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包括立柱、顶屋面、拱架和棚膜,南北向埋设3排立柱,立柱顶端架设有桁条,桁条上面铺设有水泥板或木板建成的顶屋面,顶屋面两边有拱架安装于立柱上,拱架上安装有棚膜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等固定,立柱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与中立柱间距80~120cm,中立柱与后立柱间距40~50cm,所述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或者保温幕墙。本实用新型综合了日光能温室和拱形棚两种设施的优点,克服了两种设施的不足,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抗风灾能力,提高设施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及园艺作物生产用的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冬春寒冷季节可以有一半左右的面积作为日光能温室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在早春和晚秋作为拱形棚使用,夏秋高温季节整个棚室则可以作为越夏蔬菜生产使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蔬菜及园艺作物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生产设施主要有拱形棚和日光能温室两种。这两种设施各有优缺点。拱形大中棚造价较低,但是无后墙、不便进行外保温覆盖,保温性能较差,冬春寒冷季节不能进行喜温蔬菜和瓜果生产;且因难以进行外覆盖、加固,易受大风损毁。日光能温室保温性能较好,冬春季节可以正常生产,但是造价太高,特别是墙体建设费用较高,农户投入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后墙遮荫,棚室之间必须空出较大面积,土地利用率偏低,一般只有60%左右。
[0003]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棚室,既能保持日光能温室的保温性能好,可周年生产利用的优点,又可适当降低造价,且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蔬菜园艺生产的新型日光能棚室,在冬春低温季节使用,其一半面积具有日光能温室的保温性能,可进行喜温蔬菜瓜果越冬生产,另一半面积可进行耐寒性蔬菜避霜栽培,也可在早春行春提早栽培或晚秋行秋延迟栽培;在夏秋高温季节使用,类似于钢架大棚,加盖遮阳网等设施行越夏蔬菜遮阳栽培。棚室可周年利用,且投资少、造价低,土地利用率高,建造技术简单,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0006]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包括立柱、顶屋面、拱架和棚膜,其特征在于:南北向埋设3排立柱,立柱顶端架设有桁条,桁条上面铺设有水泥板或木板建成的顶屋面,顶屋面两边有拱架安装于立柱上,拱架上安装有棚膜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等固定。
[0007]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与中立柱间距80?120cm,中立柱与后立柱间距40?50cm,所述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或者保温眷墙O
[0008]所述棚膜上还覆盖有草苫或保温被。
[0009]所述拱架上还安装有防虫网和遮阳网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等固定。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综合了日光能温室和拱形棚两种设施的优点,克服了两种设施的不足,降低建造成本,提闻土地利用率,提闻抗风灾能力,提闻设施利用率,提闻综合效益。
[0012]1.与普通日光能温室相比,后墙建造成本低,整体造价低;普通日光能温室后墙北面因遮荫而空置的土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被建在棚室内,土地利用率提高,总体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0%左右,其中:日光温室面积约占50% (普通砖混结构日光能温室一般为60%,寿光式土墙温室一般为40%),拱形大棚面积约占40%。
[0013]2.与拱形大棚相比,易于采取棚面外覆盖保温措施,增强了保温效果;且通过采取棚面覆盖,还可以增强棚膜的抗风能力,防止风灾损毁棚膜。
[0014]3.可周年生产利用,生产效益好。寒冷季节,棚室前部作为日光温室使用,进行越冬蔬菜瓜果生产;后部进行秋延冬耐寒蔬菜避霜栽培,或者行春提早、秋延迟栽培。高温季节,通过加盖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整个棚室进行越夏叶菜或耐热瓜菜栽培。所有产品均为反季节设施栽培,能够抢抓市场行情,提升综合效益。
[0015]4.建造技术简单,整个棚室的建造技术比普通日光能温室建造技术还简单,农民易学易用,容易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南北向埋设3排立柱,立柱顶端架设有桁条,桁条上面铺设有水泥板或木板建成的顶屋面,顶屋面两边有拱架安装于立柱上,拱架上安装有棚膜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等固定,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与中立柱间距80?120cm,中立柱与后立柱间距40?50cm,所述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或者保温幕墙。
