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捕获种源,选配种源,成虫的饲喂,成虫的交配和产卵,卵的孵化,幼虫的管理和饲养,蛹的管理,成虫的羽化和管理等步骤。其特点在于选择活动力强,身体未受损伤成体作为种源。成虫和幼虫的养殖温度应控制在16-28℃,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RH之间,并且在在弱光下饲养。投喂主食为玉米粉,并配以肉类,蔬菜,水果,糖类等。卵孵化时要适当增加养虫室或养虫箱的湿度。本发明通过人工控制各种饲养条件,培育喙尾琵琶甲,提高了该昆虫的产量,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喙尾琵琶甲的药用需求。
【专利说明】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鞘翅目昆虫的人工繁育技术,尤其是喙尾琵琶甲的室内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_尾琵琶甲 iBlaps rynehopetera Fairmair)属于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琵琶甲属(Blaps)。是#族传统中药材,具有抗菌、消炎、解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彝族民间用于治疗肿瘤、心血管及类风湿等疑难病症的处方中,大多数都含有该昆虫成分。喙尾琵琶甲所含的化合物2 —甲基一 1,4 一苯二醇、2~乙基一 1,4 一苯二醇和对苯二酹对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滕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琵琶甲含有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6种游离氨基酸和16种蛋白氨基酸。另外,用琵琶甲治疗人体乳腺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0003]尽管喙尾琵琶甲的药用价值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人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还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人工养殖。由于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人工饲养,只能从野外收集这种药用昆虫,这就导致该昆虫供应量不足,价格偏高,来源不稳定。而且在利益驱动下过分捕捉也会使该物种自然种群数量下降。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该资源长期的良性利用,也难于满足大众对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所以我们开展人工繁殖与培育的研究,使其能获得稳定的人工养殖来源,用以满足人们对该昆虫的药用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既能满足人们对其药用需求,也能在大量繁殖后放归野外,用以补充自然界日益稀少的种群数量。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捕获种源:在具有喙尾琵琶甲分布的生境中,捕获活动能力强的雌、雄成虫待用。
[0007]选配种源:选择活动能力强,形体完整强壮,性成熟的雌、雄虫成虫作为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5-5的比例,移到养虫箱或养虫室混养。饲养温度控制在16~28°C,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RH,照度小于lOOLux。
[0008]成虫的饲喂: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
[0009]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雌雄虫性成熟后会进行交配产卵。此期间饲养温度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0~70%RH,照度小于lOOLux。
[0010]卵的孵化:观察到大量的雌雄虫交配产卵后,将卵和一些表层基质一起移入铺有杀菌消毒后基质的养虫箱或养虫室作为孵化场所。卵期持续约l(T20d。孵化期相对湿度控制在40-80%RH,温度18~28°C,照度小于lOOLux。
[0011]幼虫的管理和饲养:幼虫和成虫喂食同样的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饲养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T70%RH,照度小于lOOLux。幼虫期4~7个月。
[0012]蛹期的管理:老熟幼虫开始不进食,少活动,颜色变黄且比较透明,这表明幼虫进入化蛹期。幼虫化蛹时要避免惊扰,否则可能会导致羽化的成虫发育畸形。蛹期历时约I个月。此期间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T70%RH。
