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天然脱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植物天然脱叶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脱落酸0.5—20%,噻苯隆0—20%,润湿分散剂3—7%,增稠剂0.8—5%,消泡剂0.2—0.4%,稳定剂0.2—0.5%,防冻剂0.3—0.8%,水余量。本发明还提供了植物天然脱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植物天然存在的脱落酸为主要成分,不添加除草剂组分,使用时不用添加乙烯利和助剂,通过施用脱落酸诱导植物内源脱落酸含量持续增加与激素变化平衡来实现植物脱叶,减少化学脱叶剂及化学农药乙烯利的使用量,减轻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和残留,提高棉纤维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植物天然脱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棉花脱叶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 种含有植物天然活性成分脱落酸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脱叶剂的基本原理是在叶柄与茎之间形成离层而自然落叶,噻苯隆又名脱落宝,正是 能够促进离层的形成而较长时间以来作为脱叶剂使用,特别是在棉花作物中使用(参见, 例如,"The Pesticide Manual^, 11 版,British CropProtection Council, Hampshire 2003)。脱叶剂中含有噻苯隆的混合物的使用已有描述,例如,美国专利4, 402, 726A和 4, 261,726A。
[0003] 含有除草剂敌草隆的复配制剂540克/升噻苯隆?敌草隆,属于化学脱叶剂,在我 国农业部登记的有效成份用量为72. 9- 97. 2克/公顷,目前该类产品在生产上普遍使用, 逐渐替代了噻苯隆单剂的使用,其目的是克服噻苯隆单独使用时在低温情况下脱叶效果不 理想的缺陷。然而噻苯隆和敌草隆均为化学合成药剂,而且通常在使用时要加入乙烯利和 助剂混用,受除草剂敌草隆成分以及乙烯利的影响,在棉花落叶的同时可能出现植株叶片 脱落干枯较快,影响棉花产量与品质。
[0004] 脱落酸(ABA)为植物体内的天然物质,对生物和环境安全,原名脱落素II及休眠 素,与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并列为植物五大激素,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是脱落 酸的生理功能之一,它是以异戊二烯为基本单位的倍半类萜,其作用能在植物中传导,即使 施用的部位和作用的地方,有时间隔在3cm以上时还可以有促进脱落的作用,喷施脱落宝 等脱叶剂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脱落酸的生成,在叶柄与茎之间形成离层从而使棉花落叶。
[0005]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土壤环境污染和化学农药的残 留,提高棉纤维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植物天然脱叶剂。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植物天然脱叶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脱落酸 0.5 - 20%, 噻苯隆 0 - 20%, 润湿分散剂3 - 7%, 增稠剂 0.8 - 5%, 消泡剂 0? 2 - 0? 4%, 稳定剂 0? 2 - 0? 5%, 防冻剂 0? 3 - 0? 8%, 水 余量。
[0007] 上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脱落酸 1 一 10%, 噻苯隆 4 一 10%, 润湿分散剂4 一 6%, 增稠剂 0.5 - 3%, 消泡剂 0? 2 - 0? 3%, 稳定剂 0? 3 - 0? 4%, 防冻剂 0. 4 - 0. 6%, 水 余量。
[0008] 上述的润湿分散剂为聚乙氧基烷基酚、聚乙氧基脂肪醇、聚乙氧基脂肪胺、脂肪醇 聚乙二醇醚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木素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09] 上述的增稠剂为海藻酸钠、黄原胶、硅酸镁铝中的至少一种。
[0010] 上述的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聚醚改性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0011] 上述的稳定剂为抗氧剂264、抗氧剂BHT中的至少一种。
[0012] 上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3] 本发明植物天然脱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比例配料,将脱落酸、噻苯隆、润湿分散 齐U、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 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14] 本发明采用以植物体内的天然物质脱落酸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不添加除草剂组 分,使用时不用添加乙烯利和助剂,通过施用脱落酸诱导植物内源脱落酸含量持续增加与 激素变化平衡来实现植物脱叶,减少化学脱叶剂及化学农药乙烯利的使用量,减轻化学农 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提高棉纤维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本发 明制备方法简单。