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01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设计一种农业大棚,特别是设计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现有连栋复合农业大棚中,农光结合最紧密的方式为封闭的农业大棚上铺设大面积的光伏组件,封闭的大棚内无自然降水,空气流动滞缓,温度高,氧气和湿度都难以达到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大棚内增加送风和加湿系统。常见的加湿系统多为大棚单侧送风,通过对面开窗直接将湿空气排出,造成了湿空气的浪费和低效。光伏板的铺设占用了绝大部分光线,导致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光线不足,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因此,增加光伏板的透光性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封闭大棚内空气流动滞缓,温度高,湿度不足和光伏板透光性差的情况,增加加湿系统,改善空气流动情况,降低温度,加湿空气并增加光伏板透光性,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包括大棚,所述大棚包括横向棚壁、对侧棚壁、加湿系统和通风窗,所述大棚的横向棚壁底部设置有送风风机,所述加湿系统设置在大棚内,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大棚的横向棚壁的底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水帘,从送风风机出来的空气通过水帘增加了含湿量,顺风为大棚内的农作物提供水分;所述对侧棚壁为横向棚壁对面的大棚另一侧棚壁,对侧棚壁上设置有倾斜的侧向风机,到达对侧棚壁的湿空气受到侧向风机反向向上的力,由于湿空气自身密度小,且受到侧向风机的作用力,返回时到达横向棚壁的上方,通过横向棚壁顶部设置的通风窗排出棚外,使湿空气在大棚内完成了一个循环,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加湿效率。

所述大棚上设置有活动系统,所述活动系统包括固定点、支撑架、支撑点和光伏板,所述固定点为固定在大棚上并能转动的机构,可控制其转动的角度;所述支撑架的一端通过固定点与大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能转动的支撑点,转动角度也可控制,所述光伏板通过支撑点与支撑架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送风风机和水帘的设置解决了大棚内空气湿度低和封闭环境温度高的问题,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2.通过活动系统解决了光伏板透光性差的问题,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的加湿系统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活动系统侧视图。

图中:1——大棚,2——固定点,3——支撑架,4——支撑点,9——横向棚壁,10——对侧棚壁,11——送风风机,12——水帘,13——侧向风机,14——通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包括大棚1,所述大棚包括横向棚壁9、对侧棚壁10、加湿系统和通风窗14,所述大棚1的横向棚壁9底部设置有送风风机11,所述加湿系统设置在大棚1内,包括送风风机11,所述送风风机11设置在所述大棚1的横向棚壁9的底部,送风风机11的出风口设置有水帘12,从送风风机11出来的空气通过水帘12增加了含湿量,顺风为大棚内的农作物提供水分;所述对侧棚壁10为横向棚壁对面的大棚另一侧棚壁,对侧棚壁10上设置有倾斜向上的侧向风机13,到达对侧棚壁10的湿空气受到侧向风机13反向向上的力,由于湿空气自身密度小,且受到侧向风机13的作用力,返回时到达横向棚壁9的上方,通过横向棚壁9顶部设置的通风窗14排出棚外,使湿空气在大棚内完成了一个循环,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加湿效率。

所述大棚上设置有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系统包括固定点2、支撑架3、支撑点4和光伏板5,所述固定点2为固定在大棚上并能转动的机构,可控制其转动的角度;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通过固定点2与大棚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能转动的支撑点4,转动角度也可控制,使支撑好的光伏板5与水平面平行,达到最大太阳光接受面,同时光线在光伏板5表面进行第一次反射到上层光伏板5的背面,通过第二次反射以与太阳光相同的角度射入大棚1内,增加大棚1内的入射光线;所述光伏板5通过支撑点4与支撑架3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系统,特别是一种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连栋复合农业大棚中,封闭环境空气流动滞缓,温度高,湿度不足和光伏板透光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大棚、加湿系统和活动系统,所述加湿系统设置在大棚内,通过水帘的设置将空气进行加湿,再由风机实现棚内空气的流动,并在大棚内完成一个气流循环,所述活动系统设置在大棚上,通过通过光伏板的移动改变新型连栋复合农业大棚的透光性。本发明的设计增加了加湿系统,改善空气流动情况,降低温度,加湿空气并使光伏板能够移动,增加了光伏板的透光性,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帅;陈冠;葛博文;陈凤霞;秦梦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盛绿能(德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