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育猪饲料、制备方法以及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7026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猪饲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肥育猪饲料、制备方法以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是自50年代从国外引进中国并至今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之一。150ppm以上高剂量铜的添加既能提高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又能改善饲料报酬,是迄今仍在养猪业广泛使用的饲料技术。由于长期用低剂量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近年来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食品安全问题火上眉梢,迫切需要寻求替代技术方案。同时,高剂量硫酸铜在猪饲料中的添加,使大量的铜排泄到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肥育猪饲料,其采用无抗生素低铜含量配方,其不仅能够提高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还能够避免耐药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肥育猪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肥育猪的饲养方法,其采用上述的肥育猪饲料进行饲养,不仅能够提高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还能够避免耐药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肥育猪饲料,其含有1%(wt)预混料;其中,所述预混料,按每10g计,含有:va7000iu、vd32000iu、ve16iu、vk32mg、vb12.16mg、vb25.12mg、vb62.9mg、vb120.02mg、生物素0.096mg、d-泛酸钙13.7mg、叶酸1mg、烟酰胺23.5mg、铜元素20mg、铁元素80mg、锰元素50mg、锌元素100mg、碘元素0.5mg、硒元素0.3mg、柠檬酸2g、酵母水解物2.5mg、半胱胺80mg、有机铬0.2mg以及甜菜碱300mg。上述肥育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比为1:99的比例,将所述预混料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混合均匀,制粒,即得所述肥育猪饲料。一种肥育猪的饲养方法,使用上述的肥育猪饲料饲喂目标肥育猪。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肥育猪饲料的含有1%(wt)预混料,该预混料按每10g计其含有:柠檬酸2g、酵母水解物2.5mg、半胱胺80mg、有机铬0.2mg以及甜菜碱300mg。本发明提供的肥育猪饲料避免使用抗生素和高铜作为促生长剂,而是采用适量的柠檬酸、酵母水解物、半胱胺、有机铬以及甜菜碱取取代抗生素和高铜以达到相当的抑制消化道微生物的效果,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避免耐药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肥育猪饲料、制备方法以及饲养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育猪饲料,其含有1%(wt)预混料;其中,所述预混料,按每10g计,含有:柠檬酸2g、酵母水解物2.5mg、半胱胺80mg、有机铬0.2mg以及甜菜碱300mg。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混料,按每10g计,还含有:va7000iu、vd32000iu、ve16iu、vk32mg、vb12.16mg、vb25.12mg、vb62.9mg、vb120.02mg、生物素0.096mg、d-泛酸钙13.7mg、叶酸1mg、烟酰胺23.5mg、铜元素20mg、铁元素80mg、锰元素50mg、锌元素100mg、碘元素0.5mg以及硒元素0.3mg。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肥育猪饲料还含有以下原料:68.41%(wt)玉米、16.4%(wt)豆粕、6.9%(wt)麦麸、5%(wt)米糠、0.59%(wt)磷酸氢钙、0.99%(wt)石粉、0.3%(wt)nacl和0.4%(wt)赖氨酸硫酸盐。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肥育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比为1:99的比例,将所述预混料添加至基础饲料中,混合均匀,制粒,即得所述肥育猪饲料;所述预混料,按每10g计,其含有:柠檬酸2g、酵母水解物2.5mg、半胱胺80mg、有机铬0.2mg以及甜菜碱300mg。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混料,按每10g计,还含有:va7000iu、vd32000iu、ve16iu、vk32mg、vb12.16mg、vb25.12mg、vb62.9mg、vb120.02mg、生物素0.096mg、d-泛酸钙13.7mg、叶酸1mg、烟酰胺23.5mg、铜元素20mg、铁元素80mg、锰元素50mg、锌元素100mg、碘元素0.5mg以及硒元素0.3mg。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68.41%(wt)玉米、16.4%(wt)豆粕、6.9%(wt)麦麸、5%(wt)米糠、0.59%(wt)磷酸氢钙、0.99%(wt)石粉、0.3%(wt)nacl和0.4%(wt)赖氨酸硫酸盐。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肥育猪的饲养方法,使用上述的肥育猪饲料饲喂目标肥育猪。