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经济哺乳母猪饲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减少环境污染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哺乳母猪饲料,所述饲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玉米52.90份;次粉2.30份,小麦麸13.30份,米糠2.80份,46%的豆粕16.80份,菜籽饼4.30份,菜籽油3.80份,磷酸氢钙0.97份,石粉1.24份,食盐0.40份,赖氨酸0.16份,蛋氨酸0.01份,苏氨酸0.02份,预混料1份。本饲料配比科学,制作简单,在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饲料成本,经济实惠。
【专利说明】一种绿色经济晡乳母猪饲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动物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环境污染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哺乳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的主要趋势,但伴随而来的猪场粪污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冯定远(2001)统计表明,I头猪平均年产粪尿2.5吨,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3万吨,每日排污水100-150吨。
[0003]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突飞猛进。过去是以散养户为主,现在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殖生产已占主要地位。这些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场的建成,一方面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畜牧场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粉尘、噪声和粪污,但主要是粪污处理不
当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
[0004]目前我国解决猪场粪污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末端处理方法,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污染问题。且往往具有耗资多,日常维护难等缺点。因此,有不少营养学家开始重视从营养学角度探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问题。1995年杨胜教授在我国首先提出‘性态营养”(Ecological Nutrition)的概念,以期在降低成本,提高畜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我国畜牧业生 产规模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促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猪粪尿之所以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从营养角度考虑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饲料原料、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加工技术、添加外源蛋白酶或其他酶类,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等。总体而言是以降低养分含量,提高养分利用率为原则。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养猪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饲粮养分浓度(主要是氮和磷,尤其是氮);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
[0005]按畜禽理想蛋白质模式,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符合畜禽营养需要的平衡饲粮,可适当降低饲料粗蛋白质水平而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此时饲料转化率最高,养分排泄最少。既可节省蛋白质资源,又可减少氮污染。畜禽饲粮中氮利用率通常只有30-50%,要提高氮利用率,必须提高饲粮氨基酸平衡。在饲粮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条件下,饲粮蛋白质降低2%对动物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而氮排泄量却能下降20% (Cormwe 11等,19%)。使用相同氨基酸水平而粗蛋白质水平低4%的饲粮,动物总氮排泄量降低49%(Ρ〈0.01),而生产性能未受影响(Han等,1995)。各国学者已尝试通过配制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质饲粮,以减少氮的排出,并取得良好效果(Goihl,1995)。实践证明,按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模式计算并配制的饲料,可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2.5%,而生产性能不减,在饲粮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条件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对动物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而可使氮排泄量降低10% — 20%(石军,陈安国,2001)。无论在仔猪还是在生长猪阶段,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均可提高猪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可降低粪氮排放量(柴君秀等,2007)。冯定远等(1996)研究表明,在生长猪和育肥猪饲粮中添加氨基酸,同时使饲粮粗蛋白质降低1%,猪增重未受影响,氮利用率有所提高,其粪便中氮排泄量降低17.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畜禽饲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已被养殖者充分接受,而苏氨酸、色氨酸业已开始在饲料中应用。Carter等(1996)报道,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及色氨酸,可减少4%的粗蛋白质含量,并显著降低34%的氮排泄。将合成的L 一赖氨酸添加于饲料中,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可替代蛋白质中的赖氨酸,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和饲料费用(宋宪曾等,2004)。Boza等(1995)的研究表明,以小肤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高于相应氨基酸饲粮或完整蛋白质饲粮。血清尿素氮能较准确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平衡情况,氨基酸平衡良好时,血清尿素氮浓度下降。因此,在畜禽饲粮中使用合成氨基酸,能提高饲粮氮利用率,减少粪尿氮排出量,从而节约饲料蛋白质,减少氮污染。
