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陷覆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9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陷覆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具,即一种防陷覆膜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田抗旱技术,即在播种时采用覆膜播种机把塑料薄膜铺在地面上,以防止水分的蒸发。现有的覆膜播种机是由机架、膜辊、播种轮等构成,有的还配装肥箱和地轮,由拖拉机拖带作业。由于薄膜只有O. 004mm厚,很容易损坏,因而对田间卫生和土壤性状要求很高。为此,在播种前,要采用旋耕机打碎杂物,疏松土壤,做到地平如镜,土细如面。可是,当上述条件得到满足时,耕层的强度已经难以承载覆膜机的重量,机具在行进中不断的拥土下陷,每走一段,都要把将机具提起,放下机前的拥土,这样,机具走走停停,作业效率十分低下。走过的地面上留下多个土棱,降低了田间的平整度,覆膜质量也受到影响,极易造成漏缝而被风刮起。同时,过度疏松的土壤还会造成地轮的过度滑移, 排肥量难以控制,播种轮也不能准确的打孔播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尝试许多做法,例如加宽地轮、增设托板等等。可是,增加部件越多,接触的地面越大,拥土也越多,由此形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了覆膜技术的推广普及。此外,现有的覆膜播种机还存在以下不足I.不能同时铺设膜下水管。膜下水管是一种激光打孔的软管,铺在膜下可进行滴灌、渗灌作业。目前,膜下水管只能由人在覆膜播种机前手工铺设,效率低,成本高。如果解决了覆膜播种机拥土下陷的问题,机具行进速度加快,人工铺设水管将难以适应作业的需求。2.现有机具的地膜从卷轴向下展开并铺设到地面的过程,主要是靠播种盘的拉动,播种盘很窄,周围分布多个打孔排种的凸爪,凸爪刺入地膜再行拉动,容易造成撕裂,地膜的平整度很低,打孔的位置和大小也不精确,保水性能受到影响。3.地膜铺设后必须覆土才能稳定持久,按照农艺要求,地膜的两侧和上面的大部都应当覆土,而且地膜上面的覆土层要求很薄。由于地膜容易刮伤,现有机具只能在地膜两侧覆土,而难以在地膜上面覆土,难以达到农艺要求。4.现有机具只有一个地膜卷轴,有时在行进中途地膜用完,只能远距离搬运地膜卷轴,费力费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拥土下陷,能在疏松的土壤上面平稳行进,播种覆膜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的防陷覆膜播种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地膜和膜下水管同步铺设,降低播种轮对地膜的拉动力,提高地膜平整度,能在地膜上面均匀覆土,避免远距离搬运地膜,全面改善现有地膜覆盖播种机的性能。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防陷覆膜播种机,包括机架、地膜卷轴、播种盘。所不同的是在机架的下方,地膜卷轴之前的位置上装有滚筒,滚筒的直径反复变化而形成多条凸凹的环形波纹。所说的机架上面还设有可装配水管卷轴的水管架。所说的机架中部下方播种盘之前设有压膜辊,压膜辊两端分别与两支摆杆的后端相铰链,两支摆杆前端分别与两支竖立的连杆相铰链,两支连杆上端分别插过机架两侧的固定套且由顶丝固定,摆杆后部铰链有向上的压杆,压杆外面套有螺母和压簧,摆杆上端穿入与机架两侧相连的套管,且可在套管内上下滑动。所说的机架尾部装有覆土器,覆土器有一支摆管,摆管前端通过转轴铰链在机架上,摆管的另一端插入调长杆,调长杆可在摆管内滑动且由顶丝固定。调长杆的另一端固连一个插套,插套里面插装一支立杆,立杆的下端装有一片覆土板,立杆可在插套内上下移动或转动且由顶丝固定。摆管的下侧与相对的机架一侧设有多个调位孔,两侧调位孔之间拉有拉簧。所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备用膜架,备用膜架有两支吊杆,两支吊杆前端分别铰链在机架两侧,两支吊杆后部分别由吊索吊挂在机架两侧,吊索长度可调,两支吊杆后端通过转轴挂接一个备用膜卷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滚筒的波纹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能将疏松的土壤扣压在波谷之内,形成多条断面呈波浪状且密度较高的压痕,等于增大了土壤局部的承载强度,足以支撑整个机具的压力,消除了机具下陷拥土的现象,实现了不间断的快速平稳行进,覆膜平整严实,排肥量和播种位置准确,抗旱节水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覆膜技术的普及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

图I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压辊的主视图;图3是第一种实施例的部件压辊的左视图;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分析图;图6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土壤原状断面图;图7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土壤压痕断面图;图8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0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压膜机构的主视图;图11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