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通过将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按质量比(4~5)∶(9~11)∶1∶(2~4)混合得到基质,将基质在水中杀菌除虫后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6~8天,然后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在出苗率达45%~50%时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本发明的培育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根系完好,造林成活率高,能够有效节约育苗土地,缩短了育苗周期,从而降低了育苗成本,并且还能周年育苗,育苗规模更大。
【专利说明】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0002]薄壳山核桃主根发达、侧须根较少。裸根薄壳山核桃苗造林成活率仅为20%~40 %,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较裸根苗冬春造林成活率可提高40 %以上,可周年造林。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种可以大规模培育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培育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不能大规模培育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将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按质量比(4~5): (9~11):1: (2~4)混合得到基质;
[0006](2)在苗床中注水,并在水中兑入杀菌、杀虫药,将所述基质装入营养袋并置于苗床的水中浸泡3天,取出并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 ;
[0007](3)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6~8天;
[0008](4)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种子部位温度不超过48度,在出苗率达45%~50%时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
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
[0009]优选地,在步骤⑴中,所述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的质量比为6: 10:1: 3。
[0010]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薄壳山核桃种子为当年采收且质量好的种子。
[0011]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种子沙藏的时间为7天。
[0012]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去除拱膜在早晨或者傍晚温度较低进行。
[0013]优选地,在步骤(4)中,所述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0014]A、选择嫁接部位直径大于0.3cm、木质化程度高的砧木,在砧木离地面4cm处削为倒楔形;
[0015]B、选择与砧木配比为0.5~1.5的接穗,在接穗距离地面1/3处从底部破开;
[0016]C、将削为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形成层对齐,用薄膜包扎固定。
[0017]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通过将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按质量比(4~5): (9~11):1: (2~4)混合得到基质,将基质在水中杀菌除虫后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6~8天,然后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在出苗率达45%~50%时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本发明的培育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根系完好,造林成活率高,能够有效节约育苗土地,缩短了育苗周期,从而降低了育苗成本,并且还能周年育苗,育苗规模更大。
[0018]此外,本发明以传统嫁接方法为基础,针对薄壳山核桃的特性,对原有嫁接方法进行改良、调整、创新,提供了一种可以高效利用砧木、嫁接成活率高、接穗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的嫁接方法。在嫁接时选择砧木地径在0.3cm以上的砧木,把砧木在4cm处削为倒楔形,选择砧木/接穗=0.5~1.5大小的接穗劈开,把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对齐形成层。用薄膜包扎固定好即可。通过本发明,一是把嫁接所需砧木的地径从0.8以上放宽到0.3cm以上。大大提高了一年生薄壳山核桃砧木的嫁接利用率;二是把接穗直径要求从0.6~
1.1cm放宽到0.3~1.3cm.提高了接穗的利用率。三是与传统嫁接方法相比次嫁接方法稳定性好,成活率高。四是采用此发明可以缩短苗木培育周期,降低苗木培育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将4kg珍珠岩、Ilkg木屑、Ikg缓施肥以及2kg田泥混合得到基质; [0023](2)在苗床中注水,并在水中兑入杀菌、杀虫药,将所述基质装入营养袋并置于苗床的水中浸泡3天,取出并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 ;
[0024](3)选取当年采收且质量好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6~8天;
[0025](4)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种子部位温度不超过48度,在出苗率达45%~50%时,在早晨或者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嫁接过程具体为:
[0026]A、选择嫁接部位直径大于0.3cm、木质化程度高的砧木,在砧木离地面4cm处削为倒楔形;
[0027]B、选择与砧木配比为0.5~1.5的接穗,在接穗距离地面1/3处从底部破开;
[0028]C、将削为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形成层对齐,用薄膜包扎固定。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I)将5kg珍珠岩、9kg木屑、Ikg缓施肥以及4kg田泥混合得到基质;
[0032](2)在苗床中注水,并在水中兑入杀菌、杀虫药,将所述基质装入营养袋并置于苗床的水中浸泡3天,取出并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 ;
[0033](3)选取当年采收且质量好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8天;
[0034](4)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种子部位温度不超过48度,在出苗率达45%时,在早晨或者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嫁接过程具体为:
[0035]A、选择嫁接部位直径大于0.3cm、木质化程度高的站木,在站木离地面4cm处削为倒楔形;
[0036]B、选择与砧木配比为0.5的接穗,在接穗距离地面1/3处从底部破开;
[0037]C、将削为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形成层对齐,用薄膜包扎固定。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I)将6kg珍珠岩、IOkg木屑、Ikg缓施肥以及3kg田泥混合得到基质;
[0041](2)在苗床中注水,并在水中兑入杀菌、杀虫药,将所述基质装入营养袋并置于苗床的水中浸泡3天,取出并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50 ;
[0042](3)选取当年采收且质量好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7天;
[0043](4)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种子部位温度不超过48度,在出苗率达50%时,在早晨或者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嫁接过程具体为:
[0044]A、选择嫁接部位直径大于0.3cm、木质化程度高的砧木,在砧木离地面4cm处削为倒楔形;
[0045]B、选择与砧木配比为0.5的接穗,在接穗距离地面1/3处从底部破开;
[0046]C、将削为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形成层对齐,用薄膜包扎固定。
[0047]相比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培育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根系完好,造林成活率高,能够有效节约育苗土地,缩短了育苗周期,从而降低了育苗成本,并且还能周年育苗,育苗规模更大。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按质量比(4~5): (9~11): I: (2~4)混合得到基质; (2)在苗床中注水,并在水中兑入杀菌、杀虫药,将所述基质装入营养袋并置于苗床的水中浸泡3天,取出并撤去水分至相对湿度为45~55 ; (3)将薄壳山核桃种子用400ppm浓度的赤霉素进行浸种5~8天,将浸好的种子沙藏6~8天; (4)将沙藏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袋中,加盖拱膜,种子部位温度不超过48度,在出苗率达45%~50%时去除拱膜,去除拱膜后进行浇水、除草、打药、施肥,待苗木地径达0.4cm以上时进行嫁接。
2.如权利要 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珍珠岩、木屑、缓施肥以及田泥的质量比为6: 10:1: 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薄壳山核桃种子为当年采收且质量好的种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种子沙藏的时间为7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去除拱膜在早晨或者傍晚温度较低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壳山核桃营养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嫁接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嫁接部位直径大于0.3cm、木质化程度高的站木,在站木离地面4cm处削为倒楔形; B、选择与砧木配比为0.5~1.5的接穗,在接穗距离地面1/3处从底部破开; C、将削为倒楔形的砧木插入接穗中,形成层对齐,用薄膜包扎固定。
【文档编号】A01G1/06GK103828677SQ20141007520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习学良, 茶惠军, 茶跃龙, 李淑芳, 熊新武, 王高升, 阿映雪, 习瑞文, 杨建华, 梁林波, 李俊南, 刘恒鹏, 史鸿飞, 李孙玲 申请人:云南润雨薄壳山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