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16883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稀野生菌驯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驯化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主要成分。现在,灵芝作为药物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同时它又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无毒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云南白灵芝、Ganoderma yunnanense)是云南特有的野生灵芝,属于灵芝属 (.Ganoderma)中的罕见低温型种类,只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菌盖和菌柄的质地均勻、肉质白色,价值很高,非常稀少。云南白灵芝以菌肉是肉质、白色、质地均勻而得名,与其他种类的灵芝差异显著。云南白灵芝担孢子数量较少,卵圆形至椭圆形,有时顶端平截,内壁浅黄色至淡黄色,具有网状饰纹或疣状凸起,8. 0-12.0X5. 8-7. 8 μ m。云南白灵芝是灵芝中的极品,在云南省每年能够收集到的云南白灵芝数量只有几百公斤,而且越来越难以采集,物以稀为贵,云南白灵芝的价格一路飙升,更刺激了云南白灵芝产区群众的采集热情, 但这对云南白灵芝野生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驯化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云南白灵芝的完全人工栽培,解决了云南白灵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野外获得的云南白灵芝孢子和子实体,通过单孢子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云南白灵芝出菇菌株,再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系统选育,经过 3 5年的自然系统选育而培育成稳定性强,代谢能力高,安全性高的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经母种的制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利用段木、锯末、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农林业下脚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辅之以子实体激化剂、麦麸、米糠、玉米粉、糖以及矿质元素为培养基,通过优选和强化培养基配方,改善培养条件,人工控制温度湿度条件,优选熟料袋栽模式,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辅之以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实现周年培养得到云南白灵芝子实体。使野生、稀少、季节性很强的云南白灵芝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获得人工栽培、周年生长、品质优良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本发明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母种的制备
1)利用野外获得的云南白灵芝孢子和子实体,通过单孢子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云南白灵芝出菇菌株,再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系统选育,经过3 5年的自然系统选育而培育成稳定性强,代谢能力高,安全性高的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
2)配制扩大母种,在试管或其他玻璃容器中加入PDA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15 ^°C,培养10 1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成为成熟母种,即可用于繁殖原种;
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1)原种培养基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以粮食颗粒50 90%、木屑8 4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0%、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
或者以农作物秸秆40 70%、木屑20 50%、麸皮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8%、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者培养袋中,高压灭菌1.5kg/cm2保持2 3小时, 冷却到30°C以下将上述成熟母种进行无菌接种,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培养瓶或培养袋成为成熟原种,原种再进行扩繁后得栽培种,栽培种用于栽培生产;栽培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原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相同;
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
1)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入培养基质,灭菌、冷却、一端或者两端接种,接种后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即可进行覆土或者不覆土栽培出菇,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或者不去除塑料袋不覆土在袋口直接出
M ;
2)成熟菌棒进行覆土床栽,覆土厚度3 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C,空气相对湿度60% 95% ;若不去除塑料袋不覆土在袋口直接出菇,保持栽培温度为12 ^°C,空气相对湿度60% 95% ;当菌盖不再长大、颜色均勻时即可采收;
云南白灵芝周年栽培时,培养基质为段木、锯末、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其他农林业下脚料为主要栽培原料,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占栽培培养基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的65 85%,辅之以麦麸5 12%、米糠2 9%、玉米粉2 8%、子实体激化剂2%、糖1%、过磷酸钙 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为培养基,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石灰粉调PH值7.0 8.5。农作物秸秆是稻草、麦草、玉米秆、豆秆、棉秆等;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是棉籽壳、玉米芯、蔗渣等;林业下脚料是锯末、木屑、树枝丫材、段木等。子实体激化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炭粉或者炭颗粒65%、麦芽糖10%、磷酸氢二钾5%、硫酸镁5%、硫酸锌 5%、氯化锰3%、硫酸亚铁3%、磷酸二氢铵3%、单宁1%。 本发明的人工栽培云南白灵芝的方法,能使野生、稀少、季节性很强的云南白灵芝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获得人工栽培、周年生长,菌盖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25厘米,厚 1-3. 5厘米;盖面紫红色至深紫色,盖缘色淡,表面有光泽;菌肉肉质,白色,质地均勻。菌柄圆柱形,侧生至偏生,长10- 厘米,直径1-5厘米,表皮颜色较菌盖深,深紫色至紫黑色, 有漆样光泽;菌柄中实,质地与菌盖同质,肉质、白色,质地均勻。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易实现、可广泛地应用于云南白灵芝的大规模人工生产中,实现云南白灵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母种的制备
(1)利用野外获得的云南白灵芝孢子和子实体,通过单孢子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云南白灵芝出菇菌株,再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系统选育,经过3 5年的自然系统选育而培育成稳定性强,代谢能力高,安全性高的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
(2)配制扩大母种,在试管或其他玻璃容器中加入PDA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15 ^°C,培养10 1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成为成熟母种,即可用于繁殖原种;
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1)培养基原料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以下同)
小麦粒60%、木屑3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0%、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原种或栽培种培养基;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者培养袋中,封口进入灭菌锅,高压灭菌1.^g/ cm2保持2 3小时,冷却到30°C以下将上述成熟母种进行无菌接种,然后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培养瓶或培养袋成为成熟原种,原种再进行扩繁后得栽培种,栽培种用于栽培生产;
原种配制扩大得栽培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2、中步骤(1)和(2)相同。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 (1)培养基的制备
