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0534阅读:11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净化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是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龟体中含有较多的特殊长寿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常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使人长寿。我国古代就知道龟有较好的药用效果,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龟的药用作了祥细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写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介虫之灵长者也”,“龟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

目前,龟养殖不断形成产业化,养龟场建造各式各样的养龟池,由于养龟池是一个相密封的环境,大量的龟在龟池里面进食及排便导致水容易恶化,需要每天换水清洗龟池,换水不仅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还费时费力费人工,同时每天换水造成龟又得重新适应新的水环境所以龟的免疫力不高需要经常消毒,而且经常换水,清澈龟之间隐蔽性不好会有龟互相咬断尾巴、咬断脚板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使用该系统实现养龟池的水不用经常更换,达到省水省时省力效果,而且龟的免疫力成活率和繁殖率得到提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呈漏斗状,在所述养殖池中设置有限水位管以及与限水位管顶部相平的种植平台,所述种植平台下方连通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出口朝向养殖池漏斗状的斜面;所述养殖池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板,所述出水口通过联通污水管道将污水引至弧形过滤清洗机构;

所述弧形过滤清洗机构包括弧形筛、导轨、滑块、固定杆、喷水管、曲柄连杆机构、电机、第一集水槽、清水排放通道,所述弧形筛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槽,在所述弧形筛的下末端设置有集污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与所述清水排放通道相连通,所述清水排放通道的排水出口通向种植平台;在所述弧形筛两侧设置与之相配的所述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固定杆将所述喷水管固定在所述弧形筛上方,所述滑块连接有所述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由电机提供动力。

具体的,所述污水管道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支管连接有第二水泵。

具体的,所述种植平台设置有火烧石与砂砾混合层。

具体的,所述弧形筛的面积为2.0m×0.8m,孔目大小为200目。

具体的,所述电机还连接有减速机。

具体的,所述养殖池设置有增氧泵。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比现有的养殖池每天需要换水,本发明将池水中的养殖排泄物通过系统过滤之后把原有的水源返回养殖池中实现水源循环,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能够长期不用换水,龟池的水自然大量增钙而变成深绿色,隐蔽性好,龟之间就不会有互相咬断尾巴、咬断脚板的龟出现。

2.龟可以不用适应不同的水源,所以提高了龟的免疫力,龟生长良好,产蛋率也同步提高,增加经济效益。

3.通过在养殖池内建立种植平台,利用池水种植龟吃类植物如红薯叶,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

养殖池1、限水位管2、种植平台3、第二集水槽4、出水口5、格栅板6、污水管道7、支管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弧形筛11、导轨12、滑块13、固定杆14、喷水管15、曲柄连杆机构16、电机17、第一集水槽18、清水排放通道19、集污槽20、减速机21、增氧泵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呈漏斗状,在养殖池1中设置有限水位管2以及与限水位管2顶部相平的种植平台3,种植平台3下方连通有第二集水槽4,第二集水槽4连通有支管8,支管8出口朝向养殖池1漏斗状的斜面;养殖池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5,出水口5处设置有格栅板6,出水口5通过联通污水管道7将污水引至弧形过滤清洗机构;弧形过滤清洗机构包括弧形筛11、导轨12、滑块13、固定杆14、喷水管15、曲柄连杆机构16、电机17、第一集水槽18、清水排放通道19,弧形筛11下方设置有第一集水槽18,在弧形筛11的下末端设置有集污槽20,第一集水槽18与清水排放通道19相连通,清水排放通道19的排水出口通向种植平台3;在弧形筛11两侧设置与之相配的导轨12,导轨12上设置有滑块13,滑块13通过固定杆14将喷水管15固定在弧形筛11上方,滑块13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16,曲柄连杆机构16由电机17提供动力;污水管道7连接有第一水泵9,支管连接有第二水泵10;种植平台3设置有火烧石与砂砾混合层;弧形筛11的面积为2.0m×0.8m,孔目大小为200目;电机17还连接有减速机21;养殖池1设置有增氧泵2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检测养殖池1内排泄物较多时,开启第一水泵10,此时养殖池1的水从出水口5处流入污水管道7,由于设置有格栅板6,防止龟进入污水管道7中;污水和排泄物从弧形筛11上方流出,经过弧形筛11的过滤流入第一集水槽18,再流入种植平台3,种植平台3上的植物如红薯叶等可以把过滤后的水当作养分和水源,在限水位管2的作用下,龟可以随时爬上种植平台3上取红薯叶作食;水经过火烧石与砂砾混合层进一步过滤,消除了大部分沉淀的金属元素,流入第二集水槽4,打开第二水泵10,将第二集水槽4的水抽入支管8,并射入养殖池1,由于支管8的出口对准漏斗状斜面,可以达到冲走排泄物的效果;

当弧形筛11的累积排泄物较多时,开启电机17,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6控制喷水管15沿着弧形筛11适配方向反复喷水把积累的排泄物冲进集污槽20内。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净化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养龟池的净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养殖池呈漏斗状,在养殖池中设置有限水位管以及与限水位管顶部相平的种植平台,种植平台下方连通有第二集水槽;养殖池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格栅板,出水口通过联通污水管道将污水引至弧形过滤清洗机构,该弧形过滤清洗机构将过滤后的水源引至种植平台处,水流经过种植平台后收集至收集槽,收集槽通过支管将水排放至养殖池中,支管出口朝向养殖池漏斗状的斜面。使用该系统实现养龟池的水不用经常更换,达到省水省时省力效果,而且龟的免疫力成活率和繁殖率得到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唐榜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平市蒙圩镇火炎种养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18
技术公布日:2017.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