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20419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大规格成虾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奸iProcambarus cIarkii )是螯奸科(或称蜊蛄科)的种类,俗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迁移,克氏原螯虾现已扩展到我国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和上海等数十个省、市和自治区,成为我国自然水域中具较大种群规模的淡水虾类品种。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市场消费量及出口加工数量的快速增长,其野生资源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因此,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增加克氏原螯虾的产量已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克氏原螯奸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奸池塘养殖已经成为目前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养殖方式,该方式按照苗种来源不同通常分为三种养殖模式
I.投放虾种模式每亩池塘放养30 - 40克规格的亲虾30 - 60千克,7月以前放养亲虾,雌雄比控制在4 一 5 1,8 — 9月放养的亲虾雌雄比例可按7 — 8 I进行配比,此时正是高温季节,投放的克氏原螯虾亲虾成活率较低,而且亲虾孵幼大多在9月份以后,育成的虾苗当年无法上市,只能在翌年5月份才能达到上市规格,且上市规格普遍小于40克/尾;养殖时间长,成本高、养成规格小。2.投放抱卵虾模式10月份可只放已交配过的雌虾,不放雄虾,或是每亩放养15 - 25千克(450 - 800尾)抱卵虾,但抱卵虾运输时宜带水充氧运输,抱卵虾脱水时间超过10分钟会使心跳期的虾卵缺氧死亡,运输成活率较低。幼体生长期短,长至翌年5月份,起捕的成虾大多达不到商品虾规格。3.投放虾苗模式4月份放养虾苗,每亩放养I万一 3万尾,养至8月份开始起捕,但由于放养密度高,克氏原螯虾残杀现象严重,导致养殖产量低,成虾规格小。上述池塘养殖模式包括放养前池塘的准备、亲虾放养、亲虾自繁和幼体养成,其特征在于向池塘泼洒有机肥进行肥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草,直至幼体养成商品虾,这种养殖方法的优点是省工、省时,它的缺陷是水质过肥,易造成克氏原螯虾缺氧死亡,生长缓慢,导致养成虾的规格小、产量低,养殖效益差,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导致虾口感、风味不好。这也是为什么现有的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模式较难推广的原因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在一定的水面上,以合适的密度放养一定规格的克氏原螯虾苗,配以池埂铺纱网、清塘肥水技术、种草技术、微孔底增氧技术、饵料投喂技术、水质管理技术以及轮捕措施,全面有效控制克氏原螯虾养殖全过程,经过100 - 130天的培育,使克氏原螯虾规格达到60 — 80克/只。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
(I)开挖环沟养殖面积5 — 10亩,距塘边5 - 6米开环沟,沟宽10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I :1. 5 — 2. 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2)设置防逃设施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围栏高I. 5米,其中0. 6米埋入泥中,0.9米在泥土至上。(3)清塘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I公斤/亩清塘。(4)施肥培养底栖饵料生物晒塘15天,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培养丝蚯蚓等底栖饵料生物。(5)种草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种植密度为每隔4 一 5米一穴。(6)虾苗放养规格及密度4月份放养规格为250 — 30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为7000只/亩。(7)增氧设施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当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自动启动增氧机。(8)虾饲料投喂在水温12°C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颗粒饲料和冰鲜小杂鱼,日投喂I次,每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3% - 5%。(9)水质管理利用硝化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0 - 12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0 — 36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 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 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 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10)轮捕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所述围栏采用木桩固定,桩距3米;所述围栏采用聚乙烯网片和塑料板构建,聚乙烯网片网目为I 一 2厘米,网片埋入泥中60厘米,网片泥土之上的底端缝有30厘米宽的钙塑板。所述肥水方法是将鸡粪和底泥用旋耕机旋耕。所述增氧设施为盘式微孔底增氧器,放置密度为每亩2 — 3个增氧盘。所述的饲料投喂方法为前期投喂颗粒饲料,后期投喂冰鲜小杂鱼。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是在适当的池塘面积中以合适的密度放养克氏原螯虾苗种,配以新型合理的肥水技术、种草技术、底增氧技术以及轮捕措施,控制克氏原螯虾培育过程中的水体环境、疾病发生,经过100 - 130天的培育,使克氏原螯虾规格达到60 — 80克/只。2.传统的防逃设施为使用塑料板或塑料薄膜等设置防逃围栏,围栏埋入泥中20厘米左右,围栏材料贵、且无法有效防止克氏原螯虾打洞逃逸。本发明在池埂铺纱网并将网布埋入池底60厘米深,使克氏原螯虾无法在池埂打洞逃跑,使用聚乙烯网片成本低廉。3.