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49853阅读:4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A、搭建薄膜拱棚:在拱棚中装设雾化喷灌设备,雾化喷头安装在棚内顶部;B、在棚内纵向方向的中间和两边各设置一条集水沟,集水沟下面埋设网管,所述网管用于收集暂存从集水沟下渗的温水,并让温水更好地向沙土层间和地下渗透,同时热量也随着温水的渗透传给土层和地下;C、培土栽培,采用高低垄种植,低垄采用低密度浅层种植,高垄采用高密度深层种植;D、种植收获时间:在阳历11月中旬外地收获种姜时开始种植,春节前后可收挖高垄种植生姜,嫩姜连同老姜一起上市,次年的清明后至阳历10月,可陆续收挖低垄的主种植行种植的生姜。本发明生姜上市时是在旺销期(春夏季),收获后可直接上市,减少了贮存的设备和麻烦,完全回避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生姜萌芽幼苗期较长,约三个月。根系再生能力较弱,难以移植。适合生长温度范围也较小(18-28)摄氏度。特别是幼苗时期要求在(20-26)度之间。过低生长过慢,过高则易成为弱苗,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生姜13摄氏度便进入休眠,并且结束之前所有生长而之后只能重新生长。10度以下容易冻伤至冻死。用外部加热过于浪费能源而让成本无法用于实际生产。
[0003]用鼓风机给地下吹进棚内顶热空气则建造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的海南南部却因终年高温时间过长不宜种植。所以生姜的反季节栽培一直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中。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旨在不用外部加热而能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环境,既提高其生产效率,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5]本发明,以本 申请人:曾经申请且取得专利权的《可轻易控制揭开度的薄膜拱棚》为基础,对所述《可轻易 控制揭开度的薄膜拱棚》进行改进和完善,作为生姜反季节栽培的薄膜拱棚。
[0006]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A、搭建薄膜拱棚:选用在渗水能力较好的沙质土壤的地块上建薄膜拱棚,薄膜拱棚包括拱形骨架和披覆在拱形骨架上的薄膜,在薄膜的两侧边脚各设置一排小袋,小袋用于装水,在小袋的上方再制作一条薄膜管,薄膜管上有小孔连接小袋,以便为小袋注水,在薄膜管内穿入一条绳子,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大棚两端的骨架脚上;在拱棚中装设有雾化喷灌设备,雾化喷头安装在棚内顶部;
B、在棚内纵向方向的中间和两边各设置一条集水沟,集水沟下面埋设网管,网管由硬质骨架包裹细孔网制成,在大棚工作室旁挖一个地下水回流井,网管的出水口与地下水回流井相通,所述雾化喷灌设备的水泵设置在地下水回流井中;所述网管用于收集暂存从集水沟下渗的温水,并让温水更好地向沙土层间和地下渗透,同时热量也随着温水的渗透传给土层和地下;网管和地下之间的水再由水泵抽给棚顶雾喷而成为水循环,这样棚顶热量便由水循环而传到地下沙土中;
C、培土栽培,采用高低垄种植,垄宽为40-100cm,与集水沟相邻的采用低垄低密度浅层种植,种植深度为3.5-4.5cm,行距为15-20cm,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0.5-1.5kg,每棵种姜重为40-60g,所述种植称为主种植行;和低垄相接的是高垄高密度深层种植,种植深度为20-30cm,种植密度为每平米5-8kg,在相隔15_20cm处以每棵大于250g的种姜排满宽30-40cm的种植带,盖20-30cm厚的土层,所述种植称为排姜种植行,高垄种植和低垄种植相间设置,采用所述雾化喷灌及常规的施肥管理;D、种植收获时间:以粤东为例,在阳历11月中旬外地收获种姜时开始种植,种植完毕后盖上地膜,当开始出苗时揭收地膜,春节前生姜便全部进入苗期,同时高密度高垄种植的排姜种植行的生姜可以开始收挖,收挖的嫩姜连同种姜一起上市,收挖时隔行收挖,排姜种植行的高垄收挖姜的同时为低垄种植的生姜填培土,其排姜种植的高垄成为沟,原来浅层种植的主种植行的生姜,经培土后种姜的种植深度由3.5-4.5cm逐渐增至20_30cm,次年的清明后至阳历10月,陆续收挖低垄的主种植行种植的生姜。
