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菇自然培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888发布日期:2019-03-30 08:26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菌种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菇自然培育工艺。



背景技术:

红菇是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一种和楮、栲等树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其味甘性温,有补虚养血、滋阴、清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人工培育的历史比较长久且方式较多。但是,目前常见的人工培育方式都不是很科学,不能保证红菇的产量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菇自然培育工艺,能够保证红菇的产量和口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菇自然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00g-300g芦苇、80g-120g木屑、100g-150g棉籽壳、10g-20g石灰、25g-30g过磷酸钙和5g-10g硫酸镁搅拌后覆膜,发酵5天-7天;

步骤二、料温达到65℃-70℃开始翻堆,发酵期内翻堆2次-3次;

步骤三、将发酵料铺设在畦床上,接种菌丝,覆土3cm-5cm;

步骤四、在畦床下方开设蓄水沟,在24℃-26℃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

步骤五、待红菇苗冲破覆土后,喷洒石灰和水由1:1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石灰水;

步骤六、出菇阶段如果发现杂菌污染,及时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太难-2天后再覆盖新土,加强通风;

步骤七、人工采收,不破坏菌丝。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将300g芦苇、120g木屑、150g籽壳、20g石灰、30g过磷酸钙和10g硫酸镁搅拌后覆膜,发酵7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料温达到70℃开始翻堆。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在26℃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接近自然生长条件的环境下培育的红菇,口感与自然生长的红菇几乎一致,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从而提高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红菇自然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00g-300g芦苇、80g-120g木屑、100g-150g棉籽壳、10g-20g石灰、25g-30g过磷酸钙和5g-10g硫酸镁搅拌后覆膜,发酵5天-7天;

步骤二、料温达到65℃-70℃开始翻堆,发酵期内翻堆2次-3次;

步骤三、将发酵料铺设在畦床上,接种菌丝,覆土3cm-5cm;

步骤四、在畦床下方开设蓄水沟,在24℃-26℃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

步骤五、待红菇苗冲破覆土后,喷洒石灰和水由1:10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石灰水;

步骤六、出菇阶段如果发现杂菌污染,及时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太难-2天后再覆盖新土,加强通风;

步骤七、人工采收,不破坏菌丝。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将300g芦苇、120g木屑、150g籽壳、20g石灰、30g过磷酸钙和10g硫酸镁搅拌后覆膜,发酵7天。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料温达到70℃开始翻堆。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在26℃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

本发明在接近自然生长条件的环境下培育的红菇,口感与自然生长的红菇几乎一致,同时在培育的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从而提高了产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菇自然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200g‑300g芦苇、80g‑120g木屑、100g‑150g棉籽壳、10g‑20g石灰、25g‑30g过磷酸钙和5g‑10g硫酸镁搅拌后覆膜,发酵5天‑7天;步骤二、料温达到65℃‑70℃开始翻堆,发酵期内翻堆2次‑3次;步骤三、将发酵料铺设在畦床上,接种菌丝,覆土3cm‑5cm;步骤四、在畦床下方开设蓄水沟,在24℃‑26℃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本发明能够保证红菇的产量和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1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