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目标肥育猪的初始体重为70-75kg。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本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饲喂时间为10-50天。本发明提供的的肥育猪饲料避免使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通过预混料的方式,采用适量的柠檬酸取代抗生素和高铜达到相当的抑制消化道微生物的效果,促进消化吸收,用酵母水解物取代高铜提高肥育猪采食量和加快生长速度,避免耐药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应用半胱胺、有机铬和甜菜碱促进肥育猪生长代谢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改善饲料报酬,提高肉质。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肥育猪饲料,该肥育猪饲料包括如下原料:玉米68.41kg、豆粕16.4kg、麦麸6.9kg、米糠5kg、磷酸氢钙0.59kg、石粉0.99kg、nacl0.3kg、赖氨酸硫酸盐0.4kg以及预混料1kg;本实施例中,每10g预混料含有:va7000iu、vd32000iu、ve16iu、vk32mg、vb12.16mg、vb25.12mg、vb62.9mg、vb120.02mg、生物素0.096mg、d-泛酸钙13.7mg、叶酸1mg、烟酰胺23.5mg;铜元素20mg、铁元素80mg、锰元素50mg、锌元素100mg、碘元素0.5mg以及硒元素0.3mg、柠檬酸2g、酵母水解物2.5mg、半胱胺80mg、有机铬0.2mg以及甜菜碱300mg。上述肥育猪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根据上述配方取粉碎后的玉米68.41kg、豆粕16.4kg、麦麸6.9kg、米糠5kg、磷酸氢钙0.59kg、石粉0.99kg、nacl0.3kg以及赖氨酸硫酸盐0.4kg与预先混合好的1kg预混料,混合均匀,经制粒,即得本实施例的肥育猪饲料。实验例1选取初始体重约为70kg的猪作为研究对象,共20头,随机分为两个组,1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头猪,实验组用实施例1提供的肥育猪饲料进行饲喂,以市面上购得的含抗生素以及高含量铜元素的猪饲料(含铜150mg/kg)作为对照组,连续饲喂10天,检测肥育猪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例2选取初始体重约为70kg的猪作为研究对象,共20头,随机分为两个组,1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头猪,实验组用实施例1提供的肥育猪饲料进行饲喂,以市面上购得的含抗生素以及高含量铜元素的猪饲料(含铜150mg/kg)作为对照组,连续饲喂28天,检测肥育猪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例3选取初始体重约为70kg的猪作为研究对象,共20头,随机分为两个组,1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头猪,实验组用实施例1提供的肥育猪饲料进行饲喂,以市面上购得的含抗生素以及高含量铜元素的猪饲料(含铜150mg/kg)作为对照组,连续饲喂50天,检测肥育猪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表1.饲喂不同时间实施例1提供的肥育猪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肥育猪饲料具有相当的生长速度与较低的料重比,且饲喂本实施例提供的肥育猪饲料后,猪粪中的铜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肥育猪饲料能够在保证猪的生长需求,有利于消化吸收,改善肥育猪生长的前提下,减少猪粪中铜含量,降低环境污染。实验例4检测实施例1提供的肥育猪饲料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及肉质的影响,分别取实验例3饲喂结束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肥育猪各六头屠宰,检测肉质情况,结果见表2。表2指标对照组实验组3宰前活重(kg)122.22124.13胴体重(kg)91.8794.08屠宰率(%)75.1775.78背膘厚2.782.77眼肌面积(cm2)61.8166.87瘦肉率(%)65.6366.47ph45min6.026.01ph24h5.445.44肉色评分1h3.673.58肉色评分24h3.333.25大理石纹评分3.253.17嫩度25.1223.07腰大肌熟肉率(%)59.9659.62失水率(%)31.6631.6滴水损失(%)1.371.37肌肉脂肪含量(%)22.39肌肉蛋白含量(%)24.3223.93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肥育猪饲料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及肉质的影响效果与常规的肥育猪饲料差异不大,能够满足肥育猪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适用饲养肥育猪,可降低环境污染。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肥育猪饲料避免使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而是采用适量的柠檬酸、酵母水解物、半胱胺、有机铬以及甜菜碱取取代抗生素和高铜以达到相当的抑制消化道微生物的效果,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肥育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避免耐药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