[0013]成虫的羽化和管理:蛹羽化成成虫后,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成虫生长2(T60d,体重达到0.5~1.0g便可上市或留作种源。[0014]本发明通过人工控制各种条件,繁殖了喙尾琵琶甲,提高了该昆虫的产量,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喙尾琵琶甲的药用需求。
[0015]具体实施方案
喙尾琵琶甲的人工饲养可直接在铺有基质的养虫室内进行,也可以用养虫箱进行饲养。
[0016]实施方案I
方案I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A、捕获种源,B、选配种源,C、成虫的饲喂,D、成虫的交配和产卵,E、卵的孵化,F、幼虫的管理和饲养,G、蛹期的管理,H、成虫的羽化和管理。
[0017]捕获种源:在具有喙尾琵琶甲分布的生境中,捕获活动能力强的雌、雄成虫待用。具体采集地点为农村土房墙角,猪圈,菜园,草丛。采集时间为凌晨O点以后。采集方法可用甜性食物诱捕或直接挖开墙缝,翻开生境石块、杂草等覆盖物捕捉。由于成虫被手电光照射后会快速逃跑,所以捕捉时要尽可能的迅速。
[0018]选配种源:选择活动能力强,身体各部分未受损伤的雌、雄虫成虫作为种源。并按雄雌比1:2的比例移到养虫箱混养(I号纸箱)。种虫密度控制在3000头/m2。饲养箱底部铺上杀菌消毒后的材料作为喙尾琵琶甲的直接生存基质,可采用锯末和沙按体积比1: 0.1~1的比例混合,也可以采取其他杀菌消毒后的材料达到以上目的。基质上方放一些硬纸板,与基质间距约f 5cm,便于喙尾琵琶甲隐藏。养虫箱四周用胶带封好,避免喙尾琵琶甲逃跑,但箱子周围要扎一定量的小孔(小于喙尾琵琶甲成虫体宽),保证养虫箱的通风性,温度控制在2(T24°C,湿度控制在3(T70 %RH,光照不大于50Lux。
[0019]成虫的饲喂: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质量进行配比为:玉米粉(80%),肉类(5%),蔬菜(5%),水果(5%),糖类(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投食次数为2天I次。投食量按Ig/头的标准。每次投食前要清除残余饲料以免发霉变质,滋生杂菌。投食后仍用胶带封好养虫箱,防止其逃跑。
[0020]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雌雄虫性成熟后会进行交配产卵。交配时间集中在晚19点~早6点,高峰期在凌晨O点以后。雄虫可进行多次交配。受精雌虫将卵产于地面基质浅表,并用这些基质覆盖。卵近乳白色,约1_。交配和产卵期应避免人为惊扰,此期间饲养温度应控制在2(T24°C,湿度控制在3(T70%RH,光照不大于50Lux。
[0021]卵的孵化:观察到大量的雌雄虫交配产卵后,将卵和表层基质一起移入铺有杀菌消毒后基质的养虫箱作为孵化场所。卵期持续约l(T20d。孵化期相对湿度控制在40~80%RH,温度20~28°C,光照不大于50Lux。
[0022]幼虫的管理和饲养:幼虫可与成虫喂食同样的饲料,即用玉米粉(80%),肉类(5%),蔬菜(5%),水果(5%),糖类(5%)混合的人工饲料。饲料要粉碎混合均匀,便于幼虫取食。幼虫饲养密度为8000只/m2,饲养温度应控制在20-24°C,湿度控制在3(T70%RH,照度小于50Lux。幼虫期4-7个月。此时要注意管理,防止螨虫等病害。
[0023]蛹期的管理:幼虫化蛹时要避免惊扰,否则可能会导致羽化的成虫发育畸形。蛹期历时约1个月。此期间饲养温度应控制在20-24°C,湿度控制在3(T70%RH,光照不大于50Luxo
[0024]成虫的羽化和管理:蛹羽化成成虫后,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配比为:玉米粉(80%),肉类(5%),蔬菜(5%),水果(5%),糖类(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成虫饲养2(T60d,体重达到0.5^1.0g时便可上市或留作种源。
[0025]实施方案2
方案2实施的基本步骤也包括:A、捕获种源,B、选配种源,C、成虫的饲喂,D、成虫的交配和产卵,E、卵的孵化,F、幼虫的管理和饲养,G、蛹期的管理,H、成虫的羽化和管理。
[0026]捕获种源:在具有喙尾琵琶甲分布的生境中,捕获活动能力强的雌、雄成虫待用。具体采集地点为农村土房墙角,猪圈,菜园,草丛。采集时间为凌晨O点以后。采集方法可用甜性食物诱捕或直接挖开墙缝,翻开生境石块、杂草等覆盖物捕捉。
[0027]选配种源:选择活动能力强,各部分未受损伤的性成熟雌、雄虫成虫作为种源。并按雄雌比1:2的比例,移到养虫室混养。种虫密度为2000头/m2。养虫室应通风性好,且避免阳光直射。养虫室温度控制在16~24°C,相对湿度控制在3(T70%RH,照度不大于lOOLux。养虫室地面铺杀菌消毒后的材料作为喙尾琵琶甲的直接生存基质,可采用锯末和沙按体积比1: 0.1-1比例混合,也可以采取其他杀菌消毒后的材料达到以上目的。
[0028]成虫饲喂: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5%),肉类(3%),蔬菜(5%),水果(5%),糖类(2%)。投食次数为2天I次。投食量要根据养虫室内实际个体数量。每次投食前要清除残余饲料以免发霉变质,滋生杂菌。
[0029]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雌雄虫性成熟后会进行交配产卵。交配时间集中在晚19点~早6点,高峰期在凌晨O点以后。雄虫可进行多次交配。受精雌虫将卵产于地面基质浅表,并用这些基质覆盖。卵近乳白色,约1mm。交配和产卵期应避免人为惊扰,此期间饲养温度控制在16~24°C,湿度控制在30-70%RH,照度不大于lOOLux。
[0030]卵的孵化:观察到大量的雌雄虫交配产卵后,将卵和一些表层基质一起移入铺有杀菌消毒后基质的养虫箱作为孵化场所。卵期持续约l(T20d。孵化期相对湿度在40~80%RH,温度2(T28°C,照度不大于lOOLux。
