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16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由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助剂和赋形剂组成,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的重量比为2-10:2-10:1-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由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组成,三种组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预防作用好,持效期长,能够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降低用药成本;低毒低残留,能够有效地防控虫害发生,对作物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缨翅目等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甘蔗害虫的化学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
【背景技术】
[0002]甘蔗是一种生长周期长、长期连作、宿根栽培、连片种植作物,尤其近年甘蔗引种频繁,植期多样化,为害虫的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甘蔗地下害虫逐年发展,成为主产蔗区的一大敌害,发生面广,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宿根缩短,种植成本增高,严重地影响蔗糖产业发展。
[0003]由于地下害虫长期营土栖生活,传统的防治方法不但难以快速奏效,而且受限诸多,费时、费力、浪费成本,因而被公认为是最难防治的一类害虫。目前,化学农药在甘蔗地下害虫防治中仍占主导地位。常用的化学农药存在以下缺陷:(1)高毒、高残留,(2)害虫抗性大,(3)防效较差,(4)杀虫谱较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毒性低、残留小、对地下害虫防效高、杀虫谱广的农药颗粒剂,用于防治甘蔗地下害虫。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由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助剂和赋形剂组成,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的重量比为2-10:2-10:1-1O0
[0006]与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0007](I)有效成分由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组成,三种组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预防作用好,持效期长,能够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降低用药成本。
[0008](2)低毒低残留,能够有效地防控虫害发生,对作物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
[0009](3)杀虫谱广,对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缨翅目等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0011]一、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0012]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混配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以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的单剂作为对照药剂,并按照以下比例配制混剂I号-混剂10号:
[0013]混剂I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2:2:1
[0014]混剂2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1:1:1
[0015]混剂3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1:1:3
[0016]混剂4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1:1:5
[0017]混剂5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2:5:1
[0018]混剂6号: 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2:10:1
[0019]混剂7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5:2:1[0020]混剂8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10:2:1[0021 ] 混剂9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2:5:5
[0022]混剂10号: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2:5:10
[0023]试验以甘蔗螟虫三龄幼虫为试虫,设置空白对照,将噻虫胺、甲维盐、氟虫腈单剂以及上述10个混剂采用浸虫法,进行毒力测定并做统计分析,最终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噻虫胺、氟虫腈、甲维盐、助剂和赋形剂组成,噻虫胺、氟虫腈和甲维盐的重量比为2-10:2-10:1-10。
【文档编号】A01N43/90GK103798275SQ20141005831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罗晓丹, 黄业新 申请人:罗晓丹, 黄业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