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各实施例中组分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0016] 实施例1 : 将0. 5%脱落酸、20%噻苯隆、7%聚乙氧基烷基酚、4. 8%硅酸镁铝、0. 2%二甲基硅油、 〇. 4%抗氧剂264、0. 7%丙二醇、66. 4%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 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17] 实施例2: 将0. 5%脱落酸、15%噻苯隆、3%聚乙氧基烷基酚、6%聚乙氧基脂肪胺、0. 2%黄原胶、4% 硅酸镁铝、〇. 1%二甲基硅油、〇. 1%聚醚改性有机硅、〇. 3%抗氧剂BHT、0. 5%丙二醇、0. 3%乙 二醇、70%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 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18] 实施例3: 将1%脱落酸、10%噻苯隆、3%聚乙氧基烷基酚、3%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0. 3%海藻 酸钠、0. 2%黄原胶、0. 1%二甲基硅油、0. 2%聚醚改性有机硅、0. 2%抗氧剂264、0. 1%抗氧剂 BHT、0. 6%乙二醇、81. 3%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30小时,再用砂磨机 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19] 实施例4: 将1%脱落酸、4%噻苯隆、1%聚乙氧基烷基酚、2%聚乙氧基脂肪醇、1%脂肪醇聚乙二醇 醚硫酸盐、2%烷基苯磺酸盐、0. 8%海藻酸钠、0. 2%二甲基硅油、0. 2%聚醚改性有机硅、0. 1% 抗氧剂264、0. 3%抗氧剂BHT、0. 2%丙二醇、0. 2%乙二醇、87%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 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 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0] 实施例5 : 将5%脱落酸、5%噻苯隆、1%聚乙氧基脂肪醇、2%聚乙氧基脂肪胺、1%脂肪醇聚乙二醇 醚硫酸盐、2%木素磺酸钠、0. 3%黄原胶、1. 2%硅酸镁铝、0. 2%二甲基硅油、0. 1%聚醚改性有 机硅、0? 2%抗氧剂264、0. 2%丙二醇、0? 3%丙三醇、81. 5%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 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 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1] 实施例6: 将5%脱落酸、7%噻苯隆、1%聚乙氧基烷基酚、1%聚乙氧基脂肪醇、1%聚乙氧基脂肪胺、 1%烷基苯磺酸盐、0. 1%海藻酸钠、0. 1%黄原胶、2%硅酸镁铝、0. 15%二甲基硅油、0. 15%聚 醚改性有机硅、〇? 3%抗氧剂264、0. 1%抗氧剂BHT、0. 3%乙二醇、0? 3%丙三醇、80. 5%水依次 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 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2] 实施例7 : 将5%脱落酸、10%噻苯隆、1%聚乙氧基烷基酚、1%聚乙氧基脂肪醇、1%聚乙氧基脂肪 胺、1%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1%烷基苯磺酸盐、1%木素磺酸钠、〇. 1%海藻酸钠、〇. 1%黄 原胶、2. 5%硅酸镁铝、0. 15%二甲基硅油、0. 15%聚醚改性有机硅、0. 3%抗氧剂BHT、0. 1%丙 二醇、0. 2%乙二醇、0. 1%丙三醇、75. 3%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 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3] 实施例8 : 将10%脱落酸、10%噻苯隆、2%聚乙氧基烷基酚、2%聚乙氧基脂肪胺、1%木素磺酸钠、 0. 1%海藻酸钠、0. 2%黄原胶、2. 5%硅酸镁铝、0. 1%二甲基硅油、0. 15%聚醚改性有机硅、0. 2% 抗氧剂264、0. 2%抗氧剂BHT、0. 2%丙二醇、0? 2%乙二醇、0? 2%丙三醇、70. 95%水依次加入 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 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4] 实施例9 : 将10%脱落酸、20%噻苯隆、2%聚乙氧基烷基酚、1%聚乙氧基脂肪醇、2%聚乙氧基脂肪 胺、1%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1%烷基苯磺酸盐、〇. 3%海藻酸钠、0. 9%黄原胶、0. 2%二甲 基硅油、0. 1%聚醚改性有机硅、0. 15%抗氧剂264、0. 25%抗氧剂BHT、0. 4%丙二醇、0. 4%乙二 醇、60. 3%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 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5] 实施例10 : 将15%脱落酸、10%噻苯隆、1%聚乙氧基烷基酚、2%聚乙氧基脂肪胺、1%脂肪醇聚乙二 醇醚硫酸盐、1%烷基苯磺酸盐、0. 2%海藻酸钠、1. 2%硅酸镁铝、0. 1%二甲基硅油、0. 2%聚醚 改性有机硅、0. 35%抗氧剂BHT、0. 8%丙三醇、67. 15%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 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 天然脱叶剂。
