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

文档序号:21123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倒是全球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稻谷的品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稻谷的安全无公害水平是当今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
O现有技术提供的水稻种植方法,生产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差,产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水稻种植方法,生产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差,产量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进一步,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时,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进一步,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为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为(一)苗床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 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二)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盖膜;(I)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选种选用水选方式选种,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a.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_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2)确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旱育秧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
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

(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三)苗床管理(I)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5公斤提苗,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
(4)防治病虫鼠害旱育秧苗期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用1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恶苗病;出苗前压实四周薄膜防止鼠害。进一步,免耕抛秧时,对水源活、灌溉方便的两季田,要大力推广免耕、抛栽,具体方法是小麦、油菜收割后,及时将秸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杆灵2公斤,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厘米后施肥,每亩抛栽1. 8-2. O万窝旱育多蘖秧苗,抛栽后拣出管理通道,在匀密补稀时将挂在麦桩、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旱育秧苗带土可直接抛栽,在抛栽的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秸杆还田,多蘖抛秧时,除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动摇田外都可采用秸杆直接还田,多蘖抛秧,具体方法是收割麦穗后,放水搅边,将麦杆直接翻耕田中,施肥耕田,浅水抛秧,抛后3-4天后再灌水返青。进一步,无公害水稻施肥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 %以上,氮磷钾(N P2O5 K2O) 1 O. 5 1,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 12-15公斤、磷(P2O5) 6-7公斤、钾(K2O) 12-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一般亩施圈肥1000公斤、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杂糯间栽时,间栽的方法一是较小的田块可以围绕四周栽植,较大田块采用每隔四行在两厢杂交稻之间栽一行糯稻,窝距1. 5尺左右。进一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时,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板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按每盏灯控防50-80亩布置,将灯安装在离作物1. 5-2米高的树杆或电杆上,3-8月期间,每天晚上8时开灯,早上6时关灯,若遇大风、雷雨天气晚上应关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在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确保环境安全、产品无公害的前提下,诱杀害虫、扼制病害的防治方法;性诱剂防治螟虫在各代发蛾盛期,亩用4-6枚二化螟诱芯置于稻田;纹曲宁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20%纹曲宁制剂350毫升兑水45公斤在早上有雾露时饱和喷雾;药剂防治在选择化学药剂用药时应严格禁止使用国家颁布的禁用农药,在水稻收获前28天内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农药;主要病害防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苗床喷雾或在栽秧时用上述药剂浸秧以减少大田菌源;其次,在水稻破口期,亩用20%井·烯·三环唑150克或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常规喷雾,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稻瘟病常发区或重发区在水稻齐穗时还需再用药一次;
稻纹枯病分蘖期,亩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尽可能向稻丛基部喷雾;主要虫害防治三化螟、二化螟,一般在栽后7-10天亩用I %甲维盐乳油100毫升或10 %阿维·氟虫双酰胺悬乳剂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结合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用同样的方法防治“白穗”;对于稻飞虱,在7月中下旬,田间查到百株虫量1500头以上,即应用药防治,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对稻株中下部喷雾;对于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对重发田块要进行挑治,亩用90%晶体敌百虫2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对于稻蓟马,在苗期叶尖卷曲率10%以上时,亩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杂草防除一是要加强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禁止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旱育秧在播后芽前用药;大田在移栽5-10天水稻返青后,选择水稻专用除草剂采用毒土法撒施,并保持浅水,以确保防除效果。进一步,稻谷收获、运输、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要求为

