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秆碎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正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很多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应用各种农业机械进行收割、脱粒,其中,油菜、稻麦脱粒机使用最为广泛,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脱粒生产中的劳动强度。目前使用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脱粒滚筒仅采用弓齿进行脱粒,脱粒效果较差,经 常出现脱粒不尽的情况,并且在进行脱粒操作时,操作者需要不停地将带穗茎杆往脱粒箱中喂送,以及不停地反复翻动,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大把的带穗茎杆喂送费力,反而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脱粒后的茎杆一般还需从进料口取出,由于其体积较大,通常农民们将其在农田中晾干再经过焚烧处理,将焚烧灰作为肥料还田,但是焚烧处理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环境,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解决目前脱粒机的脱粒结构不合理、不先进导致脱粒效果差以及脱粒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包括脱粒箱,安装于脱粒箱内部的滚筒,以及设置于该滚筒表面的弓齿;所述滚筒表面还设有齿杆,该齿杆位于弓齿的后方,该后方是指滚筒旋转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齿杆与滚筒的连接方式有如下四种形式一、所述齿杆的下端与滚筒的表面固定连接,如焊接固定等。二、所述滚筒与齿杆之间设有与滚筒固定连接的螺母,齿杆下端通过螺纹与该螺母连接;为了使齿杆的结构更加稳固,所述齿杆下部还设有螺母,该螺母与滚筒上的螺母旋向相反,该方式为可拆卸形式。三、所述齿杆的下端铰接于滚筒表面,该方式为可折叠形式。四、所述滚筒与齿杆之间设有与滚筒固定连接的套筒,该套筒与齿杆通过固定销连接,该方式亦为可拆卸式。并且,所述齿杆与弓齿后部的间距为5mm 10mm,其高度至少小于弓齿的高度
O.1mm,或者等于弓齿的闻度。进一步地,所述脱粒箱的内侧设有用于切割、击碎茎杆的刀排,刀排的刀尖与弓齿的顶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mm 30mm。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刀排的刀尖与弓齿的顶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5]( I)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2)本实用新型在脱粒滚筒上增加了齿杆,在脱粒时通过弓齿和齿杆的双重作用击打带穗茎杆的穗部,提高了滚筒的脱粒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油菜、稻麦的脱粒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齿杆在操作者进行喂送操作时,将带穗茎杆不断地往脱粒箱中带动,形成自动送料,操作者只需将大把的带穗茎杆从脱粒箱的进料口放入中即可实现,十分省力,十分方便,极大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4)本实用新型将齿杆设计为固定式、可拆卸式、折叠式三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农作物脱粒的需求,固定式一般用于大面积油菜脱粒,可拆卸式和折叠式一般用于小面积油菜脱粒,而稻麦脱粒时须取下齿杆,操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扩大了应用范围,尤其是可拆卸式齿杆结构,在某一或某些齿杆损坏后还能够进行单独拆卸进行更换,由此节约了本实用新型的后期维护成本。(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刀排,与齿杆配合作用,将喂入的茎杆击碎、切断,一方面 防止了较长茎杆在脱粒箱中堵塞,降低脱粒效果,另一方面减少了茎杆喂入后再取出的操作过程,为操作者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6)本实用新型将带穗茎杆脱粒后,经刀排与齿杆击碎、切断,再排出,碎断的茎杆可以直接还田,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土地肥力,响应了国家秸杆还田的号召,而且完全避免了秸杆焚烧后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提高空气质量作出了贡献。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I-脱粒箱,2-滚筒,3-弓齿,4_齿杆,5_刀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I如图I所示,该新型脱粒机构,包括脱粒箱1,安装于脱粒箱内部的滚筒2,设置于滚筒表面的弓齿3,设置于滚筒上的齿杆4,以及设置于脱粒箱内部的刀排5。