[0026] 实施例11 : 将20%脱落酸、10%噻苯隆、2%聚乙氧基脂肪醇、1%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1%烷基 苯磺酸盐、〇. 5%海藻酸钠、0. 5%黄原胶、0. 3%聚醚改性有机硅、0. 5%抗氧剂264、0. 3%抗氧 剂BHT、0. 3%丙二醇、0. 2%乙二醇、63. 40%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 30 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 剂。
[0027] 实施例12 : 将20%脱落酸、5%噻苯隆、2%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2%木素磺酸钠、0. 8%海藻酸 钠、0. 2%二甲基硅油、0. 1%抗氧剂264、0. 3%抗氧剂BHT、0. 2%丙二醇、0. 1%乙二醇、0. 4%丙 三醇、68. 9%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 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8] 实施例13 : 将20%脱落酸、6%烷基苯磺酸盐、1. 5%黄原胶、3. 5%硅酸镁铝、0. 2%二甲基硅油、0. 1% 聚醚改性有机硅、〇? 1%抗氧剂264、0. 1%抗氧剂BHT、0. 3%乙二醇、0? 4%丙三醇、67. 8%水依 次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 径LD95在2微米以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0029] 应用实施例: 将上述实施例8中制得的植物天然脱叶剂,与市售德国拜耳作物学科生产的540克/ 升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商品名:脱吐隆)进行了试验对比,并且通过试验对棉花脱叶率、 吐絮率、棉纤维品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0030] 试验在新疆哈密陶家宫乡泉水村进行,棉花品种鲁棉8号。处理设置为(1)脱吐隆 9ml/亩、乙烯利75克/亩,(2)脱吐隆10. 5ml/亩+乙烯利75克/亩,(3)脱吐隆12ml/亩 +乙烯利75克/亩,(4)脱吐隆12ml/亩+助剂(伴宝)60ml/亩+乙烯利75克/亩,(5)植 物天然脱叶剂(10% ABA+5%TDZ) 9ml/亩,(6)植物天然脱叶剂12ml/亩,(7)植物天然脱叶 齐[J 15ml/亩,(8) CK (清水对照)。试验设3次重复,共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0m2,总面 积480m2,喷药时间为9月16日,每小区在中部定点标记20株棉花进行调查,于喷药当天, 药后5天、10天、15天、20天、25天分别调查棉株叶片数、总铃数、吐絮铃数,计算脱叶率、吐 絮率,收获前每小区取每株顶部倒数第三朵吐絮棉花200朵用于室内分析与品质测定。
[0031] 试验结果 1、不同脱叶剂处理的脱叶效果
【权利要求】
1. 植物天然脱叶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脱落酸 0.5 - 20%, 噻苯隆 0 - 20%, 润湿分散剂3 - 7%, 增稠剂 0.8 - 5%, 消泡剂 0? 2 - 0? 4%, 稳定剂 0? 2 - 0? 5%, 防冻剂 0? 3 - 0? 8%, 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脱落酸 1 一 10%, 噻苯隆 4 一 10%, 润湿分散剂4 一 6%, 增稠剂 0.5 - 3%, 消泡剂 0? 2 - 0? 3%, 稳定剂 0? 3 - 0? 4%, 防冻剂 0. 4 - 0. 6%, 水 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润湿分散剂为聚乙氧基烷 基酚、聚乙氧基脂肪醇、聚乙氧基脂肪胺、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 酸盐、木素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增稠剂为海藻酸钠、黄原 胶、硅酸镁铝的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聚醚 改性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抗氧剂264、抗氧 齐[JBHT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其特征在于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 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天然脱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比 例配料,将脱落酸、噻苯隆、润湿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稳定剂、水依次加入混料机中进 行初混,然后浸泡24- 30小时,再用砂磨机进行循环研磨至体系粒子直径LD95在2微米以 下时即得植物天然脱叶剂。
【文档编号】A01N47/36GK104381285SQ20141063628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兰英, 曾显斌, 赵国正, 朱方军, 陈金春, 胡海燕, 曾芸, 侯勇, 夏中梅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