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选晴天适时收获,禁止在公路、浙青路面及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厂房保持净化生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程序严格把关。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该方法所生产出的稻谷品质优良、产量高、安全无公害,种植成本较低,管理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lOl中,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在步骤S102中,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在步骤S103中,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在步骤S104中,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在步骤S105中,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
-M-
犾;在步骤S106中,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时,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为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 ,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为(一)苗床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二)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盖膜;(I)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选种选用水选方式选种,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a.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_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2)确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旱育秧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
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三)苗床管理(I)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 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5公斤提苗,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4)防治病虫鼠害旱育秧苗期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用1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恶苗病;出苗前压实四周薄膜防止鼠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免耕抛秧时,对水源活、灌溉方便的两季田,要大力推广免耕、抛栽,具体方法是小麦、油菜收割后,及时将秸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杆灵2公斤,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厘米后施肥,每亩抛栽1. 8-2. O万窝旱育多蘖秧苗,抛栽后拣出管理通道,在匀密补稀时将挂在麦桩、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旱育秧苗带土可直接抛栽,在抛栽的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秸杆还田,多蘖抛秧时,除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动摇田外都可采用秸杆直接还田,多蘖抛秧,具体方法是收割麦穗后,放水搅边,将麦杆直接翻耕田中,施肥耕田,浅水抛秧,抛后3-4天后再灌水返青。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公害水稻施肥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 %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 %以上,氮磷钾(N P2O5 K2O) I O. 5 1,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 12-15公斤、磷(P2O5) 6-7公斤、钾(K2O) 12-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一般亩施圈肥1000公斤、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杂糯间栽时,间栽的方法一是较小的田块可以围绕四周栽植,较大田块采用每隔四行在两厢杂交稻之间栽一行糯稻,窝距1. 5尺左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时,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板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按每盏灯控防50-80亩布置,将灯安装在离作物1. 5-2米高的树杆或电杆上,3-8月期间,每天晚上8时开灯,早上6时关灯,若遇大风、雷雨天气晚上应关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在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确保环境安全、产品无公害的前提下,诱杀害虫、扼制病害的防治方法;性诱剂防治螟虫在各代发蛾盛期,亩用4-6枚二化螟诱芯置于稻田;纹曲宁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20%纹曲宁制剂350毫升兑水45公斤在早上有雾露时饱和喷雾;
`
药剂防治在选择化学药剂用药时应严格禁止使用国家颁布的禁用农药,在水稻收获前28天内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农药;主要病害防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苗床喷雾或在栽秧时用上述药剂浸秧以减少大田菌源;其次,在水稻破口期,亩用20%井·烯·三环唑150克或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常规喷雾,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稻瘟病常发区或重发区在水稻齐穗时还需再用药一次;稻纹枯病分蘖期,亩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尽可能向稻丛基部喷雾;主要虫害防治三化螟、二化螟,一般在栽后7-10天亩用1%甲维盐乳油100毫升或10 %阿维·氟虫双酰胺悬乳剂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结合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用同样的方法防治“白穗”;对于稻飞虱,在7月中下旬,田间查到百株虫量1500头以上,即应用药防治,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对稻株中下部喷雾;对于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对重发田块要进行挑治,亩用90 %晶体敌百虫2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对于稻蓟马,在苗期叶尖卷曲率10%以上时,亩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杂草防除一是要加强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禁止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旱育秧在播后芽前用药;大田在移栽5-10天水稻返青后,选择水稻专用除草剂采用毒土法撒施,并保持浅水,以确保防除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稻谷收获、运输、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要求为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 %,选晴天适时收获,禁止在公路、浙青路面及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厂房保持净化生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程序严格把关。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1、产地环境条件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一定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2% _2%,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的田块。