传统的施肥方法为①向水体直接泼洒有机肥,这会对池塘水体造成污染,易缺氧;②将底肥深埋池底,费时费力,且肥效起效慢;本发明在施肥时将干鸡粪与底泥混合,用旋耕机旋耕,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两种肥水方法的缺陷,施肥后即进行水草种植,过40天后再放养苗种,为水草的生长提供了时间,同时丰富的底肥培养了大量的丝蚯蚓等底栖生物,为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供了生物饵料。4.因为克氏原螯虾营底栖生活,对养殖水体底部溶氧要求较高,通过设置微孔盘式底增氧设施,其增氧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水车式增氧设施,盘式增氧管与管道式底增氧管相比,设置简单,方便克氏原螯虾的起捕。5.传统的投喂方法为单独投喂颗粒饲料或动物下脚料、小杂鱼,单独投喂颗粒饲料,易造成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口感较差,单独投喂动物下脚料、小杂鱼,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慢。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在养殖前期投喂颗粒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进行强化培育,养 殖后期投喂冰鲜小杂鱼,能使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口感、风味变好。6.通过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环境,使克氏原螯虾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有利于降低克氏原螯虾的饵料系数,提高其生长速度。7.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河蟹养殖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


图I为本发明防逃设施结构示意 图中,I、防逃围栏;2、钙塑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发明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奸成奸养殖的方法,米用以下养殖步骤 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克氏原螯虾,池塘面积8亩,水深I. 2米,距塘边
5米开环沟,沟宽8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I :1. 5 — 2. 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1,围栏高I. 5米,其中0. 6米埋入泥中,0. 9米在泥土至上,网片泥土之上的底端缝有30厘米宽的钙塑板2。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I公斤/亩清塘,晒塘15天,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用旋耕机将鸡粪和底泥混合。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至苗种放养半个月后撤除网片。种植密度为每隔4米一穴。2011年4月10日放养规格为26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5. 5万尾。采用微孔增氧盘,每亩放置2个增氧盘,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当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自动启动增氧机。在水温12°C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I次,4 一 6月投喂颗粒饲料,7 - 8月份投喂冰鲜小杂鱼,每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3%。养殖过程中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0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0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 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 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 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养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100天后,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2011年8月12日起捕完毕,平均规格为70克/尾。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 姜堰市沈高镇的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池塘面积为6亩,水深I. 4米,距塘边5米开环沟,沟宽8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I :1.5 — 2. 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1,围栏高I. 5米,其中0. 6米埋入泥中,0. 9米在泥土至上,网片泥土之上的底端缝有30厘米宽的钙塑板2。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I公斤/亩清塘,晒塘15天,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用旋耕机将鸡粪和底泥混合。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至苗种放养半个月后撤除网片。种植密度为每隔5米一穴。2011年4月15日放养规格为28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4. 2万尾。采用微孔增氧盘,每亩放置3个增氧盘,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当 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自动启动增氧机。在水温12°C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I次,4 - 6月投喂颗粒饲料,7 - 8月份投喂冰鲜小杂鱼,每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养殖过程中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2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6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 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 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 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养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100天后,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2011年8月15日起捕完毕,平均规格为67克/尾。