压膜机构的俯视图;图12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覆土器的主视图;图13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部件覆土器的俯视图;图14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5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备用地膜卷轴的主视图;图16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备用地膜卷轴的俯视图;图1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0033]图中可见机架I,肥箱2,地膜架3,地膜卷轴4,种箱5,播种盘6,覆土器7,压膜轮8,地膜9,开沟施肥器10,滚筒11,波纹12,波峰13,波谷14,水管架15,水管卷轴16,压膜架17,连杆18,摆杆19,压膜辊20,压杆21,压簧22,套管23,固定套24,转轴25,摆管26,调长杆27,插套28,立杆29,覆土板30,调位孔31,拉簧32,调压杆32,备用膜架33,吊杆34,吊索35,备用地膜卷轴3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在播种覆膜机前部装配波纹滚筒,在地面上压筑多条凸棱,增强地面的抗压强度,防止机具下陷拥土,实现平稳快速覆膜播种作业。围绕这一构思,下面介绍四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如图I所示,这种防陷覆膜播种机有一个框架式的机架1,机架I前面设有有挂接点,机架I上面装有肥箱2、地膜架3、种箱5、播种盘6、覆土板7、压膜轮8, 开沟施肥器10等部件。地膜架3上面安装地膜卷轴4,地膜9卷在地膜卷轴4上。这种机具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机架I的前下方通过轴座安装一支滚筒11。结合图2、图3可见,滚筒11是一个金属板压制的中空圆柱体,滚筒11的直径反复变化,滚筒壁上形成多条波纹
12。为便于说明,把滚筒11的最大直径顶端称为波峰13,最小直径顶端称为波谷14。波纹12推荐参数为高约25-35mm,宽约55_65mm,波峰圆角直径约5 — 10mm,波谷圆弧直径约12-18mm,波峰13波谷14圆滑连接。工作时,如图4所示,把这种机具挂接在拖拉机的后面,滚筒11的转轴通过链条带动肥箱排肥,滚筒11滚过的地面压出多支条状压痕,地膜覆盖在压痕之上,后面的播种盘6在地膜9上面滚动进行打孔播种,随后两侧的压膜轮8压住地膜9,覆土器7把土覆盖在地膜9两侧,机具不会拥土下陷,可以平稳连续的作业。条状压痕为什么能够防止机具下陷?初步分析如图5所示滚筒11在滚动过程中,各个波峰13首先接触地面,即时波谷14内的空间尚未填充,波谷14内的土壤两侧受压,压力的方向指向内下侧,土壤的反作用力是向外上侧,受滚筒壁的限制,两侧的土壤只能向波谷内上方运动,最后充满波谷14。如果滚筒没有波纹12,下压时土壤不能向上运动,只能被挤向前方,必然会造成拥土,而波纹滚筒11下压时,波谷14的空间允许受压土壤向上运动,不会向前运动,因而不会出现拥土现象。在滚筒11下压开始时,两个波峰13之间所对土壤断面呈一矩形,当波谷14充满时则是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空间,矩形面积远大于等宽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就是说很多的土壤挤到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其密度及强度会大幅提高,承压能力显著增强。从整个滚筒11的情况来看,如图6所示,土壤受压前滚筒所对的断面为矩形,而最后形成如图7所示的上边缘线为波浪线的矩形,其波浪线缺口的土壤已经压缩到凸棱当中,凸棱的密度和强度必然增加。滚筒过后所留下的断面为波浪形的压痕,相当于在机具的下方设置多条加强棱,足以抵挡机具的压力。随后到来的机具首先要把凸起的压痕压平,随后才能下压,等于出现了一个缓冲过程,确保机具的顺利通过。同时,由于波纹滚筒11下压时上层土壤的反向运动,有效阻断了滚筒11压力的下传,压痕以下的土壤密度变化很小,仍很疏松,即形成了上实下虚的理想状态。第二种实施例图8所示的机具是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机架I的上方地膜卷轴4的前面增加一个水管架15,水管架15上支撑一个水管卷轴16,水管卷轴16上面盘绕着柔软的塑膜水管,水管壁上由激光打出许多微孔孔,可以对作物进行滴灌。此前,这种水管只能由人工在机具前面现行铺设,增加了作业成本。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可以把水管压在地膜9的下面,由机具一次完成地膜和水管的铺设作业,作业效率大幅提高,作业成本显著降低。第三种实施例图9所示的机具是在机架I的下方增加一套压膜架17。结合图10可见,压膜架17的工作部件是一支圆柱形压膜辊20,压膜辊20的长度等于或大于膜宽即单体机具的作业幅宽,与上方的地膜卷轴4相平行。压膜辊20两端通过转轴装在两支摆杆19的前端,两支摆杆19的后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支竖立的连杆18相铰链,连杆18的上端穿过与机架固连的固定套24,并由顶丝定位。每支摆杆19的后上侧均通过转轴与一支竖立的压杆21相铰链,压杆21外面配装螺母,螺母以上套有压簧22,压杆21的上端穿过一个与机架固连的套管22,且可在套管22中滑动。调整连杆18的固定位置,或者调整压杆上螺母的位置,都可以调整压膜辊20的下压力,使压膜辊20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工作时,地膜9先经过压膜辊20,再延伸到播种盘6的下面,打孔播种后又被后面两侧的压膜轮8按压,随后覆土压埋。