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沼浮动栽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6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池沼浮动栽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尤其是一种池沼浮动栽菱器。
背景技术
在池沼中栽菱,因水域广大,菱的茎蔓会大力伸长,造成植株间大面积纠缠,给管理行走带来诸多阻碍,尤其是采菱时,容易扯断茎蔓,使蔓冠脱离根系而过早凋零,成熟的菱角也容易在受到扯拉时自行脱落于泥沼中难以收取,严重影响栽菱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池沼栽菱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池沼浮动栽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一只栽植箱和一只浮动盒,栽植箱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体,浮力盒是一只槽体,槽腔中填装用泡沫塑料定型制成的浮力块,栽植箱组载于浮力盒上。本发明用如下方式实施I、用硬质塑料压制栽植箱,栽植箱长约I. 5-2m,宽约O. 5-0. 8m,高约35cm,其下半部为槽体,槽体高约15cm,槽体的下底两侧沿各向下向内削去一个IOcmXlOcm的三角块形成一个坡面,然后在削去三角块后剩下的底沿向两侧外跳出一道宽约9cm的组合坎;栽植箱的上半部在距其上口沿约IOcm的区段设置若干个透水口 ;2、用硬质塑料压制浮力盒,浮力盒为槽形,其长、宽、高都等同于栽植箱,在其两侧面的上口沿各向内跳出一道宽约8cm的承装肩;3、用泡塑料按浮力盒的规格定型制作浮力块,并将浮力块填装进浮力盒腔内;4、将栽植箱通过其底部的组合坎嵌合于浮力盒上口的承装肩处,即可用于栽菱。本发明的显著效益是,菱的根系不植入池底,减少养份的损耗,且植株间不会发生大范围纠缠,管理操作时不会损伤植株根茎,自然脱落的成熟菱果也能落入箱中,易于捡取,可大力提高栽菱效益。


图I为栽植箱外观图;图2为图I之横侧立剖图;图3为浮力盒外观图;图4为填装有浮力块的浮力盒横侧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组合状态图;图6为本发明应用状态横侧截面示意图。图中,I是栽植箱上口沿,2是透水口,3是栽植箱腔,4是组合坎,5是浮力盒承装肩,6是浮力盒上口沿,7是浮力盒腔,8是浮力块,9是池水,10是栽培土。
具体实施例方式I、先如图4所示,将浮力块(8)填装入浮力盒腔(7)内,然后将图I所示的栽植箱通过其下底两侧的组合坎(4)从浮力盒承装肩(5)的下侧嵌入;2、将图5所示的本发明组合体放入池沼中,往栽植箱腔(3)内填入栽培土(10)并植入菱苗,逐一推移至池沼一侧紧密排放,最后在池沼另一侧留出一条管理通道。在填装栽培土时,应视栽植箱的下沉程度确定填土量,以池水能完全浸没透口水(2)而距栽植箱上口沿(I)至少有5cm为宜。
权利要求
1. 一种池沼浮动栽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一只栽植箱框和一只浮力盒,栽植箱框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体,浮力盒是一个槽体,槽腔内填装用泡沫塑料定型制成的浮力块;栽植箱装载于浮力盒上。
全文摘要
一种池沼浮动栽菱器,由一只栽植箱框和和一只浮力盒组成,将菱栽植于栽植箱内然后排布于池沼水面上,可将菱株的根系及茎蔓约束在栽植箱框内,不让菱茎在池沼内发生大范围纠缠,便于栽培管理,能防止扯断茎蔓而使菱株过早凋零,还能大幅减少菱株茎蔓的养份损耗,能大幅度提高栽菱效益。
文档编号A01G9/02GK102870621SQ2012104099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日
发明者朱明龙 申请人:朱明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