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营养土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营养土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营养土。
背景技术:
营养土是为了满足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床土。营养上一般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
竹炭,以五年生以上的高山老竹为原料,经三十余天近千度高温煅烧而成。仅就环保而言,一方面她可以取代木炭,减少木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她本身也具有生态功能,而且生态价值和环保价值兼而有之。其质地坚硬,细密多孔,比表面积是木炭的两到三倍,具有超强的吸附、调湿和抗菌能力;其富含天然矿物质营养素,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 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 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壳聚糖是天然的植物营养促长剂一叶面肥的原料,由壳聚糖复配而成的叶面肥, 既能给植物杀虫,抗病,起到肥料的作用,又能分解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及微量金属元素,从而转化为植物的营养素。
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将壳聚糖与竹碳结合用于植物栽培。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保湿、抗菌的营养土。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新型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土壤 80-100 份,竹碳30-40份壳聚糖5-15份。
上述营养土,优选土壤100份,竹碳30份,壳聚糖15份组成。
上述营养土,还可以包括重量份为1-3份的无机肥和/或1-3份的有机肥。
上述无机肥为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有机肥为厩肥(牛、马、猪等家畜的粪尿连同垫圈的干土、杂草等混在一起怄成的肥料,也叫圈肥,有的地方叫圊肥。)、堆肥(把杂草、落叶、秸杆、骨屑、泥土、粪尿等堆积起来腐烂发酵后制成的有机肥料,肥力持久,多用作底肥)、绿肥(把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分解而成的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营养土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用土窑烧制的竹碳,再用高温箱式电炉碳化,碳化温度为1200-1600 V,碳化时间为 24—48小时,碳化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l_5mm,取竹碳粉30-40份,壳聚糖5_15份,土壤80-100份,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竹碳和壳聚糖的优点,成本低,由于竹碳颗粒多孔涵水性好、 能吸附土壤营养成分,防止流失,壳聚糖本身有很好的保湿性且壳聚糖分子上的正电荷和细菌细胞膜上的负电荷相互作用,使细菌细胞内蛋白酶和其他成分泄漏,具有抗菌的效果的同时也能给植物带来营养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竹碳用高温箱式电炉碳化,碳化温度为1200-1600°c,碳化时间为24—48小时,碳化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l_5mm,取竹碳粉30份,壳聚糖5份,土壤80份,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2取竹碳用高温箱式电炉碳化,碳化温度为1200-1600°C,碳化时间为24—48小时,碳化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1_5_,取竹碳粉40份,壳聚糖15份,土壤100份,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3取竹碳用高温箱式电炉碳化,碳化温度为1200-1600°C,碳化时间为24—48小时,碳化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l_5mm,取竹碳粉40份,壳聚糖10份,土壤90份,碳酸氢铵I份、尿素I份,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实施例4 取竹碳用高温箱式电炉碳化,碳化温度为1200-1600°C,碳化时间为24—48小时,碳化物用粉碎机粉碎至粒径1_5_,取竹碳粉40份,壳聚糖12份,土壤95份,堆肥3份,混合, 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土壤 80-100 份, 竹碳30-40份 壳聚糖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土,其特征在于由土壤100份,竹碳30份,壳聚糖15份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份为1-3份的无机肥和/或1-3份的有机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营养土,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土壤80-100份,竹碳30-40份,壳聚糖 5-15份。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竹碳和壳聚糖的优点,成本低,由于竹碳颗粒多孔涵水性好、能吸附土壤营养成分,防止流失,壳聚糖本身有很好的保湿性且壳聚糖分子上的正电荷和细菌细胞膜上的负电荷相互作用,使细菌细胞内蛋白酶和其他成分泄漏,具有抗菌的效果的同时也能给植物带来营养物质。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992883SQ20121041338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张建新 申请人:张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