木屑55%、棉籽壳15%、稻草15%、麦麸5%、玉米粉2%、米糠2%、子实体激化剂2%、糖1%、 过磷酸钙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组成固体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5%、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栽培培养基;子实体激化剂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炭粉或者炭颗粒65%、麦芽糖10%、磷酸氢二钾5%、硫酸镁5%、硫酸锌5%、氯化锰3%、硫酸亚铁3%、磷酸二氢铵3%、单宁1%。(2)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袋,装入培养料,灭菌、冷却、一端接种或二端接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即可进行覆土栽培,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出菇;
(3)覆土厚度3 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C,空气相对湿度60% 95%;当菌盖不再长大、颜色均勻时即可采收;每次栽培可采收2 3茬菇。实施例2:
1、母种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1)培养基原料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以下同)
玉米秆50%、木屑40%、麸皮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8%、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原种或栽培种培养基;
(2)与实施例1相同。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 (1)培养基的制备锯末55%、玉米芯15%、麦麸10%、米糠7%、玉米粉7%、子实体激化剂2%、糖1%、过磷酸钙 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组成固体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5%、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栽培培养基;
(2)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袋,装入培养基、灭菌、冷却、一端或者两端接栽培种,接种后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即可进行栽培出菇管理;
(3)不覆土不去除菌棒表层的塑料袋、只撑开一端袋口进行出菇管理,保持栽培温度为 12 ^°C,空气相对湿度60% 95% ;当菌盖不再长大、颜色均勻时即可采收;每次栽培可采收2 3茬菇。实施例3:
1、母种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1)培养基原料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以下同)
稻草40%、木屑50%、麸皮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8%,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原种或栽培种培养基;
(2)与实施例1相同。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 (1)培养基的制备
10-30厘米长的段木85%、麦麸5%、米糠2%、玉米粉2%、子实体激化剂2%、糖1%、过磷酸钙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组成固体料,加水使含水量为50% 55%、 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栽培培养基; 以下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1、母种的制备与实施例1相同。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
(1)培养基原料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以下同)
荞麦粒80%、木屑1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0%、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得原种或栽培种培养基;
(2)与实施例1相同。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 (1)培养基的制备
锯末50%、玉米杆20%、蔗渣10%、麦麸7%、米糠4%、玉米粉3%、子实体激化剂2%、糖1%、 过磷酸钙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组成固体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5%,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得栽培培养基; 以下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母种的制备(1)利用野外获得的云南白灵芝孢子和子实体,通过单孢子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云南白灵芝出菇菌株,再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系统选育,经过3 5年的自然系统选育而培育成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2)配制扩大母种,在试管或其他玻璃容器中加入PDA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入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15 ^°C,培养10 15天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成为成熟母种,即可用于繁殖原种;2)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1)原种培养基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以粮食颗粒50 90%、木屑8 4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0%、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或者以农作物秸秆40 70%、木屑50 20%、麸皮8%、碳酸钙1%、糖1%为原料,加水使含水量为60% 68%、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者培养袋中,高压灭菌1.5kg/cm2保持2 3小时,冷却到30°C以下将上述成熟母种进行无菌接种,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培养瓶或培养袋成为成熟原种,原种再进行扩繁后得栽培种,栽培种用于栽培生产;栽培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原种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相同;3)云南白灵芝的周年栽培(1)采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入培养基质,灭菌、冷却、一端或者两端接种,接种后置于15 条件下避光培养,菌丝长满袋后成为成熟菌棒,即可进行覆土或者不覆土栽培出菇,去掉菌棒表层的塑料袋进行覆土床栽或者不去除塑料袋不覆土在袋口直接出M ;(2)成熟菌棒进行覆土床栽,覆土厚度3 15厘米,保持栽培温度为12 ^°C,空气相对湿度60% 95% ;若不去除塑料袋不覆土在袋口直接出菇,保持栽培温度为12 ,空气相对湿度60% 95% ;当菌盖不再长大、颜色均勻时即可采收;云南白灵芝周年栽培时,培养基质为段木、锯末、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其他农林业下脚料为主要栽培原料,以一种或几种任意混合,占栽培培养基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的65 85%,辅之以麦麸5 12%、米糠2 9%、玉米粉2 8%、子实体激化剂2%、糖1%、过磷酸钙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 5%、硫酸钙0. 5%为培养基,加水使含水量为50% 65%、用石灰粉调PH值7. 0 8. 5 ;子实体激化剂的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炭粉或者炭颗粒65%、麦芽糖10%、磷酸氢二钾5%、硫酸镁5%、硫酸锌5%、氯化锰3%、硫酸亚铁3%、磷酸二氢铵3%、单宁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种培养基原料粮食颗粒是荞麦、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水稻、陆稻、青稞、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是稻草、麦草、玉米秆、豆秆、棉秆;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是棉籽壳、玉米芯、蔗渣;林业下脚料是锯末、木屑、树枝丫材、段木。
4.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的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Ganodermayunnanense)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本发明利用野外获得的云南白灵芝孢子和子实体,通过单孢子杂交技术筛选获得云南白灵芝出菇菌株,再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系统选育,经过3-5年的自然系统选育而培育成稳定性强,代谢能力高,安全性高的云南白灵芝原始母种。经母种的制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利用段木、锯末、木屑及各种农作物秸秆和其他农林业下脚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辅之以子实体激化剂、麦麸、米糠、玉米粉、糖以及矿质元素为培养基,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辅之以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实现周年培养得到云南白灵芝子实体。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易实现、可广泛地应用于云南白灵芝的大规模人工生产中,实现云南白灵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550298SQ20121004006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树红, 柴红梅, 田果廷, 赵永昌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