显然,地膜的展开不再依靠播种盘6的拉动,而是由压膜辊20拉动。与播 种盘6相比,压膜辊20对地膜9的拉压面积大,无损伤,使地膜9的铺设更加平整,打孔位置和大小更加准确,保水性能和耐久性大幅提升。压膜装置的改进提高了地膜的平整度,但要把这种状态固定下来,还需要覆土器7的配合。根据农艺要求,不仅地膜两侧需要覆土,而地膜上面大部分面积都需要覆盖10-20mm的覆土。由于地膜很薄,容易刮破,过去的覆土器只能在地膜两侧覆土,还不能在地膜上面覆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例采用一种多调节点的覆土器7。如图9所示,这种覆土器7也是装在机具的尾部,结合图12、13可见,覆土器7有两支,分别设在地膜的两边,每一支覆土器7都有一支摆管26,摆管26前端通过转轴25铰链在机架I上,摆管26的另一端插入调长杆27,调长杆27可通过在摆管26内抽插来调整长度,在适当的位置上由顶丝固定。调长杆27的另一端固连一个插套28,插套28里面插装一支立杆29,立杆29的下端装有一片覆土板30,立杆29可在插套28内上下移动,且可转动,在适当的位置上由顶丝固定。摆管26的下侧和相对的机架部位分别设有多个调位孔31,两侧调位孔31之间有拉簧32相拉,拉簧32可通过变换调位孔31来调整拉力的大小。有了这种覆土器7,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多项作业参数,不仅能够在地膜两侧覆土,而且能在地膜上面覆土,能够胜任均匀覆土 IOmm而不刮伤地膜的高难动作。第四种实施例图14、图17所示的机具是在机架I的下方设有一套备用膜架33,结合图15、16可见,备用膜架33有两支吊杆34,吊杆34前端铰链在机架上,后部由吊索35吊挂在机架上,吊索35长度可调,后端通过转轴挂接一个备用膜卷轴36。这种装置的作用是当地膜卷轴4的地膜9在作业中途用完时,可用备用膜继续铺设到地头,再更换地膜卷轴,避免远距离搬取地膜,省时省力,保证了作业的连续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防陷覆膜播种机,包括机架⑴、地膜卷轴⑷、播种盘(6),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的下方,地膜卷轴(4)之前的位置上装有滚筒(11),滚筒(11)的直径反复变化而形成多条凸凹的环形波纹(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陷覆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I)上面还设有可装配水管卷轴(16)的水管架(1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陷覆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I)中下方播种盘(6)之前设有压膜辊(20),压膜辊(20)两端分别与两支摆杆(19)的后端相铰链,两支摆杆(19)前端分别与两支竖立的连杆(18)相铰链,两支连杆(18)上端分别插过机架(I)两侧的固定套(24)且由顶丝固定,摆杆(19)后部铰链有向上的压杆(21),压杆(21)外面配有螺母,螺母以上套有压簧(22),摆杆(19)上端穿入与机架(I)两侧相连的套管(23),且可在套管(23)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陷覆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I)尾部装有覆土器(7),覆土器(7)有一支摆管(26),摆管(26)前端通过转轴铰链在机架(I)上,摆管(26)的另一端插入调长杆(27),调长杆(27)可在摆管(26)内滑动且由顶丝固定,调长杆(27)的另一端固连一个插套(28),插套(28)里面插装一支立杆(29),立杆(29)的下端装有一片覆土板(30),立杆(29)可在插套(28)内上下移动或转动且由顶丝固定,摆管(26)的下侧与相对的机架上设有多个调位孔(31),两侧调位孔(31)之间拉有拉簧(3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陷覆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I)下方还设有备用膜架(33),备用膜架(33)有两支吊杆(34),两支吊杆(34)前端分别铰链在机架(I)两侧,两支吊杆(34)后部分别由吊索(35)吊挂在机架(I)两侧,吊索(35)长度可调,两支吊杆(34)后端通过转轴挂接一个备用膜卷轴(3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具,即一种防陷覆膜播种机,包括机架(1)、地膜卷轴(4)、播种盘(6),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的下方,地膜卷轴(4)之前的位置上装有滚筒(11),滚筒(11)的直径反复变化而形成多条凸凹的环形波纹(12)。有益效果是滚筒的波纹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能将疏松的土壤扣压在波谷之内,形成多条断面呈波浪状且密度较高的压痕,等于增大了土壤局部的承载强度,足以支撑整个机具的压力,消除了机具下陷拥土的现象,实现了不间断的快速平稳行进,覆膜平整严实,排肥量和播种位置准确,抗旱节水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覆膜技术的普及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档编号A01G13/02GK202799799SQ201220516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孙宝忠, 王守波, 孙国发, 梅园雪 申请人:孙宝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