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546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组合式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种苗在育苗后从种子盘拉出时,根部的土壤容易松动掉落,甚至会扯断种苗根,影响种苗生产发育,同时遗落的种子土堆在种子室内,不好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架清洗方便、幼苗移栽方便、幼苗根生长效果好的组合式育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组合式育苗装置,它包括有支架,支架底部设有支脚,支架顶部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方形支撑位,每个支撑位内均设有两个种盘环,种盘环外环面两侧与支撑位内壁相连接,种盘环底部设有连杆,连杆底部设有盘底托环,种盘环内活动套装有种子筒,种子筒采用蜂窝纸或网筒制作成形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种子筒底部由盘底托环承托,种子筒顶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底部由种盘环承托。

所述的限位环由种子筒顶部边缘处向外折边形成。

所述的连杆为多条,均匀分布在种盘环和盘底托环之间。

所述的盘底托环的外径小于种盘环的外径。

所述的种子筒采用网筒制作成形,网筒由纸纤维制作成形。

所述的种子筒外侧包覆有纸质外层。

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在装种子土时可以在种子筒外侧包一层纸质外层,再将种子土注入种子筒内,育种时幼苗根会穿进种子筒筒壁内,在移苗时种子筒随种子包一起拉出,如此种子土就封在了种苗与种子筒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有效保持了种苗根部土壤的整体性,而种苗在栽种后,种子筒在水以及根的作用下会撑开破碎和腐烂,不影响根的生长,也不影响土地的后序使用。采用本方案后的支架清洗方便、幼苗移栽也非常方便,幼苗根生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种子筒和限位环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育苗装置包括有支架1,支架1底部设有支脚2,支架1顶部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方形支撑位3,每个支撑位3内均设有两个种盘环4,种盘环4外环面两侧与支撑位3内壁相连接,种盘环4底部设有连杆,连杆底部设有盘底托环5,所述的连杆为多条,均匀分布在种盘环4和盘底托环5之间,盘底托环5的外径小于种盘环4的外径,种盘环4内活动套装有种子筒6,种子筒6采用蜂窝纸或网筒制作成形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种子筒6底部由盘底托环5承托,种子筒6采用网筒制作成形,网筒由纸纤维制作成形,种子筒6外侧包覆有纸质外层,种子筒6顶部边缘处向外折边形成限位环7,限位环7底部由种盘环4承托。本实施例在装种子土时可以在种子筒外侧包一层纸质外层,再将种子土注入种子筒内,育种时幼苗根会穿进种子筒筒壁内,在移苗时种子筒随种子包一起拉出,如此种子土就封在了种苗与种子筒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有效保持了种苗根部土壤的整体性,而种苗在栽种后,种子筒在水以及根的作用下会撑开破碎和腐烂,不影响根的生长,也不影响土地的后序使用。采用本实施例后的支架清洗方便、幼苗移栽也非常方便,幼苗根生长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组合式育苗装置,它包括有支架,支架底部设有支脚,支架顶部设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方形支撑位,每个支撑位内均设有两个种盘环,种盘环外环面两侧与支撑位内壁相连接,种盘环底部设有连杆,连杆底部设有盘底托环,种盘环内活动套装有种子筒,种子筒采用蜂窝纸或网筒制作成形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种子筒底部由盘底托环承托,种子筒顶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底部由种盘环承托。采用本方案后的支架清洗方便、幼苗移栽也非常方便,幼苗根生长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兰特园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8
技术公布日:2017.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