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横向移动的旋耕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17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可横向移动的旋耕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作业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刀轴、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刀轴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箱,刀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耕刀,支架包括与刀轴平行设置的横梁、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的侧板,横梁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的缸筒上,另有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两端,固定架上设有C形框架,C形框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两端固定连接,C形框架的中间设有固定架铰接点;在齿轮传动箱上端设有传动箱铰接点;在固定架铰接点与传动箱铰接点之间设有连杆。本实用新型旋耕机的刀轴部分可横向移动,可消除作业死角,降低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
【专利说明】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作业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0002]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农田和蔬菜地,也用于果园中耕,还可用于开垦灌木地、沼泽地和草荒地的耕作。但现有旋耕机的幅宽是固定的,收到作业场地环境的限制,往往存在一定的作业死角,如塑料大棚和果园的边缘部分因空间狭小,拖拉机无法靠近,形成旋耕机作业的死角,这些作业死角只能采用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作量,作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消除作业死角、降低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的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刀轴、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刀轴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箱,刀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耕刀,所述支架包括与刀轴平行设置的横梁、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的侧板,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的缸筒上,另有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两端,固定架上设有C形框架,所述C形框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两端固定连接,C形框架的中间设有固定架铰接点;在齿轮传动箱上端设有传动箱铰接点;在固定架铰接点与传动箱铰接点之间设有连杆。
[0006]所述固定架为直杆,固定架的两端通过连接盘与活塞杆连接。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旋耕机的刀轴部分可横向移动,可消除作业死角,降低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0]图3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1]图4为图1实施例偏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刀轴12、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刀轴12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箱13,刀轴12上固定安装有旋耕刀14,所述支架包括与刀轴12平行设置的横梁15、固定连接在横梁15两端的侧板11,所述横梁15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2的缸筒上,另有固定架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2的活塞杆21的两端,固定架8上设有C形框架81,所述C形框架8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8的两端固定连接,构成D形结构,C形框架81的中间设有固定架铰接点7 ;在齿轮传动箱13上端设有传动箱铰接点6 ;在固定架铰接点7与传动箱铰接点6之间设有连杆9。
[0014]所述固定架8为直杆,固定架8的两端通过连接盘82与活塞杆21连接。
[0015]正常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固定架8和C形框架81上的连接件将其悬挂在拖拉机上,并通过传动轴将齿轮传动箱13连接拖拉机的动力输出。
[0016]当需要对田地的边角旋耕作业的时候,只要如图4、图5所示,操纵双向液压缸2,使活塞杆21横向移动,即可带动横梁15、刀轴12以及整个旋耕机的工作部横向移动,实现对边角地块的旋耕作业。
【权利要求】
1.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刀轴(12)、安装在支架上并与刀轴(12)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箱(13),刀轴(12)上固定安装有旋耕刀(14),所述支架包括与刀轴(12)平行设置的横梁(15)、固定连接在横梁(15)两端的侧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5)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2)的缸筒上,另有固定架(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向液压缸(2)的活塞杆(21)的两端,固定架(8)上设有C形框架(81),所述C形框架(8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8)的两端固定连接,C形框架(81)的中间设有固定架铰接点(7);在齿轮传动箱(13)上端设有传动箱铰接点(6);在固定架铰接点(7)与传动箱铰接点(6)之间设有连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向移动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8)为直杆,固定架(8)的两端通过连接盘(82)与活塞杆(21)连接。
【文档编号】A01B33/10GK203457502SQ20132055323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7日
【发明者】胥宏伟 申请人:山东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