2、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试验、示范表现较好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降低稻颈瘟的流行风险,应尽量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3、旱育秧技术3.1、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首先,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其次,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第三,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第四,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3. 2、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3. 2.1、苗床准备(I)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3. 2. 2、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一盖膜。
(I)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散发二氧化碳和潮气,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促使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选种选种可以去瘪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目前多选用水选,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水稻许多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如稻痕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等。因此,有必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目前常用的方法有a.种衣剂拌种种衣剂是由农药、微量元素、肥料等物质组成的种子包衣剂,有防病、防虫、防鸟及防鼠害等作用。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此法也可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2)确定播期的方 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而适宜的播种期是由移栽期向前推至所需秧龄的时间。旱育秧较耐低温,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但提早或推迟,应视温度、小春茬口、移栽秧龄而定。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以确保主苗和分蘖苗成穗整齐。(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
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否则,秧苗细弱。(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不但起到了喷雾浇湿床面的作用,而且保证了苗期无杂草危害。(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3. 2. 3、苗床管理苗床管理的重点是温度和水分(I)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包括内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是控温炼苗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性立枯和青枯病的危险期。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以后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否则,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死苗烂秧。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防雨水进入苗床,以免土壤湿度过大,土温骤降,而引发秧苗生理病害。(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肥效一般可维持较长时期。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5公斤)提苗。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4)防治病虫鼠害。旱育秧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黄(白)化病和恶苗病,要及时防治。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用1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恶苗病;出苗前压实四周薄膜防止鼠害。4、秸杆还田、多蘖抛栽4.1、免耕抛秧。对水源活、灌溉方便的两季田,要大力推广免耕、抛栽,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其方法是小麦、油菜收割后,及时将秸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杆灵2公斤,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厘米后施肥。每亩抛栽1. 8-2. O万窝旱育多蘖秧苗。抛栽后拣出管理通道,在匀密补稀时将挂在麦桩、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旱育秧苗带土可直接抛栽。在抛栽的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以便拨秧多带土,提高抛栽的直立苗率。4. 2、秸杆还田,多蘖抛秧。除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动摇田外都可采用秸杆直接还田,多蘖抛秧,这种节本增效、减轻劳动强度的耕种方法。其方法是收割麦穗后,放水搅边,将麦杆直接翻耕田中,施肥耕田,浅水抛秧,抛秧方法与“4.1”相同。抛后3-4天后再灌水返青,以免浮秧而增加补苗工作。5、施肥原则

5.1、无公害水稻 生产提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其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5. 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5. 3、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以上,氮磷钾(N : P2O5 K2O) I O. 5 I。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 12-15公斤、磷(P205) 6_7公斤、钾(K2O) 12-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一般亩施圈肥1000公斤、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6、杂糯间栽采用杂糯间栽既可以充分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又能利用生物多样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应大力推广。间栽的方法一是较小的田块可以围绕四周栽植,较大田块采用每隔四行在两厢杂交稻之间栽一行糯稻,窝距1. 5尺左右。7、病虫草害综合防控7.1、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等)结合等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7. 2、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如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粘虫等。频振灯杀虫,按每盏灯控防50-80亩布置,将灯安装在离作物1. 5-2米高的树杆或电杆上。3-8月期间,每天晚上8时开灯,早上6时关灯,若遇大风、雷雨天气晚上应关灯。7.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在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确保环境安全、产品无公害的前提下,诱杀害虫、扼制病害的防治方法。