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313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花生成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又名落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一带,蝶形花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从播种到开花只用一个月多一点时间,而花期却长达两个多月,且它的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部。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除供食用外,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2004年世界花生产量为3572.3万吨,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个地区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其中亚洲的花生产量为2400.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7.20%,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产量分别是1438.5万吨、650.0万吨、145.0万吨和71.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40.27%、18.20%、4.06%和2.00%。中国和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花生生产大国,印度尼西亚排在第五位。非洲的花生产量为880.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65%,主要生产国尼日利亚的产量为392.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8.22%,排在世界花生生产国的第三位。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和阿根廷。

花生荚果果壳坚硬,成熟后不开裂,室间无横隔而有缢缩(果腰)。种皮有白、粉红、红、红褐、紫、红白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隐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每个荚果有2~6粒种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头型、葫芦型或茧形。每荚3粒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种子三角形、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一般底端钝圆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从播种到开花只用一个月多一点时间,而花期却长达两个多月。它的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部。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基部的子房柄不断伸长,从枯萎的花管内长出一根果针,呈紫色。果针迅速地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的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保护幼嫩的果针入土。当果针入土后达5~6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慢慢膨大形成花嫩果。

花生在苗期中耕可增加土壤墒情,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根系下扎和生长,发达健壮的根系有利于花生形成壮棵,大幅度提高花生产量。在花针期中耕培土,有利于花针下扎入土,提高座果率。生产试验表明,在花生花针期土壤板结干旱条件下,花针如不能及时入土,就不能形成荚果。

通过中耕锄划培土这种传统的生产农艺技术就能改善以上情况,明显提高花生产量。花生中耕培土重在苗期和花生花针前期进行,中耕一般要进行3次,要掌握“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的原则。

中耕要在浇水后两天进行,中耕时要拔除垄间的杂草,锄刃要与花生根系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伤及根系。第三次中耕一般在花生封垄前,花针下扎时进行,这次中耕一定要结合培土,将土培在花生根系周围。

花生从开花到落针成果需要一定的条件,生长其间所需的肥料、土壤接针情况、病虫害影响、气候温度情况、异花授粉情况等能影响花生落针成果率,一般生种植能达到花针插地成果率60%已经不错了。



技术实现要素:

现在花生种植只追求高产,但却忽略了花生的果壳体过厚,花生果粒比例大大减小,为了改变花生种植成果率低的缺点,为了提高花生的生产量,本人发明了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

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的种植方法进行:一、旱地种植,土地精耕,泥土疏而不松,泥土含沙而不散;二、土地平整后平行开畦,开畦13~15公分距离,点粒8~12公分距离,点粒后覆土稍压平,稍结实,但不能过于板结,以免影响芽体破土;三、芽破土后即喷洒敌百虫水剂浓度0.5~0.7%,防止蛀芽,施撒尿素10~12公斤每亩;四、生期间喷洒混合药剂:氨基寡糖素5.0~8.0%、磷酸二氢钾10~15%、芸苔素内酯0.5~1.0%、钼酸铵1.0~2.0%、水60~70%;五,挂果期施撒复合肥20~25公斤每亩,补施撒石灰30~50公斤每亩、钾肥5~7公斤每亩。

氨基寡糖素,也称为农业专用壳寡糖,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采用独特的生物技术生产而成,分为固态和液态两种类型。壳寡糖本身含有丰富的c、n,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养份。氨基寡糖素是指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低聚糖,由几丁质降解得壳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发酵提取的低毒杀菌剂。氨基寡糖素能对一些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真菌孢子萌发,诱发菌丝形态发生变异、孢内生化发生改变等。能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白等,并具有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促根壮苗,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通过土地精耕细作,合适的畦距和粒距,回覆泥土不太结实,出芽喷洒杀虫剂,生长期喷酒混合药液和追加复合肥,达到了花生果粒饱满,壳体薄而坚硬,使花生种植获得真正的丰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提高花生成果质量的种植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是按下面的种植方法进行:一、旱地种植,土地精耕,泥土疏而不松,泥土含沙而不散;二、土地平整后平行开畦,开畦13~15公分距离,点粒8~12公分距离,点粒后覆土稍压平,稍结实,但不能过于板结,以免影响芽体破土;三、芽破土后即喷洒敌百虫水剂浓度0.5~0.7%,防止蛀芽,施撒尿素10~12公斤每亩;四、生期间喷洒混合药剂:氨基寡糖素5.0~8.0%、磷酸二氢钾10~15%、芸苔素内酯0.5~1.0%、钼酸铵1.0~2.0%、水60~70%;五,挂果期施撒复合肥20~25公斤每亩,补施撒石灰30~50公斤每亩、钾肥5~7公斤每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花生果粒满壳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按下面的种植方法进行:一、旱地种植,土地精耕,泥土疏而不松,泥土含沙而不散;二、土地平整后平行开畦,开畦13~15公分距离,点粒8~12公分距离,点粒后覆土稍压平,稍结实,但不能过于板结,以免影响芽体破土;三、芽破土后即喷洒敌百虫水剂浓度0.5~0.7%,防止蛀芽,施撒尿素10~12公斤每亩;四、生期间喷洒混合药剂:氨基寡糖素5.0~8.0%、磷酸二氢钾10~15%、芸苔素内酯0.5~1.0%、钼酸铵1.0~2.0%、水60~70%;五,挂果期施撒复合肥20~25公斤每亩,补施撒石灰30~50公斤每亩、钾肥5~7公斤每亩。

技术研发人员:蓝本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蓝本祥
技术研发日:2017.10.05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