[0007]本发明,可在薄膜的一侧,设有复数根揭开控制绳,复数根揭开控制绳搂着同侧的薄膜,揭开控制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拱形骨架的上部,另一端与横跨在薄膜拱棚上方的粗拉绳连接,再在大棚外顶装上滑轮,以便更有效地拉动绳,这样拱棚揭开度控制绳便可以由卷扬机和温控开关管理,棚内温度超过设置上限时,则拉绳揭棚,下限则放绳封棚。
[0008]本发明,可在雾化喷头下安装一层植物生长光色薄膜,并在中间打出水孔,出水孔位于排水沟的上方,以便在当作物不需要雾化喷灌时,可以用大棚骨架收集热量于温水后通过网管在沙土层间渗流。
[0009]本发明,也可以用鼓风机向网管吹进棚内顶热空气,再通过集水沟给网管及周围渗水向地下和沙土层间传热贮热。
[0010]本发明,可在薄膜拱棚内再搭建小拱棚或和在生姜栽种后盖上地膜。
[0011]本发明,可用直径为10_25cm的充气薄膜管压于拱棚膜或地膜间,再在充气薄膜管的上面加盖薄膜,构成双层或多层覆盖薄膜,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0012]本发明,所述高垄用于培育移植苗,培育移植苗采用L型培育槽,将L型培育槽组合成成片的山字型槽,移植种植时整条槽种植成行,所述L型培育槽包括槽底和单侧槽壁,在槽壁的底部,设有定位销,在槽底的外端,设有与相邻行定位销配合的销孔,组合时,本行的定位销穿插在相邻行的销孔上,N个L型培育槽组合拼成N-1个可培育的槽体。
[0013]本发明,所述集水沟面宽为20cm,深为15cm。
[0014]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I)在《可轻易控制揭开度的薄膜拱棚》的基础上,增设充气薄膜管构成的多层隔离覆盖,以低成本创造更好的保温效果,让大棚的温度更有可控性。
[0015](2)使用网管和集水沟让透水能力较好的沙质土地的渗水传热,巧妙地利用大棚的雾灌和遮阳设备让棚内的热能贮存于地下以保证大棚的温度在冷空气来时不会过低。
[0016](3)由于温度差容易在高低垄间形成空气对流,高低垄高低密度种植让土壤有透气性,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大棚的空间。
[0017](4)使收获期错开,有效实现淡季供应。
[0018](5)高垄挖姜同时为低垄填培土,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9](6)条型育苗槽浇灌时多余的水通过两端外流,不用留漏水孔,不会像普通营养杯使苗根长出杯外以至在移植时损坏苗根,成条几棵至几十棵的种植,又比营养杯单棵种植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0020](7)由于生姜整个生长期都在适宜的温暖湿润环境下生长,完全避免了高温干燥环境下产生的畸形姜,由本设施种植的生姜既肥大有型,姜肉的纤维也较少,生姜的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较高,也避免了因过涝环境而使姜得病死亡而造成损失,同时还避免在姜需要培土时因天气下雨无法培土而让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丧失,本设施栽培的生姜产量和质量均有保证。
[0021](8)上市又在旺销期(春夏季),收获后可直接上市,减少了贮存的设备和麻烦,完全回避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0022](9)本设施让种姜人的梦想,生姜反季节栽培成为现实。由于传统种植生姜一年只能是一次,造成生姜的价格格波动很大(将近十倍,如批发价2012年底每公斤不到2元,2014年春已近每公斤20元)且波动的周期要一年以上。如若本设施得以推广,使生姜一年种植一次变成两次.便可有效缓解姜价的波动。同时在市场供应紧张时种植也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0023](10)本发明,冬季使用无需外部加热,光伏电池和直流电水泵用于农业灌溉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旱天光照电能充足刚好是最需灌溉时,阴雨天光照电能不足刚好无需灌溉,属于节能降耗项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图2为一种可轻易控制揭开度的薄膜拱棚的结构原理图,其中:图2为薄膜拱棚的俯视图(局部),图1为图2之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生姜反季节栽培薄膜拱棚及种植方法示意图(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4-图6为L型培育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和图5分别为单件槽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6为组合状态不意图。
