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属于车辆用品领域,包括与公交车车顶适配的固定支架、外层盒体、内层盒体和草坪层,所述草坪层置于内层盒体中,内层盒体置于所述外层盒体中,外层盒体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通过在公交车车顶上种植草坪,使得公交车车顶的空白被充分利用,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缓解了热岛效应还避免了公交车在阳光下的暴晒,另外设置在车顶上的喷淋装置可以适时的对草坪进行喷淋,使草坪不被干涸;该设备具有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
【背景技术】
[0002]草坪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例如100平方米的草地,10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00克,同时释放氧气100克,在大城市中,人口居多,热岛效应严重,而城市草坪绿地面积有限;同时新数据表明济南市现有公交车4000余量,可利用的车顶面积达106000多平方米;若将其利用起来其环保前景广阔,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其充分利用公交车车顶的空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噪声污染。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其结构包括与公交车车顶适配的固定支架、外层盒体、内层盒体和草坪层,所述草坪层置于内层盒体中,内层盒体置于所述外层盒体中,外层盒体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
[0005]进一步,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水泵、支撑体、水管和水箱,所述水管通过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水管设有若干喷头,喷头同时通过水管连接到水泵的一个端口,水泵的另一个端口与水箱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水管绕支撑体可左右旋转,旋转角度为0-20°。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公交车车顶上种植草坪,使得公交车车顶的空白被充分利用,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缓解了热岛效应还避免了公交车在阳光下的暴晒,另外设置在车顶上的喷淋装置可以适时的对草坪进行喷淋,使草坪不被干涸;该设备具有功能多样,实用性强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公交车,2喷头,3固定支架,4外层盒体,5内层盒体,6草坪层,7雨水溢出孔,8喷淋装置,9水泵,10支撑体,11水管,12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做一下详细说明。
[0013]本发明的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其结构包括与公交车I车顶适配的固定支架3、外层盒体4、内层盒体5和草坪层6,所述草坪层6置于内层盒体5中,内层盒体5置于所述外层盒体4中,外层盒体4与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外层盒体4与内层盒体5之间设有雨水溢出孔7,当在下雨天气或内层盒体水量较多时,多余水量可经雨水溢出孔7排至外层盒体。
[0014]在所述的固定支架3上内层盒体5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喷淋装置8,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水泵9、支撑体10、水管11和水箱12 ;所述水管11通过支撑体10固定,在所述水管
11设有若干喷头2,喷头2同时通过支撑体10连接到水泵的一个端口,水泵9的另一个端口与水箱12连接。
[0015]所述水管11绕支撑体10可左右旋转,旋转角度为0-20°。能充分的喷洒草坪,使草坪均匀受淋。
[0016]本发明通过在公交车车顶上种植草坪,使得公交车车顶的空白被充分利用,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缓解了热岛效应还避免了公交车在阳光下的暴晒,另外设置在车顶上的喷淋装置可以适时的对草坪进行喷淋,使草坪不被干涸。
[0017]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公交车车顶配合安装的固定支架、外层盒体、内层盒体和草坪层,所述草坪层置于内层盒体中,内层盒体置于所述外层盒体中,外层盒体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还设有喷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载式移动草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水泵、支撑体、水管和水箱,所述水管通过支撑体固定,在所述水管设有若干喷头,喷头同时通过水管连接到水泵的一个端口,水泵的另一个端口与水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车载式移动草坪,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绕支撑体可左右旋转,旋转角度为0-20°。
【文档编号】A01G9/02GK103707846SQ20131070450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马子栋 申请人:马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