[0031]幼虫的管理和饲养:幼虫和成虫喂食同样的饲料,即以玉米粉(85%),肉类(3%),蔬菜(5%),水果(5%),糖类(2%)制成的混合饲料。但要将这些饲料粉碎混合,便于幼虫取食。幼虫饲养密度为6000头/m2,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6~24°C,湿度控制在3(T70%RH,照度小于lOOLux。幼虫期持续4-7个月。
[0032]蛹期的管理:幼虫化蛹时要避免惊扰,否则可能会导致发育成虫发育畸形。蛹期历时约I个月。此期间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6~24°C,湿度控制在30-70%RH。
[0033]成虫的羽化和管理:蛹羽化成成虫后,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5%),肉类(3%),蔬菜(5%),水果(5%),糖类(2%)。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成虫饲养2(T60d,体重达到到0.5~1.0g便可上市或留作种源。
【权利要求】
1.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A、捕获种源:在具有喙尾琵琶甲分布的生境中,捕获活动能力强的雌、雄成虫待用; B、选配种源:选择活动能力强,形体完整强壮,性成熟的雌、雄虫成虫作为种源,并按雄雌比例1:1.5飞的比例,移到养虫箱或养虫室混养,饲养温度控制在16~28°C,相对湿度控制在30~70%RH,照度小于IOOLux ; C、成虫的饲喂:成虫投喂人工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 D、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雌雄虫性成熟后会进行交配产卵,此期间饲养温度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0~70%RH,照度小于IOOLux ; E、卵的孵化:观察到大量的雌雄虫交配产卵后,将卵和一些表层基质一起移入铺有杀菌消毒后基质的养虫箱或养虫室作为孵化场所,卵孵化期约l(T20d,孵化期相对湿度控制在4(T80%RH,温度18~28°C,照度小于IOOLux ; F、幼虫的管理和饲养:幼虫和成虫喂食同样的饲料,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饲养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T70%RH,照度小于lOOLux,幼虫期4~7个月; G、蛹期的管理:老熟幼虫开始不进食,少活动,颜色变黄且比较透明,这表明幼虫进入化蛹期,幼虫化蛹时要避免惊扰,否则可能会导致发育成虫发育畸形,蛹期历时约I个月,此期间饲养温度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T70%RH ; H、成虫的羽化和管理:蛹羽化成成虫后,成虫投喂人工饲,饲料按重量配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而且要供应充足的饮用水,成虫生长2(T60d,体重达到到0.5^1.0g便可上市或留作种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室地面要铺上消毒后的材料作为喙尾琵琶甲的直接生存基质,可采用锯末和沙按体积比1: 0.1~1比例混合,也可以采取其他消毒后的材料达到以上目的,并用稻草或其他材料为喙尾琵琶甲提供隐蔽场所。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喙尾琵琶甲成虫和幼虫均有集群行为,饲养密度不能过低,否则影响其品质甚至导致其死亡,密度可控制在100~10000 头 /m2。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虫和幼虫饲料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玉米粉(80~90%),肉类(2~5%),蔬菜(5~10%),水果(5~10%),糖类(2-5%)。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肉类主要是动物性蛋白以及脂类,蔬菜主要是绿叶蔬菜,水果主要是含糖类较高的水果,糖类可以为白糖、红糖或其他糖类等。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虫和幼虫饲养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T70 %RH,光照湿度小于lOOLux。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孵化期相对湿度控制在40~80%RH,温度18~28°C,光照湿度小于lOOLux。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喙尾琵琶甲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蛹期温度控制在16~28°C,湿度控制在30~70%RH。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814865SQ20121046281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王振吉, 崔瀚, 陈玉龙 申请人:楚雄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