[0006]所谓低蛋白质饲粮,是指与高蛋白质饲粮相比,其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饲粮,这里的闻蛋白质词粮通常为典型词粮或按某一词养标准配制的词粮。低蛋白质词粮与闻蛋白质词粮相比,前者的限制氨基酸种类较多和限制程度较大,饲粮限制性氨基酸的满足程度制约低蛋白质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霍启光,2004)。早在1944年,Block和Bolhng就得出生长动物的氨基酸需要量可以由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来确定的结论。后来,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饲粮氨基酸保持平衡的情况下,氨基酸刁‘能被动物机体有效地利用,任何一种氨基酸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饲粮中其他氨基酸的利用率。即合理的氨基酸营养不仅要求饲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和含量适宜,而且要求各种必需氮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和动物的需要相吻合,这就是所谓的理想蛋白质。它的出现是动物营养史上又一重大的发现。它最初起源于人们尝试用氨基酸组成来衡量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946年Mitchell和Block提出化学比分,即饲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它的理想含量来衡量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就需要一个参比蛋白质,它的氨基酸组成应该最为平衡,于是出现了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的概念由HOWard(1958)最先提出的,当时称为完全蛋白质,其实质内容是当饲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必需的氨基酸需要量相吻合时,动物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后来随着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了理想蛋白质的概念,并对其概念进行了修改和完善。Cole (1980)认为,理想蛋白质是指各种必需氨基酸以及供给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之间具有最佳平衡的蛋白质。Fuller(1989)认为,理想的氨基酸摸式是评定其他饲粮蛋白质的标准构成或参照蛋白质。由于必需氨基酸的氮可以被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以,含有超出与非必需氨基酸相关的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可能
同样获得氮沉积。据此他们将理想蛋白质定义为: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取得最大利用率时最小的必需氨基酸用量。认值ng和Fulter (1990)将理想蛋白质定义为每一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量都具同等限制性的饲粮蛋白质。如果一个饲粮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则可以通过添加不足的必需氨基酸来改变蛋白质的沉积的速度,饲粮中缺乏非必需氨基酸,则添加任何氨基酸都会改变氮沉积。从低蛋白质饲粮的定义以及理想氨基酸模式或理想蛋白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低蛋白质饲粮就是理想氨基酸模式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是尽量接近理想氨基酸需要的最低蛋白质饲粮,接近程度越近,使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越高。[0007]但低蛋白质饲粮存在很多问题。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中氮约占了 1/6,减少饲粮的蛋白质将降低氮的排泄量。降低饲粮的蛋白质不仅使氮的排出减少,同时使能量损失减少。过量的蛋白质每超过1%将使能量的可利用率降低约1%,这是因为氮以尿素形式排出,尿素含有能量。同时,未被消化的蛋白质排出体外时,使饮水量增加,并产生过量的热量,造成能量损失。Noblet等(1987)研究低蛋白质词粮对猪的生长和能量沉积的影响时,发现在词粮代谢能不变的前提下,低蛋白质饲粮组(蛋白质15.3%,添加赖氨酸)与普通粗蛋白质饲粮组(蛋白质17.8%)相比,前者多沉积一 5.1%- 11.2%的能量。显然,这与尿能,体热散失减少有关。客观上,低蛋白质饲粮提高了饲粮的净能浓度,对于提高低能量饲粮的能量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低蛋白质饲粮中,价格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减少,价格低廉的能量饲料增力口。假设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相当减少豆柏用量23kg/t (CP0.43%),按常规价格计,直接成本降低50.6元/t。以单体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为原料,补充降低1%粗蛋白质带来的上述3种必需氨基酸的不足,按常规价格计需要28.9元/t。结果: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饲料原料成本可降低21.7元/ (t 一 50.6 — 28.9)。所以,使用低蛋白质饲粮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了饲粮成本。
[0008]低蛋白质饲粮存在的问题但是将饲粮蛋白水平降的过低,也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虽然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畜禽饲粮中氨基酸(AA)的种类、比例和数量如能满足动物所需,饲粮蛋白水平可降低2-4个百分点,畜禽生产性能不变,同时,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是,进一步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无论如何保证AA的需要,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胴体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低蛋白饲粮添加赖氨酸、色氨酸、异亮氮酸,蛋氨酸和撷氨酸达到NRC(1988)标准,结果低蛋白质饲粮组的生长成绩和饲料转化率(FCR)均不如正常CP组(P〈0.01)。以23kg的猪进行同样试验,结果与前一次一致。shadra 等(1976)、Easter 等(1980)、Corley 和 Easter (1980).Russen等(1987)也研究证明猪低蛋白质饲粮生产性能不佳。Rusesu等(1986,1987)对仔猪的研究发现,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只有蛋白质水平降低幅度不超过4个百分点时才‘能获得与对照组相似的生长速度。