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6.5的沼泽土壤做成半旱式厢;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在膜面上插出地气孔;在膜面上播撒腐殖土作为培养土;将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枝条或碎段作为种苗,播撒在膜面上,种苗量为200-300g/平方,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遮阴网将暖地泥炭藓盖好,用微喷方法一天3—6次喷湿;补苗、除草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本发明能将野生的暖地泥炭藓资源驯化后育苗进行人种植推广,得到的暖地泥炭藓品种,生长速度快、植物体高大、品质粗壮,单产鲜品8000公斤,干品400公斤到500公斤。
【专利说明】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泥炭藓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泥炭藓,别名水苔,属于泥炭藓亚纲,泥炭藓目,中国专利200310104033公开了一种水苔种植方法。该方法是将泥炭藓枝条整株或切断后进行培养,是野生种苗变人工种植驯化的原生种苗,种植产量不高,按照传统种植方法,亩产在200公斤,品质也不如新西兰和智利的泥炭藓,达不到出口高价格要求。全世界泥炭藓品种300余种,我国有46种。如“中位泥炭藓”、“加萨泥炭藓”、“粗叶泥炭藓”、“拟尖叶泥炭藓”、“暖地泥炭藓及其亚种”、“密叶泥炭藓”、“泥炭藓及其亚种”等。各种泥炭藓的用途、外观、品相、生长特性等都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采用原有的泥炭藓种植方法,无法针对单一品种进行培养、改良,达到进一步人工种植提高泥炭藓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能够适合暖地泥炭藓种植,改善暖地泥炭藓品种,提高其产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5](I)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0006](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0-20cmX 10-20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0007](3)、在膜面上播撒厚I一 3cm的腐殖土 ;
[0008](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5—1cm的枝条或I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I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
[0009](5)、将稻草切成3 —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0010](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0011](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3— 6次喷湿;
[0012](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0013](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0014]上述的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5](I)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0016](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5cmX 15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0017](3)、在膜面上播撒厚2cm的培养土 ;
[0018](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Icm — 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I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
[0019](5)、将稻草切成3 —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0020](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0021](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4一5次喷湿;
[0022](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0023](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 申请人:,一直致力于泥炭藓培育、种植的研究、生产工作,本专利公开的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是经 申请人:长期实验、人工驯化野生泥炭藓后育苗培养的总结。暖地泥炭藓,植物体高大、I年半生长的植株15 — 20cm,淡褐白色或淡紫色,干燥时具光泽。颈直立长,表皮无色细胞特大,薄壁具大形水孔,侧壁具纵列小水孔。中轴黄棕带红色,颈叶大呈等腰三角形,长约1.8毫米,基部阔约0.7到0.85毫米。先端狭而钝,具齿。上部内卷。无色细胞狭长菱形,叶上段密被螺纹及水孔,基部疏被螺纹,背面半圆形对2,腹面具多数大形圆孔。枝丛4一5,2— 3强枝,倾立。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三角形,雌雄异株。雌苞叶较大卵壮被针形,无色细胞阔菱形,往往多分隔,无纹孔。孢朔近球形,孢子呈四分孢子形,褚黄色。多分布于南亚热带和暖温带,湿热地区的森林湿地、沼泽地均可生长。该品种是目前市场上最实用的品种、但是由于年年无限地采挖,不但资源被大量破坏,其生长地的生态也被破坏,无法再次生长,该品种是目前修复地球被破坏生态的最佳品种,发展人工种植推广意义最大。通过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将野生的暖地泥炭藓资源驯化后育苗进行人种植推广,对泥炭藓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0025]本发明种植得到的暖地泥炭藓品种,生长速度快、植物体高大、品质粗壮,单产鲜品8000公斤,干品400公斤到500公斤,可以用于农作物、烤烟、花卉盆景的栽培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发明的实施例1: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7](I)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0028](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0-20cmX 10-20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0029](3)、在膜面上播撒厚I一 3cm的腐殖土作为培养土 ;
[0030](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5—1cm的枝条或I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I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
[0031](5)、将稻草切成3 —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0032](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0033](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3— 6次喷湿;
[0034](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0035](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0036]本发明的实施例2: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37](I)选择海拨800米到16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0038](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5cmX 15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0039](3)、在膜面上播撒厚2cm的培养土 ;
[0040](4)、优选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Icm — 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I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经 申请人:试验,采用碎段作为种苗同样能够栽培成功,还能够降低种苗的用量。
[0041](5)、将稻草切成3 —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0042](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0043](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4一5次喷湿;
[0044](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0045](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0046]本发明的实施例3: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47](I)选择海拨1200米区域的PH值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0048](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2cmX 12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0049](3)、在膜面上播撒厚2.5cm的培养土 ;
[0050](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3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I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50g,一亩用种苗量为150kg ;
[0051](5)、将稻草切成4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0052](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0053](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4次喷湿;
[0054](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0055](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权利要求】
1.一种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0-20cmX 10-20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3)、在膜面上播撒厚1一3cm的腐殖土作为培养土 ; (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5—10cm的枝条或1cm—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1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 (5)、将稻草切成3—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3—6次喷湿; (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地泥炭藓无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海拨500米到2000米区域的PH值4一6.5的沼泽土壤,开挖成沟深0.2m、沟宽0.4m蓄水沟,做成半旱式厢,厢宽1.8m — 2m ; (2)、在厢面上铺盖塑料膜,把膜拍紧拍平,用直径5cm粗削尖一头的木棒在膜面上以15cmX 15cm规格插成地气孔,让地下的水和湿气串到膜面上保持膜面有水湿状态; (3)、在膜面上播撒厚2cm的培养土; (4)、将含有孢子体的暖地泥炭藓鲜品植物体lcm— 5cm长的碎段作为种苗,均匀地播撒在厢的膜面上,1平方米用种苗量为200-300g,一亩用种苗量为120-180kg ; (5)、将稻草切成3— 5cm的碎段,用稻草碎段均匀地播撒在厢上,盖住种苗,将草段、种苗和培养土拍紧; (6)、用绿色遮阴网将种植好的暖地泥炭藓盖好并且将网的四周压实; (7)、种植好的厢面用微喷方法一天4一5次喷湿; (8)、种植好的厢面10天检查一次,对缺苗的要补上,对有杂草生长出来的留用部分直立不发兜的野草作遮阴用,除掉侵害大的水草、湖草及菊莒菜; (9)、种植15天后,孢子体开始萌芽繁育,60天后芽头及新茎中的孢子体开始繁育出新的孢子体,种植18个月后长大成熟,进入采收期。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303759SQ201410519606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朱国金 申请人:贵州高原农产资材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