[0026]图中,1、网管 2、集水沟 3、主种植行 4、排姜种植行 5、L型培育槽51、定位销 52、销孔 6、外层大棚膜 7、充气薄膜管 8、内层大棚膜 81、小袋82、薄膜管 83、揭开控制绳 84、粗拉绳 85、绳子 9、物生长光色薄膜 10、雾化嗔头 11、地I旲12、小拱棚 13、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照附图,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6米宽双层大棚为例,首先选用透水层I米以上,最好是地下水位0.6米左右,且不流动的地块建大棚。在大棚中间和距边0.4米处,地平面下约0.4米埋设塑料网管,网管直径约20cm。再在大棚工作室旁挖一个地下水回流井。大棚薄膜8边缘以12cm上折并全线缝合,再在中间向对折处用T字型以Icm间隔缝合,这样便制成了边缘有直经约3cm小袋81,小袋上方有直径约3cm的薄膜管82,并且之间以6mm小孔连接。以上制作可在薄膜车间完成。将首层大棚膜8披上建好的大棚骨架。将要装进薄膜管内的绳子系在外径小于2.5cm的轴承上装入薄膜管,再用磁铁在外面牵引便能轻松为薄膜管82穿入绳子85。在薄膜管82的任一端都可轻易为成排小袋81注水。然后将穿入薄膜管内的绳子85分别系在大棚两端的骨架脚上。这样首层薄膜便盖好。将充饱气直径10-25cm长度大约等于大棚膜的宽度的薄膜管7压在首层大棚膜上,簿膜管7的两端扎在大棚骨架脚上,在上面再盖上第二层薄膜6,然后再在上面加压膜绳(图中未画出)。雾化喷灌设备的雾化喷头10则装在大棚顶部骨架下。集水沟面宽20cm,深15cm。种植在中间集水沟两边分别以株行距20cm两行种植,种植的姜种重约每棵50克,因设施内生长环境较好,姜种宜浅植,上面覆盖3cm厚土层,称主种植行3。在相隔15cm处以每棵大于250克排满宽45cm种植带成排姜种植行4,盖25cm厚土层。再在相隔15cm处以株行距约20cm三行种植成宽约45cm种植带为主种植。再依次种多一行排姜种植和一行主种植。如若在大棚旁有空地准备成苗移植,将单个L型培育槽5组合成片条型育苗槽,槽宽4cm左右,深10cm,每槽以株距20cm放置每个重约30克的姜种。育苗槽内宜放置保水剂,以保持槽内土壤湿度。种植完毕便盖上首层地膜,压上充气隔层薄膜管,再盖上第二层地膜,由于不靠光照增加地温,地膜主要起防散热作用。地膜宜用较厚可多次使用黑色膜。为了获得更好的保温效果,可增加内置小拱棚12,再装上透植物生长光膜9,便可启动光伏电池驱动水泵雾化喷水,雾化的水吸收棚内热量后被透植物生长光膜回收,由集水沟和网管在沙质土层渗透流动以达到向沙土层传热的目的。当光照越充足,棚内的温度越高,光伏电池电力也就越充足,水泵供喷水量也就越多,传送到地下的热量也就越多。本设施最好是成片连栋建造,以便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温水池。
[0028]种植时间与管理:以南方粤东为例,11月中旬外地收获姜种时便可开始种植,元旦前便出苗,这时应收起地膜,由于外界开始进入一年最冷时节,大棚膜和内置小拱棚膜可适时适当揭开,以获取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有条件的可增施二氧化碳。设施内的温度基本能保持在20-26度之间,最低也能保持在13度以上。如遇连续十多天的低温阴雨极端天气,便从回流井抽地下水流通于网管间,苗床的温度就能保持在16度左右。收地膜后同时可以给苗床施入花生麸,草木灰等有机肥,由于冬季大棚姜病虫害较少,在南方粤东大多采用有机栽培,以获取高品质嫩姜供出口。从出苗到苗基本出齐,本发明设施要大约半个月时间,而普通种植则需一个月。春节前生姜便全部进入苗期,同时高密度高垄种植的排姜种植行可以开始收挖嫩姜连同老姜一起上市,收挖时隔行收挖。同时也开始为主种植行的姜苗浅培土,原来浅层种植的主种植行3的生姜,经培土后种姜的种植深度由3.5-4.5cm逐渐增至20-30cm。当主种植行幼苗基本长有5片壮叶以上时,开始撒去透植物生长光色膜9,(若为遮阳网应早撒开些)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可撒去外层大棚膜6,13度以上可撒去内置小拱棚12。育苗槽5的姜苗也将进入生长旺盛期,应及时移植于可轻易控制揭开度薄膜棚内。次年的清明节以后,主种植行的生姜已进入生长旺盛期,有的已有5个芽250克以上,排姜种植行基本挖完。主种植行也跟随着培土完毕。棚内的热量也无需蓄存于地下,雾化喷灌则为控制土壤湿度和施肥使用。连接薄膜小袋的注水薄膜管内的绳子起到使揭开绳的受力更均衡,以至更好地揭开薄膜 而不损坏薄膜。装在棚外顶的滑轮使拉动控制绳更顺利省力。由于绳子没有与棚膜摩擦,从而使拉绳不会将棚膜磨损。