如果将体重3okg的生长猪饲粮蛋白水平从16%降至11%,添加合成的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撷氨酸、蛋氨酸和谷氨酸,虽然能获得同样水平的增重但是采食量升高,因此饲料转化率反而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表明增加的采食量可能主要用于脂肪沉积而不是蛋白质沉积。所以,对于瘦肉率要求不高的猪来说,月同体品质可能下降。Yu等(1991)也观察到,补充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并降低蛋白质5个百分点,对猪的生产性能和胭体脂肪含量表现出负面影响。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粮降低胭体瘦肉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cormwell等(1996)研究表明,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蛋白质4个百分点可使猪的生产性能最佳,但胭体瘦肉率降低。Tuitock等(1997)发现,饲粮蛋白质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并补充合成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和撷氨酸)以满足理想氨基酸比例,则饲喂该饲粮猪的胭体脂肪增加,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降低。Kendan等(1998)向生长猪饲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与蛋氨酸以使其蛋白质水平从16.7%降至12.2%,猪的生产性能与铜体品质也明显下降。Goihi (1999)认为,这可能是饲粮中净能含量较高的缘故。曾有人报道,猪在饲喂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粮时,其血浆尿素氮浓度降低,这表明此时猪对过量氨基酸进行脱氨基的需要降低了,而对氨基酸进行脱氨基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此外,猪采食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后,胰脏的重量减轻了,这可能表明胰脏的活性降低了,猪对能量的需要也降低了。因此,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饲粮中就有较多的净能供猪利用,结果导致了较多的脂肪沉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之一是调低饲粮净能含量,如添加纤维或减少饲粮油脂用量等。Han和Baker (1992)在家禽上的研究表明,将饲粮蛋白质水平有23%降至16%,无论添加何种和任何数量的合成氨基酸,都不能获得在23%蛋白质水平时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无论是调整饲粮中玉米与豆柏的比例还是以玉米淀粉稀释饲粮,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这一现象,众多学者进行探讨,对传统的“蛋白质营养就是氨基酸(AA)营养”的理论提出质疑。
[0009]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已被广泛应用于仔猪、生长肥育猪的饲粮中。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以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许多研究表明降低仔猪、生长肥育猪的饲粮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同时添加合成氨基酸以构成氨基酸平衡饲粮,并不影响仔猪和成长猪的生长性能,同时可以提高N的利用率,降低N的排泄量。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应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未见报道。
[0010]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经济哺乳母猪饲料,所述饲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玉米52.90份;次粉2.30份,小麦麸13.30份,米糠2.80份,46%的豆柏16.80份,菜籽饼4.30份,菜籽油3.80份,磷酸氢钙0.97份,石粉1.24份,食盐0.40份,赖氨酸0.16份,蛋氨酸0.01份,苏氨酸0.02份,预混料I份。本饲料配比科学,制作简单,在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饲料成本,经济实惠。
[0011]本发明开展以下2个试验:①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②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氮排泄量的影响。本发明将总结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泌乳母猪母猪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哺乳母猪乳成分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哺乳母猪的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哺乳母猪N利用率及排放量的影响,从而提供一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哺乳母猪饲料及制作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不同饲粮对仔猪哺乳期成活率的影响直观图。
[0013]【具体实施方式】:
一、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择胎次和体况相近的24头长白X大白二元杂交经产母猪(初始体重185 土 10k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每头母猪哺育12头仔猪。各组母猪分别饲喂CP为18%、17%、16%、14%的饲粮,哺乳期21天。试验饲粮(表I)中各项营养指标按照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推荐值确定,3种低CP氨基酸平衡饲粮中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6种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符合NRC(1998)理想氨基酸模式。
[0014]表I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色经济哺乳母猪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玉米52.90份;次粉2.30份,小麦麸13.30份,米糠2.80份,46%的豆柏16.80份,菜籽饼4.30份,菜籽油3.80份,磷酸氢钙0.97份,石粉1.24份,食盐0.40份,赖氨酸0.16份,蛋氨酸0.01份,苏氨酸0.02份,预混料I份。
【文档编号】A23K1/16GK103431211SQ201310330174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日
【发明者】姜旭明, 吕明斌, 燕磊 申请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