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4217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生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果实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农产品,但是目前花生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幼苗存活率低,由于种植方式不恰当导致产量低、品质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目前花生种植不恰当导致产量低、品质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挑选颗粒饱满、无虫害的花生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0-25个小时,再采用无菌水对花生种子进行喷洒,再加入花生种重量的1.4%~1.6%的拌种剂进行拌种;

步骤2:整地:对土地进行耕翻、整地;

步骤3:施基肥:在土地上施加基肥;

步骤4:播种:将步骤1处理好的花生种子播种于播种坑内覆土盖实,播种深度为4-8cm;

步骤5:覆膜:在播完种后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利用浮土将薄膜两侧压实;

步骤6:打孔放苗:当花生叶子展开颜色由黄变绿时进行打孔放苗,放苗后将花生幼苗下部堵严;

步骤7:施肥:在结荚饱果期滴灌水溶肥(17-5-23)15kg/亩,也可进行叶面喷肥;进入结荚后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尿素350~4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克等杀菌剂的混合液45~50公斤,连喷2次,间隔10~15天,延长花生功能叶片寿命;

步骤8:收获: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时,或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收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拌种剂的成分如下:维生素e2.6~2.8份、柠檬酸7.4~7.8份、苯醚甲环唑12~16份、水85~9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基肥的的成分如下:有机肥420份、钙镁磷肥35份、尿素25份、硼砂6.5份、柠檬酸35份、亚硒酸钠1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方法中施肥方式既改善花生中后期水肥供应,又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该种植方法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挑选颗粒饱满、无虫害的花生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0-25个小时,再采用无菌水对花生种子进行喷洒,再加入花生种重量的1.4%~1.6%的拌种剂进行拌种,种剂的成分如下:维生素e2.6~2.8份、柠檬酸7.4~7.8份、苯醚甲环唑12~16份、水85~90份;

步骤2:整地:对土地进行耕翻、整地;

步骤3:施基肥:在土地上施加基肥,基肥的的成分如下:有机肥420份、钙镁磷肥35份、尿素25份、硼砂6.5份、柠檬酸35份、亚硒酸钠1份;

步骤4:播种:将步骤1处理好的花生种子播种于播种坑内覆土盖实,播种深度为4-8cm;

步骤5:覆膜:在播完种后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利用浮土将薄膜两侧压实;

步骤6:打孔放苗:当花生叶子展开颜色由黄变绿时进行打孔放苗,放苗后将花生幼苗下部堵严;

步骤7:施肥:在结荚饱果期滴灌水溶肥(17-5-23)15kg/亩,也可进行叶面喷肥;进入结荚后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尿素350~4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克等杀菌剂的混合液45~50公斤,连喷2次,间隔10~15天,延长花生功能叶片寿命;

步骤8:收获: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时,或地下部80%以上的荚果饱满时,收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花生的种植方法,包括优良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整地、施基肥、播种、覆膜、打孔放苗、施肥、收获等过程,方法中施肥方式既改善花生中后期水肥供应,又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该种植方法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创梦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