7. 3.1、性诱剂防治螟虫。在各代发蛾盛期,亩用4-6枚二化螟诱芯置于稻田,靶标精准,诱杀率高,能有效抑制二化螟为害。7. 3. 2、纹曲宁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20%纹曲宁制剂350毫升兑水45公斤在早上有雾露时饱和喷雾。7. 4、药剂防治必要时,需用化学药剂防治的病虫害,在选择用药时应严格禁止使用国家颁布的禁用农药,在水稻收获前28天内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农药。7. 4.1、主要病害防治7.4.1.1、稻瘟病和稻曲病。首先,带药下田是防治水稻苗瘟最省力、省钱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是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苗床喷雾或在栽秧时用上述药剂浸秧以减少大田菌源;其次, 在水稻破口期,亩用20%井 烯 三环唑150克或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常规喷雾,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稻瘟病常发区或重发区在水稻齐穗时还需再用药一次。7. 4.1. 2、稻纹枯病。分蘖期,亩用5%井网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尽可能向稻丛基部喷雾。7. 4. 2、主要虫害防治7. 4. 2.1、三化螟、二化螟。一般在栽后7-10天亩用I %甲维盐乳油100毫升或10 %阿维·氟虫双酰胺悬乳剂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结合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用同样的方法防治“白穗”。7. 4. 2. 2、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有“突发、暴发”特性,常年在7月中下旬,田间查到百株虫量1500头以上,即应用药防治。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对稻株中下部喷雾。7. 4. 2. 3、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对重发田块要进行挑治,亩用90%晶体敌百虫2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7.4. 2. 4、稻蓟马。在苗期叶尖卷曲率10%以上时,亩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喷雾。7. 4. 3、杂草防除一是要加强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禁止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旱育秧在播后芽前用药;大田在移栽5-10天水稻返青后,选择水稻专用除草剂采用毒土法撒施,并保持浅水,以确保防除效果。8、收获、运输、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要求
8.1、收获。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选晴天适时收获。禁止在公路、浙青路面及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8. 2、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8. 3、贮藏。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8. 4、加工。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厂房保持净化生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程序严格把关,以防再污染。无公害食品籼稻谷质量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基地四周做到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距医院、主要交通干线有明显污染源地域I公里以上,稻田基地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PH值5. 5-7,有机质含量1. 2% _2%,保水、保肥能力突出;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时,避免一户、一组、一村种植单一品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龄的旱秧及壮秧标准为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单株分蘖多,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秧苗移栽群体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生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秧苗矮壮,发根力强,根系发达,白根多;抗植伤力强,小苗叶色嫩绿,叶片微弯,中苗叶色绿,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叶片硬直,壮秧形态指标为叶龄5-6叶,苗高15-16厘米,带蘖2-3个,带蘖株率80%以上;肥床旱育秧技术规程为(一)苗床准备(I)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2)苗床与大田面积,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 4米,沟宽或走道宽O. 4米,每亩大田需净苗床60平方米左右,即20米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3)冬前培肥,苗床培肥是一个长期过程,每年都要进行,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0公斤家畜粪,O.1公斤过磷酸钙,多次耕耙,肥土交混,冬种一季蔬菜或绿肥,2月底清园;(4)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公斤,过磷酸钙O.1公斤,氯化钾O. 03公斤,3%锌硫磷颗粒剂O. 01公斤,按耕翻一施肥一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次,深度10-15厘米,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5)壮秧剂消毒用I公斤壮秧剂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一天后,撒在30个平方米左右的苗床上,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二)播种盖膜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播种程序是播种一压平一覆土一化除一盖(1)种子处理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选种选用水选方式选种,即淘洗种子,捞出浮籽;消毒a.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_47°C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_52°C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至达到发芽要求为止;(2)确定播期的方法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2°C为籼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旱育秧播种期一般可比薄膜湿润秧提早7-10天,旱育秧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在3月10-25日播种;海拔600-800米及800米以上的区域由于种植是中、早熟品种,一般应在4月5日前结束旱育秧播种,栽秧越迟,播种宜稀,务必培育多蘖壮秧移植大田;(3)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0-30克的量播匀稻种,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4)播种方式播种前要浇透床土,要称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盖I厘米厚备好的细土,一定要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但也不能盖土太厚;(5)化学除草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6)盖膜方式采用双膜覆盖,即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低拱架盖薄膜法就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三)苗床管理(1)苗床的温度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b.1. 