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引板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引板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具,即一种上机引板锄。
背景技术
玉米等旱田作物的需要进行锄草松土作业,锄草松土的方式主要有中耕和铲耘。中耕是用机引或畜力牵拉的大犁在作物行间开沟,既可锄草松土,又可对作物进行培土。铲耘是在作物行间的表层土壤进行切割,其中包括由人工用锄头铲地,以及用三铧耘锄进行浅耕。其中,中耕的松土作用很大,但保水效果不佳,因而不宜频繁进行,一般只能进行2-3次。耘锄虽然可以多次进行,但耘锄的锄铧又尖又窄,切割的面积很小,松土不够全面,地面还会留有浅沟,也会损失一部分水分。而人工锄地,可使土壤表层得到全面的切割,有效消除杂草,又较少改变土壤的次序,铲后地表疏松而且平整,保水效果颇佳。可是,人工锄地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容易违误农时,因而急需用机械作业来代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达到人工铲地的效果,又可代替人力,作业效率高、质量好的农田铲耘机具。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机引板锄,包括拖拉机或动力机和牵引架,牵引架上装有犁臂,所不同的是所说的犁臂在作物的一个行间只有一支,犁臂下端装有一片锄板。所说的锄板的前边缘线是两条斜边,构成的前锋角α = 100-120 °,锄宽A290-500mm,锄板中线与前边缘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5-12°。所说的锄板的前边缘线为两条斜边,所构成的前锋角α = 108-112°,锄宽A =300-320mm,锄板中线与前边缘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9-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机引锄板的形状与人工使用的大号锄板相近似,锄板可对作物行间土壤进行浅层平面切割,既能锄草松土,又保留了土壤的原有次序,保水效果颇佳,达到了人工铲地的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等优点,实用价值很闻。

图I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锄板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锄板的放大左视图;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放大部件锄板的俯视图;图6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可见拖拉机I,牵引架2,犁臂3,锄板4,前边缘线5,中线6,前锋角α,入土角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把人 工操作的锄板安装到行走机具上,从而获得人工锄地的效果和机械作业的效率。下面介绍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这种机引板锄的动力是拖拉机I或其他各种可行走的动力机,后面装配有牵引架2,牵引架2后面装有竖立的犁臂3,犁臂3下端固定着锄板4。结合图3、4、5可见锄板4的前边缘线5为两条斜边,所构成的前锋角α = 100-120°,锄宽A = 290-500mm,锄板中线6与前边缘线5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5-12°。其中,优选参数是前锋角α = 108-112°,锄宽A = 300-320mm,锄板中线6与前边缘线5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9-10°。可见,这种锄板4既不同于中耕的犁铧,也不同于耘锄的锄铧,作业时由拖拉机I牵引从作物行间通过,入土深度30-90mm可调,土壤破碎后基本按原次序落下,疏松而又平坦。不仅切割层下面的水分不易散发,就连表层的水分挥发的也很慢,各项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的三齿耘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犁臂3呈弯曲状,其力学性能更加提高,而且可以直接挂到牵引架2的大梁上,结构更加紧凑。
权利要求1.一种机引板锄,包括拖拉机(I)或动力机和牵引架(2),牵引架(2)上装有犁臂(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犁臂(3)在作物的一个行间只有一支,犁臂(3)下端装有一片锄板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引板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锄板(4)的前边缘线(5)是两条斜边,构成的前锋角α = 100-120°,锄宽A = 290_500mm,锄板中线(6)与前边缘线(5)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 5-1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引板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锄板(4)的前边缘线(5)为 两条斜边,所构成的前锋角α = 108-112°,锄宽A300-320mm,锄板(4)的中线(6)与前边缘线(5)所在平面的夹角即入土角β = 9-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具,即一种机引板锄,包括拖拉机(1)或动力机和牵引架(2),牵引架(2)上装有犁臂(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犁臂(3)在作物的一个行间只有一支,犁臂(3)下端装有一片锄板(4)。有益效果是这种机引锄板的形状与人工使用的大号锄板相近似,可对作物行间土壤进行浅层平面切割,既能锄草松土,又保留了土壤的原有次序,保水效果颇佳,达到了人工铲地的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等优点,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农具。
文档编号A01B39/18GK202759756SQ201220473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林德军 申请人:林德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