[0019]棚膜上还覆盖有草苫或保温被,所述拱架上还安装有防虫网和遮阳网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等固定,所述拱架上还安装有防虫网和遮阳网并通过卡膜槽固定。
[0020]宽体日光能棚室东西向延长,中间由2-3排立柱支撑起屋面,人可以在屋面上行走、作业,低温季节拱棚面上可以覆盖保温被或草苫保温,高温季节则可覆盖遮阳网降温;在屋面下方后排立柱南侧建立组装式易拆装的保温墙体(或者设立保温幕增强保温效果),墙体右侧可以作为日光能温室使用,冬春低温季节可以生产喜温蔬菜或瓜果;墙体左侧类似于拱形大棚,但因可以通过外覆盖保温,性能优于普通拱形棚,可以避霜栽培耐寒蔬菜(或者在早春或晚秋拆除后排立柱前的墙体或保温幕,则可作为春提早或秋延迟栽培的大棚使用);整个棚室在夏秋高温季节则可通过外覆盖遮阳网等设施进行越夏蔬菜生产。
[0021]先埋设前立柱19、中立柱16和后立柱18 (立柱高度为3.5_4.0m);分别在三排立柱顶端架设桁条6、8、9 ;然后在桁条上面铺设水泥板或木板建成顶屋面7 ;接着安装棚室南部的拱架2和北部的拱架11,在拱架2上安装卡膜槽20和5,在拱架11上安装卡膜槽15和10,(卡膜槽20和15距地面21约2m,卡膜槽5和10分别距顶屋面南端和北端约Im);然后安装棚膜3,并用卡膜槽5和20固定,安装棚膜11,并用卡膜槽10和15固定;在棚膜上安装早為或保温被4和13 ;在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或保温眷墙。夏季使用时,去除草苫或保温被4和13,卷起卡膜槽20和15下端的棚膜,并且换上防虫网;卷起卡膜槽5和10上端的棚膜,并且换上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进行越夏蔬菜生产。
[0022]实施例一
[0023]先埋设前立柱19、中立柱16和后立柱18,立柱高度为3.5_4.0m,东西两立柱间距约3m,前立柱与中立柱间距80-120cm,中立柱与后立柱间距40_50cm,用截面10*15cm的混凝土柱,埋入地面下约50cm,要做到上下垂直,左右对齐,顶端齐平。分别在三排立柱顶端架设桁条6、8、9,桁条长约3m,用混凝土制作,也可用木材或钢管。然后在桁条上面铺设混凝土板建成顶屋面7,混凝土板厚度5-8cm,宽度50cm,长度以盖过前后两排立柱为宜,也可用木板制作顶屋面。接着安装棚室南部I的拱架2和北部14的拱架11 ;拱架2的弧度、跨度应根据当地日光能温室建造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在冬季低温期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在黄淮地区跨度以8-9m为宜,拱架11可采用与拱架2相同的设计,也可适当调整;拱架用钢管与圆钢焊制,拱架上弦2和11可用直径32mm、厚度1.5mm的钢管,下弦28、29及拉筋26,27用直径12mm圆钢,上下弦间距15_20cm ;东西向每隔Im安装一个拱架。在拱架2上安装卡膜槽20和5,在拱架11上安装卡膜槽15和10,卡膜槽20和15距地面约2m,卡膜槽5和10分别距顶屋面南端和北端约Im ;在卡膜槽5和20之间的棚架下弦安装东西向固定拉杆22和23,在卡膜槽10和15之间的棚架下弦安装固定拉杆24和25,拉杆可以用钢管或圆钢。后安装棚膜3,并用卡膜槽5和20固定,安装棚膜11,并用卡膜槽10和15固定;棚膜3和11均可以分成3幅安装,便于扒膜通风。在棚膜上安装草苫或保温被4和13,并安装卷膜装置。在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17,墙体可用秸杆捆堆砌,或者用保温板制作;也可用保温被、塑料农膜等做成保温幕墙(如在棚室设计时就准备建造幕墙,则可以去除中立柱16)。夏季使用时,去除草苫或保温被4和13,卷起卡膜槽20和15下端的棚膜,并且换上防虫网;卷起卡膜槽5和10上端的棚膜,并且换上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则可进行越夏蔬菜生产。
[0024]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包括立柱、顶屋面、拱架和棚膜,其特征在于:南北向埋设3排立柱,立柱顶端架设有桁条,桁条上面铺设有水泥板或木板建成的顶屋面,顶屋面两边有拱架安装于立柱上,拱架上安装有棚膜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与中立柱间距80?120cm,中立柱与后立柱间距40?50cm,所述后立柱和中立柱之间建造易拆装的组装式墙体或者保温幕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棚膜上还覆盖有草苫或保温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宽体日光能棚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架上还安装有防虫网和遮阳网并通过卡膜槽或压膜线固定。
【文档编号】A01G9/14GK203912728SQ20142020605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周成, 张强, 李晖辉, 王方, 宋敏, 刘文睿, 赵娟 申请人:宿迁市宿城区蔬菜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