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9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具的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以动力为主的马铃薯播种机类型较多,但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垄作等作业的农业机械产品比较少,而且体积大 ,价格高,制造工艺复杂,购买操作不便,这与现阶段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对多数农户经营的小块土地,很难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针对目前农业实行保护性耕作推广的实际与农民的现实种植需求,提供一种新型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由主机架、动力传动机构、排种机构、施肥机构、垄形整理机构、铺膜机构、圆盘覆土机构互相连接组成。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在方框式机架的前横梁外侧焊有两个牵引架,两牵引架之间的横梁上通过螺栓固定着升降架,升降架通过升降拉杆与中横梁连接,前横梁后侧分别垂直固定着两个犁体和取种器,中横梁上方分别固定着两个种箱,中横梁的下方焊接着垄形整理器,后横梁的两下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开沟器,后横梁的上面固定着施肥箱,施肥箱下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施肥装置,机架下方通过传动轴固定着两个地轮,机架两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挂膜架,机架后横梁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压膜轮和覆土器。采用上述结构的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其优点一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二是重量轻,操作方便,便于小块地使用;三是采用可调式结构,适应性极强;四是一次性可完成双行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等多项联合作业,也可单项作业;五是牵拉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I.前横梁2.种箱3.取种器4.垄形整理器5.犁体6.开沟器7.升降架8.升降拉杆9.施肥箱10.地轮11.挂膜架12.覆土器13.中横梁14.牵引架15.压膜轮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至图3所示的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是在机架的前横梁⑴外侧焊有两个牵引架(14),两牵引架之间的横梁上通过螺栓固定着升降架(7),升降架通过升降拉杆⑶与中横梁(13)连接,前横梁后侧分别垂直固定着两个犁体(5)和取种器(3),机架中横梁上方分别固定着两个种箱(2),中横梁下方焊接着垄形整理器(4),机架后横梁的两下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开沟器¢),后横梁上面固定着施肥箱(9),施肥箱下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施肥装置,机架下方通过传动轴固定着两个地轮(10),机架两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挂膜架(11),机架后横梁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压膜轮(15)和覆土器(12)。工作时,在拖拉机牵引力作用下,首先驱动地轮旋转,再由地轮轴经过传动链条分 别带动排种机构、施肥机构进行工作,随着机具的前进,垄形机构完成垄面整形,接着铺膜装置把薄膜铺放在垄面上,通过压膜轮将地膜两边压入沟槽内,随后由覆土圆盘完成膜边覆土。
权利要求1.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是由主机架、动力传动机构、排种机构、施肥机构、垄形整理机构、铺膜机构、圆盘覆土机构互相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机架前横梁(I)外侧焊有两个牵引架(14),两牵引架之间的横梁上通过螺栓固定着升降架(7),升降架通过升降拉杆(8)与中横梁(13)连接,前横梁后侧分别垂直固定着两个犁体(5)和取种器(3),机架中横梁的上方分别固定着两个种箱(2),中横梁下方焊接着垄形整理器(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其特征是机架后横梁的两下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开沟器¢),后横梁上面固定着施肥箱(9),施肥箱下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施肥装置,机架下方通过传动轴固定着两个地轮(10),机架两侧通过螺栓固定着挂膜架(11),机架后横梁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着两个压膜轮(15)和覆土器(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是由机架、动力传动机构、排种机构、施肥机构、垄形整理机构、铺膜机构、圆盘覆土机构互相连接组成,机架前横梁外侧焊有两个牵引架,两牵引架之间的横梁上通过螺栓固定着升降架,升降架通过升降拉杆与中横梁连接,前横梁后侧分别垂直固定着两个犁体和取种器,机架中横梁的上方分别固定着两个种箱,中横梁下方焊接着垄形整理器。这种马铃薯铺膜施肥垄作播种机可悬挂在拖拉机后,进行双行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等联合作业或单项作业,其优点一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二是重量轻,操作方便,便于小块地使用;三是采用可调式结构,适应性极强;四是一次性可完成双行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等多项联合作业,也可单项作业;五是牵拉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G13/02GK202551653SQ201220033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日
发明者闫锦瑞, 闫禹安, 闫禹吉 申请人:闫锦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