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的育苗方法,尤其是一种果桑实生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果桑实生苗培育方法它具有单位面积产苗数多和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特点,可直接栽植,也可作嫁接砧木用,是一种重要的育苗方法。目前各地果桑实生育苗均存在拌药杀虫和苗期通过除草剂除草,较多的化学农药使用一方面污染土地,给农业产品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农药杀虫和除草的果桑实生苗培育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果桑实生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1、种子的采收与贮藏种子育苗,采种母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桑椹充分成熟时采收,采后在室内摊放或堆放3-5天,再进行洗种,将桑椹捣烂,然后放入细眼箩内,用净水漂洗,得到饱满的种子,洗净的种子摊放在通风处晾干,把充分干燥的桑籽装入塑料袋,贮放在3~4℃低温的冰箱或冷库内,也可把桑籽装进布袋,贮藏在以生石灰为干燥材料的容器内,桑籽重量为生石灰的1.5~2.0倍,两者之间用物隔开,容器内留1/3的空隙,密封后放置阴凉干燥处;2、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排灌便利又未种植过桑树、番茄和辣椒的地块为宜;苗圃地的整理包括苗圃地的深耕、施基肥和起畦;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厩肥50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深耕把基肥翻入土中,起畦时先打碎土块,耙匀基肥,然后起畦,要求做到畦面平、土粒细,畦宽100-130厘米、高15-20厘米,畦间距30-40厘米;3、播种时期和方法,桑籽的播种,采用春播或秋播,春播在3月中旬,秋播是在秋分前后即9月中下旬播种,贮藏的种子播种前,要用40℃的温水浸泡,并不停搅拌,待水凉后继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条播,是先在畦面上开播种沟,沟深10cm,沟底至沟沿外侧20cm处铺上一层黑色编织地布,再在地布上覆土5-7cm耙平,然后将种子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约0.5-1厘米,播种沟与畦向垂直,沟距15-20厘米,沟深8-10厘米、宽8-10厘米,沟底要平坦,泥土要充分打碎略压实,一般每亩用种量为0.5-1公斤。播种时可用细砂与种子混匀播下,播种后即用稻草覆盖畦面,均匀覆盖,以略见泥土为度,亩用干稻草200公斤左右;4、苗期管理苗期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排灌、揭草、间苗、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按常规方法进行。
本发明通过覆盖黑色编织地布,不但提升和能较好地保持地温,而且有效防止土中害虫侵害果桑苗,不需使用杀虫剂,同时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黑色编织地布可使苗畦透气性和排水更好,为果桑苗提供更好生长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果桑实生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1、种子的采收与贮藏种子育苗,采种母树应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桑椹充分成熟时采收,采后在室内摊放或堆放3-5天,再进行洗种,将桑椹捣烂,然后放入细眼箩内,用净水漂洗,得到饱满的种子,洗净的种子需摊放在通风处晾干,不可曝晒,以免降低发芽率;把充分干燥的桑籽装入塑料袋,贮放在3~4℃低温的冰箱或冷库内,也可把桑籽装进布袋,贮藏在以生石灰为干燥材料的容器内,桑籽重量为生石灰的1.5~2.0倍,两者之间用物隔开,容器内留1/3的空隙,密封后放置阴凉干燥处;2、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排灌便利又未种植过桑树、番茄和辣椒的地块为宜;苗圃地的整理包括苗圃地的深耕、施基肥和起畦;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每亩施腐熟厩肥50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结合深耕把基肥翻入土中,起畦时一般先打碎土块,耙匀基肥,然后起畦,要求做到畦面平、土粒细,畦宽100-130厘米、高15-20厘米,畦间距30-40厘米;3、播种时期和方法,西南地区桑籽的播种,通常采用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秋播是在秋分前后即9月中下旬播种,贮藏的种子播种前,要用40℃的温水浸泡,并不停搅拌,待水凉后继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条播是先在畦面上开播种沟,沟深10cm,沟底至沟沿外侧20cm处铺上一层黑色编织地布,再在地布上覆土5-7cm耙平,然后将种子撒在播种沟内,覆土厚约0.5-1厘米,一般播种沟与畦向垂直,沟距15-20厘米,沟深8-10厘米、宽8-10厘米,沟底要平坦,泥土要充分打碎略压实,保证出苗整齐,一般每亩用种量为0.5-1公斤。播种时可用细砂与种子混匀播下,播种后即用稻草覆盖畦面,防止太阳曝晒和雨水冲刷,注意将稻草充分打乱,均匀覆盖,以略见泥土为度,一般亩用干稻草200公斤左右;4、苗期管理苗期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排灌、揭草、间苗、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按常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