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浸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7143发布日期:2018-07-27 18:1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入式浸润装置的节水型植物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或人工浇灌的方式来获取。在这种方式下,水分先浇撒在土壤或砂砾的表面,再逐步渗入其中。而植物的根部获取的也只能是渗入土壤或砂砾中的水分。由于土壤或砂砾保持水分的能力有限,当外部来水量大于它们的水分保持能力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往下渗透远离植物根部所在的区域,而不能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同时,由于水分首先是降落在地表上的,所以地表水的直接蒸发,也极大地消耗了可被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尽管目前采用了各种智能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但基本上都是水分由地表向下渗入至植物根部区域,再由植物的根部吸收的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消除水分从地表直接蒸发的损耗,也不能有效地控制水分向土壤深部渗透远离植物根部区域的损耗。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分在地表的蒸发量极大;土壤或砂砾内部由于水分保有量极低,水分向下渗透的速度极快,无疑水分的利用率也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从植物根部向植物供给水分的节水型灌溉技术装置,以解决由地表给植物根部供水产生的地表水分蒸发,和水分在土壤或砂砾中渗透过快,所产生的损耗,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自主蒸发型埋入式浸润装置;

图2汲导型埋入式浸润装置;

图3溅射型埋入式浸润装置;

图4下凹盖;

图5可排污型埋入式浸润装置;

图6埋入浸润式植物水分供给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埋入式浸润装置实现:由该装置的上凸盖、缓汲填料、下凹盖、本体组成的密闭容器装置内存储有一定量的水,还可通过本体上的连通接口输入补充水。埋入式浸润装置被埋入土壤或砂砾中一个适宜的深度,使该装置的缓汲填料层与土壤或砂砾紧密接触。埋入式浸润装置内储存的水,在装置的密闭内腔下部不断地自然蒸发,或经毛细汲导、机械溅射而上升凝聚附着在上凸盖的内表面形成水膜。附着在上凸盖内表面水膜中的水分子团,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沿上凸盖的内表面汇流向缓汲填料层,并迅速被缓汲填料层吸收。被缓汲填料层吸收的水分,通过填料层的毛细缝隙在该层内向四周汲导扩散,使缓汲填料层富含水分。缓汲填料层中部分多余的水分从缓汲填料层中渗出,并在下凹盖的环型凹槽中汇集,在下凹盖上形成环形水槽。环形水槽中的水可与缓汲填料层交换循环。富含水分的缓汲填料层内的水在压力和水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并由于内外湿度的差异,缓汲填料层内含的水分即可不断地向外渗透排出。渗透排出来的水分,必定会湿润与缓汲填料层紧密接触的土壤或砂砾。这样在该装置的缓汲填料层四周和下凹盖的上部,就可形成一定范围含水湿润区,使该区域的土壤或砂砾中含水量升高。从而在植物根部生殖区或附近形成湿润的微环境,达到直接给植物的根部供应水分的目的。由于是从植物的根部实施灌溉,就避免了从上往下灌溉时产生的地表直接蒸发的水损耗。又由于水是存储在装置的密闭容器内,也就避免了水向下的渗透损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型植物水分供给的技术装置,该装置可以埋入土壤或砂砾中。埋入式浸润装置内存储的水分,在密闭的容腔内,通过蒸发凝聚、汲导溅射等物理作用,在该装置上凸盖的内表面,形成附着水膜。附着水膜的水分子团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汇流到紧贴于上凸盖下方的缓汲填料层并被该层吸收。缓汲填料层吸收的水分向外围扩散,即可浸润与缓汲填料层紧密结合的土壤或砂砾,提升这部分土壤或砂砾中水分的涵养水平。由于这部分的土壤或砂砾是植物根部生殖区,因此可达到不间断地使植物根部保有湿润的微环境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世;周英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光世;周英翰
技术研发日:2017.08.01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