5至2. 5叶当气温稳定通过12°C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边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第一次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内膜;外膜要在栽秧前半月揭掉,膜内温度保持在25°C左右为宜;(2)苗床的水分管理a.播种至1. 5叶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苗不萎蔫,不浇水;b. 2. 5叶期,结合追施分蘖肥补足床土水分,每10天左右结合追肥补足水份即可,秧苗分蘖前不得揭膜淋雨;c.揭膜至抛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早上结合追肥补水;d.灾害天气苗床水分管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3)肥料管理旱育秧在2. 5叶前一般不必施肥,尤其使用了壮秧剂的苗床,2. 5叶期可用清粪水施一次分蘖肥,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清粪水,追肥的原则是先淡后浓,揭膜后再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O. 05公斤提苗,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4)防治病虫鼠害旱育秧苗期用5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立枯病;用1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恶苗病;出苗前压实四周薄膜防止鼠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免耕抛秧时,对水源活、灌溉方便的两季田,要大力推广免耕、抛栽,具体方法是小麦、油菜收割后,及时将秸杆均匀平铺全田,亩施腐杆灵2公斤,淹深水泡田,水深达到10-15厘米后施肥,每亩抛栽1. 8-2. O万窝旱育多蘖秧苗,抛栽后拣出管理通道,在匀密补稀时将挂在麦桩、油菜桩上的秧苗放在秧根能接触到水的地方;旱育秧苗带土可直接抛栽,在抛栽的前一天用水浇透苗床;秸杆还田,多蘖抛秧时,除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动摇田外都可采用秸杆直接还田,多蘖抛秧,具体方法是收割麦穗后,放水搅边,将麦杆直接翻耕田中,施肥耕田,浅水抛秧,抛后3-4天后再灌水返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公害水稻施肥时,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总用肥量的90%以上,而追肥应看苗施肥,总用量控制在10%以内,并且在水稻收获前30天不再施用任何种类的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用生物有机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和硝态氮肥;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 %以上,氮磷钾(N P2O5 K2O) I O. 5 1,具体用量控制在纯氮(N) 12-15公斤、磷(P2O5) 6-7公斤、钾(K2O) 12-15公斤,硫酸锌1-2公斤,一般亩施圈肥1000公斤、水稻专用配方肥40公斤;杂糯间栽时,间栽的方法一是较小的田块可以围绕四周栽植,较大田块采用每隔四行在两厢杂交稻之间栽一行糯稻,窝距1. 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时,农业防治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品种定期轮换,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色板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按每盏灯控防50-80亩布置,将灯安装在离作物1. 5-2米高的树杆或电杆上,3-8月期间,每天晚上8时开灯,早上6时关灯,若遇大风、雷雨天气晚上应关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在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确保环境安全、产品无公害的前提下,诱杀害虫、扼制病害的防治方法;性诱剂防治螟虫在各代发蛾盛期,亩用4-6枚二化螟诱芯置于稻田;纹曲宁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亩用20%纹曲宁制剂350毫升兑水45公斤在早上有雾露时饱和喷雾;药剂防治在选择化学药剂用药时应严格禁止使用国家颁布的禁用农药,在水稻收获前28天内禁止使用任何类型的农药;主要病害防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栽秧前3-5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苗床喷雾或在栽秧时用上述药剂浸秧以减少大田菌源;其次,在水稻破口期,亩用20%井 烯·三环唑150克或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兑水45公斤常规喷雾,预防穗颈瘟和稻曲病;稻瘟病常发区或重发区在水稻齐穗时还需再用药一次;稻纹枯病分蘖期,亩用5%井R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尽可能向稻丛基部喷雾;主要虫害防治三化螟、二化螟,一般在栽后7-10天亩用1%甲维盐乳油100毫升或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乳剂30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枯心”;在水稻破口期结合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用同样的方法防治“白穗”;对于稻飞虱,在7月中下旬,田间查到百株虫量1500头以上,即应用药防治,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对稻株中下部喷雾;对于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发,对重发田块要进行挑治,亩用90%晶体敌百虫2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对于稻蓟马,在苗期叶尖卷曲率10%以上时,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杂草防除一是要加强人工除草,二是化学除草,禁止使用氯磺隆和甲磺隆,旱育秧在播后芽前用药;大田在移栽5-10天水稻返青后,选择水稻专用除草剂采用毒土法撒施,并保持浅水,以确保防除效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稻谷收获、运输、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要求为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 %,选晴天适时收获,禁止在公路、浙青路面及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加工无公害稻谷的场所周围要没有污染源,加工厂房保持净化生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剂,并经初检、复检、抽检的程序严格把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稻无公害高产栽培的方法,选择符合无公害水稻生产标准的产地基地,并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择适龄的旱秧及壮秧,并进行肥床旱育秧;秸秆还田后,进行免耕抛秧及多蘖抛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原则对无公害水稻进行施肥,同时进行杂糯间栽;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在当稻谷成熟度达85-90%时,选晴天适时收获;对收获的稻谷进行贮藏加工及副产品处理;该方法所生产出的稻谷品质优良、产量高、安全无公害,种植成本较低,管理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039313SQ20121059519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2日
发明者孙达义, 刘逢春, 黄勇, 杨佐珍, 何锦霞 申请人: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