实施例三本发明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姜堰市养殖户钱友华的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池塘面积为10亩,水深I. 3米,池塘面积8亩,水深I. 2米,距塘边6米开环沟,沟宽10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I :1.5 — 2.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1,围栏高I. 5米,其中0.6米埋入泥中,0. 9米在泥土至上,网片泥土之上的底端缝有30厘米宽的钙塑板2。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I公斤/亩清塘,晒塘15天,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用旋耕机将鸡粪和底泥混合。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至苗种放养半个月后撤除网片。种植密度为每隔4米一穴。2011年4月12日放养规格为25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7万尾。采用微孔增氧盘,每亩放置3个增氧盘,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当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自动启动增氧机。在水温12°C以上时开始投喂,日投喂I次,4 - 6月投喂颗粒饲料,7 — 8月份投喂冰鲜小杂鱼,每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5%。养殖过程中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0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0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 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 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 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养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养殖100天后,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2011年8月12日起捕完毕,平均规格为80克/尾。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 (1)开挖环沟养殖面积5-10亩,距塘边5-6米开环沟,沟宽10米左右,深70厘米,沟的坡度为I : I. 5-2. 5,沟内挖出的泥在池塘的四周垒成埂; (2)设置防逃设施在池塘的四周设置防逃围栏,围栏高I.5米,其中O. 6米埋入泥中,O.9米在泥土之上; (3)清塘放养前60天用漂白精I公斤/亩清塘; (4)施肥培养底栖饵料生物晒塘15天,放养前45天前施发酵好的、烘干的鸡粪100公斤/亩,培养丝蚯蚓等底栖饵料生物; (5)种草放养前40天种草,塘边种苦草,沟里种伊乐藻;中间平台种轮叶黑藻,并用网片围起来;种植密度为每隔4-5米一穴; (6)虾苗放养规格及密度4月份放养规格为250-30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密度为7000只/亩; (7)增氧设施采用溶氧控制器控制增氧机,控制溶氧高于4毫克/升; (8)if!下词料投喂在水温12 C以上时开始投喂,投喂颗粒词料和冰鲜小杂鱼,日投喂I次,姆次2小时内吃完为宜,日投馆量为奸体重的3% -5% ; (9)水质管理利用微生物制剂加强全程水质管理,每10-12天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3种微生物制剂交替使用,30-36天轮换一次,其中芽孢杆菌用量为120克/亩 米;光合细菌用量为150克/亩 米;EM菌用量为60克/亩 米;有利于藻相与菌相平衡;高温季节每20天换1/2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稳定水质,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 (10)轮捕每周起捕3次,将规格达到60克/只的虾起捕销售,低于此规格的虾放回池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采用木桩固定,桩距3米;所述围栏采用聚こ烯网片和塑料板构建,聚こ烯网片网目为1-2厘米,网片埋入泥中60厘米,网片泥土之上的底端缝有30厘米宽的钙塑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方法是将鸡粪和底泥用旋耕机旋耕。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成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为盘式微孔底增氧器,放置密度为每亩2-3个增氧盘。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大规格克氏原螯奸成奸养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饲料投喂方法为前期投喂颗粒饲料,后期投喂冰鲜小杂鱼。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的方法,包括以下养殖步骤(1)开挖环沟;(2)设置防逃设施;(3)清塘;(4)施肥培养底栖饵料生物;(5)种草;(6)虾苗放养规格及密度;(7)微孔底增氧设施;(8)虾饲料投喂;(9)水质管理;(10)轮捕。本发明有利于培育出体重在60克以上的大规格成虾,从而使池塘养殖模式中存在的克氏原螯虾养成规格小、产量低和养殖效益差的问题得到解决。采用本发明具有投资小、操作管理方便、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大、产量高和效益好等特点,适合在池塘养殖区及河蟹养殖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626056SQ20121010466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宋迁红, 戈贤平, 赵永锋, 钱友华, 陈克春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