其中,齿杆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弓齿后方5mm IOmm处的滚筒上,优选IOmm的距离,该后方是指滚筒旋转的方向,该距离适合安装固定,不会对其他部件产生相互干涉的情况,也使焊接牢固;齿杆的高度与弓齿的高度相同,方便齿杆进行送料;刀排由多个横向平行的刀片组成,其刀尖与弓齿顶端的最小间距为5mm 30mm,优选为IOmm,该距离设计在对莖杆有效击碎、切割时保证滚筒不会被卡住而影响脱粒效果。该固定式齿杆结构适用于大面积油菜脱粒。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操作者将大把的带穗茎杆从脱粒箱的进料口喂入,弓齿和齿杆一边通过双重击打作用对穗进行脱粒,一边将茎杆往脱粒箱中自动喂送,提高了脱粒效果的同时还为操作者节省了力气,茎杆不断地受到击打破碎断裂,再经过刀排被切断,形成碎断的秸杆排出本实用新型,还田增肥。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齿杆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弓齿后方IOmm处的滚筒上。该种设计在一些脱粒情况较为轻松或者不需要击碎、切断茎杆时,如稻麦脱粒时,可扳动齿杆使其倒下紧贴滚筒,如同现有脱粒机般进行工作;而且在需要进行精细脱粒并需要将茎杆击碎、切断还田时,如小面积油菜脱粒时,只需将齿杆扳起即可实现新型脱粒操作,操作十分简单,切换十分便捷。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弓齿后方IOmm处的滚筒上固定连接有螺母,齿杆下端设有螺纹与该螺母螺纹连接,并且为了增加齿杆的固定效果,齿杆的下部还设有与滚筒上的螺母旋向相反的螺母,两个螺母在齿杆下部的螺纹上 相互旋紧,利用螺纹自有的自锁性能够将齿杆有效而稳固地固定于滚筒上。在不需要使用齿杆或者更换损坏的齿杆时,先将齿杆上的螺母旋松,再旋转齿杆,即可将齿杆从滚筒上拆卸,其操作同样十分方便快捷。该可拆卸式齿杆结构适用于小面积油菜脱粒和稻麦脱粒。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另一种可拆卸式结构,即在弓齿后方IOmm处的滚筒上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上的孔与齿杆的端面形状相配合。安装时齿杆下端插入套筒中,并使用固定销将二者固定,即可实现抓料、击碎的功能;拆卸、更换时,先将固定销松开,再将齿杆从套筒中取出即可,操作亦十分方便快捷。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包括脱粒箱(1),安装于脱粒箱(I)内部的滚筒(2),以及设置于该滚筒(2)表面的弓齿(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2)表面还设有齿杆(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位于弓齿(3)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的下端与滚筒(2)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与齿杆(4)之间设有与滚筒(2)固定连接的螺母,齿杆(4)的下端通过螺纹与该螺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下部还设有螺母,该螺母与滚筒(2)上的螺母旋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的下端铰接于滚筒(2)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与齿杆(4)之间设有与滚筒(2)固定连接的套筒,该套筒与齿杆(4)通过固定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杆(4)与弓齿(3)后部的间距为5mm 10mm,其高度至少小于弓齿(3)的高度O.1mm,或者等于弓齿(3)的闻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箱(I)的内侧设有用于切割、击碎茎杆的刀排(5),刀排(5)的刀尖与弓齿(3)的顶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mm 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杆碎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排(5)的刀尖与弓齿(3)的顶端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菜、稻麦脱粒机的秸秆碎断机构,属于农业机械,解决了目前脱粒机的脱粒结构不合理、不先进导致脱粒效果差以及脱粒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该秸秆碎断机构,包括脱粒箱,安装于脱粒箱内部的滚筒,设置于滚筒表面的弓齿,所述滚筒上设有齿杆,该齿杆位于弓齿的后方,该后方是指滚筒旋转的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齿杆,不仅提高了脱粒效果,而且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扩大了应用范围,并且利用刀排与齿杆相互配合对茎秆进行击碎、切断,还田增肥,响应了国家秸秆还田的号召,降低了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A01F12/22GK202722071SQ2012204655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李云安 申请人:四川安通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