋,细黄链霉菌活菌数高于15. 3亿/克,杂菌数低于5. 3% ;(3)在使用中,将外置菌袋中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microflavus)菌粉B,按 照重量百分比0. 2%比例添加至A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微生物有机肥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微生物有机肥在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微生物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混合物A分别通过选用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胶冻样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侧孢霉五种菌液和有机物基料以重量比11111:500混合进行发酵,有机物基料由畜禽粪便、秸秆、腐植酸类物质以重量比332组成;外置一袋细黄链霉菌菌粉为B,B的菌粉按照0.2%比例添加至A而制备获得微生物有机肥料,在棉花、马铃薯种植,以及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葡萄种植中的应用,增产效果显著;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微生物复合肥发酵中的技术难题,综合解决固氮、解磷、解钾效果,同时方便农民,简单实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2584366SQ2012100357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唐天成, 唐鹏, 张謇, 汪玲, 王春燕, 王晓桦, 许咏梅 申请人:新疆山川秀丽生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