大棚的温度用卷扬机和温控开关控制揭开控制绳,控制大棚揭开度。从而实现对棚内温度的控制。温控开关设置29度拉绳揭膜,27度放膜封棚。拉绳揭膜应设置上限,防止因气温高于29度而拉坏绳或棚。卷扬机的拉绳速度应较慢,一般要求在0.01-0.lm/s。电源为光伏电池提供。培土完毕20天后生姜开挖上市品质最好,次年的清明后至阳历10月,陆续收挖低垄的主种植行3种植的生姜。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 A、搭建薄膜拱棚:选用在渗水能力较好的沙质土壤的地块上建薄膜拱棚,薄膜拱棚包括拱形骨架和披覆在拱形骨架上的薄膜(8),在薄膜的两侧边脚各设置一排小袋(81),小袋用于装水,在小袋的上方再制作一条薄膜管(82),薄膜管上有小孔连接小袋,以便为小袋注水,在薄膜管内穿入一条绳子(85),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大棚两端的骨架脚上;在拱棚中装设有雾化喷灌设备,雾化喷头(10)安装在棚内顶部; B、在棚内纵向方向的中间和两边各设置一条集水沟(2),集水沟(2)下面埋设网管(1),网管由硬质骨架包裹细孔网制成,在大棚工作室旁挖一个地下水回流井,网管的出水口与地下水回流井相通,所述雾化喷灌设备的水泵设置在地下水回流井中;所述网管用于收集暂存从集水沟下渗的温水,并让温水更好地向沙土层间和地下渗透,同时热量也随着温水的渗透传给土层和地下;网管和地下之间的水再由水泵抽给棚顶雾喷而成为水循环,这样棚顶热量便由水循环而传到地下沙土中; C、培土栽培,采用高低垄种植,垄宽为40-100cm,与集水沟(2)相邻的采用低垄低密度浅层种植,种植深度为3.5-4.5cm,行距为15-20cm,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0.5-1.5kg,每棵种姜重为40-60g,所述种植称为主种植行(3);和低垄相接的是高垄高密度深层种植,种植深度为20-30cm,种植密度为每平米5-8kg,在相隔15-20cm处以每棵大于250g的种姜排满宽30-40cm的种植带,盖20-30cm厚的土层,所述种植称为排姜种植行(4),采用所述雾化喷灌及常规的施肥管理; D、种植收获时间:以粤东为例,在阳历11月中旬外地收获种姜时开始种植,种植完毕后盖上地膜(11 ),当开始出苗时揭收地膜,春节前生姜便全部进入苗期,同时高密度高垄种植的排姜种植行可以开始收挖,收挖的嫩姜连同种姜一起上市,收挖时隔行收挖,排姜种植行(4)的高垄收挖姜的同时为低垄种植的生姜填培土,其排姜种植的高垄成为沟,原来浅层种植的主种植行(3)的生姜,经培土后种姜的种植深度由3.5-4.5cm逐渐增至20_30cm,次年的清明后至阳历10月,陆续收挖低垄的主种植行(3)种植的生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薄膜的一侧,设有复数根揭开控制绳(83),复数根揭开控制绳搂着同侧的薄膜,揭开控制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拱形骨架的上部,另一端与横跨在薄膜拱棚上方的粗拉绳(84)连接,再在大棚外顶装上滑轮,以便更有效地拉动绳,这样拱棚揭开度控制绳便可以由卷扬机和温控开关管理,棚内温度超过设置上限时,则拉绳揭棚,下限则放绳封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雾化喷头下安装一层植物生长光色薄膜(9),并在中间打出水孔(13);出水孔位于排水沟(2)的上方,将吸收棚内热量后的温水通过网管渗透于地下沙土和地下水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直径为10-25cm的充气薄膜管(7)压于拱棚膜或地膜间,再在充气薄膜管的上面加盖薄膜,构成双层或多层覆盖薄膜,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垄用于培育移植苗,培育移植苗采用L型培育槽(5),将L型培育槽(5)组合成成片的山字型槽,移植种植时整条槽种植成行,所述L型培育槽(5)包括槽底和单侧槽壁,在槽壁的底部,设有定位销(51),在槽底的外端,设有与相邻行定位销(51)配合的销孔(52),组合时,本行的定位销(51)穿插在相邻行的销孔(52)上,N个L型培育槽组合拼成N-1个培育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面宽20cm,深 1 5cm。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875425SQ20141012429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丹两 申请人:李丹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