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303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鲵养殖技术,特别是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



背景技术:

大鲵(娃娃鱼)以肉质洁白鲜嫩、营养丰富及味道可口而闻名海内外,现有的人工大鲵养殖企业在大鲵养殖过程中,大鲵喂养密度大,养殖区域小,为了提高大鲵存活率,经常会使用生长激素、抗生素等,这些饲养手段带来的问题是:生长激素、抗生素在大鲵体内残留;大鲵的品质口感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建立大鲵仿野生养殖环境,改善大鲵养殖方式,不滥用生长激素、抗生素,以提高大鲵品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包括进水道和出水道,在进水道和出水道之间设有养殖区域,养殖区域两侧设有独立的养殖池,养殖池上方设有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上设有伸缩连接杆,伸缩连接杆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遮阳膜,支架头端还活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架撑开时,固定塞穿过支撑杆另一端的固定孔将支撑杆固定在伸缩连接杆上设置的通孔中。

上述的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所述伸缩连接杆上通孔设置数目为1个或1个以上。

上述的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上方的种植土层中设有观察孔,观察孔内设有隔离网,观察孔上放入种植盆。

申请人对大鲵养殖进行了长期、大量研究,野生大鲵栖息在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喜阴,适合生长的水温在20度以下,这样的环境资源稀缺或交通不便。本发明中,在养殖区域两侧设有独立的养殖池,进行仿野生养殖,同时,在养殖池上方设有种植土层,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安装的遮阳膜,能够为大鲵遮阴降温,适合于大鲵的生长,遮阳膜还能调节高度和打开的角度,适用于多个地区和季节。养殖池上方的观察孔能够随时了解大鲵生长情况。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建立大鲵仿野生养殖环境,改善大鲵养殖方式,不滥用生长激素、抗生素,提高了大鲵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遮阳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如图1-4所示,包括进水道1和出水道2,在进水道1和出水道2之间设有养殖区域3,养殖区域3两侧设有独立的养殖池4,养殖池4上方设有种植土层5,在种植土层5上设有伸缩连接杆9,伸缩连接杆9活动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上安装有遮阳膜14,支架10头端还活动连接支撑杆11的一端,支架10撑开时,固定塞12穿过支撑杆11另一端的固定孔将支撑杆11固定在伸缩连接杆9上设置的通孔13中。

所述伸缩连接杆9上通孔13设置数目为1个或1个以上。伸缩连接杆9采用市售产品,可以调整长度,遮阳膜14通过支撑杆11与通孔能够调整角度,调节比较灵活,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所述养殖池4上方的种植土层5中设有观察孔6,观察孔6内设有隔离网7,观察孔6上放入种植盆8,需要观察大鲵生长情况时,将种植盆8拿开即可。

在养殖区域3两侧设有独立的养殖池4,进行仿野生养殖,同时,在养殖池4上方的种植土层5可以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安装的遮阳膜14,能够为大鲵遮阴降温,适合于大鲵的生长,遮阳膜14还能调节高度和打开的角度,适用于多个地区和季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鲵高光照地区仿野生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道(1)和出水道(2),在进水道(1)和出水道(2)之间设有养殖区域(3),养殖区域(3)两侧设有独立的养殖池(4),养殖池(4)上方设有种植土层(5),在种植土层(5)上设有伸缩连接杆(9),伸缩连接杆(9)活动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上安装有遮阳膜(14),支架(10)头端还活动连接支撑杆(11)的一端,支架(10)撑开时,固定塞(12)穿过支撑杆(11)另一端的固定孔将支撑杆(11)固定在伸缩连接杆(9)上设置的通孔(13)中。本发明建立大鲵仿野生养殖环境,改善大鲵养殖方式,不滥用生长激素、抗生素,提高了大鲵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潘杏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浩运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