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479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鼠养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



背景技术:

竹鼠(学名:rhizomyidae),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此为野生物种十分珍贵,全世界共计有3属6种:非洲竹鼠属2种(东非的特有种)、竹鼠属3种、小竹鼠属1种(亚洲特有,见于中国中南部,如湖南省郴州地区),在中国有1属3种。栖息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灌丛和竹林中。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

目前,人工饲养竹鼠通常采用多个小笼子分别分批隔离喂养方式,需要定期为竹鼠清理粪便。根据饲养数量的不同,清理粪便的工作量也不同,在大批量饲养过程中,清理粪便工作比较繁重,需要逐一打开鼠笼门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用以解决大批量饲养竹鼠过程中,清理粪便工作比较繁重,需要逐一打开鼠笼门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包括门、顶板、背板、侧板以及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的结构相同;

前底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转轴,侧板两侧开设有转槽,所述转轴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转槽内;

所述侧板中部下端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内可活动地穿设有凸轮转轴,所述凸轮转轴上设置有凸轮;

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远离转轴的一侧架设在所述凸轮上,并能够随着凸轮的转动而沿着底板各自的转轴转动。该技术方案采用前底板和后底板都能够根据凸轮的转动而实现沿着各自的转轴转动从而产生一定倾角,最终利用重力作用将竹鼠粪便排出,该方案结构简单,清理粪便时不需要将竹鼠取出,更不需要打开笼门,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清理效率。

优选地,所述侧板一共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两块侧板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侧板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转槽。采用对称结构首先便于生产和组装,其次采用对称结构受力更均匀稳定。

优选地,所述转槽为长槽结构,沿着侧板的长度方向开设。采用长槽结构能够使得底板在旋转的同时也能向两边移动,减少了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竹鼠被缝隙夹伤。

优选地,所述凸轮为椭圆结构,凸轮设置有两个,分别穿设在所述凸轮转轴上。设置两个凸轮的目的是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侧板下面还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笼子的高度,便于凸轮旋转还能节省材料减轻整个笼子的重量,更能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下面设置有连接柱,顶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孔相对应。连接柱和连接孔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多个鼠笼的组合,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更便于管理。

优选地,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与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底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转轴,侧板两侧开设有转槽,所述转轴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转槽内。

优选地,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上覆盖有柔性垫板。设置有柔性垫板进一步有效防止竹鼠被缝隙夹伤的可能。

优选地,所述凸轮转轴一端设置有凸块,另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容纳凸块。设置凸块和凹槽为了在多个鼠笼组合时,凸轮转轴能够方便相互连接,旋转时只需要转动一个笼子的凸轮转轴,其他已经连接的凸轮转轴也会一起旋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凸轮旋转排出粪便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多个鼠笼组合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1:门;2:顶板;20:连接孔;3:背板;4:侧板;40:转槽;5:底板;50:前底板;51:后底板;501:前板转轴;511:后板转轴;6:支撑脚;60:连接柱;7:凸轮转轴;8: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包括门1、顶板2、背板3、侧板4以及底板5,底板5包括前底板50和后底板51,前底板50和后底板51的结构相同;

前底板50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板转轴501,侧板4一共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底板5的两侧,两块侧板4的结构和尺寸相同,侧板4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转槽40,前板转轴501以及后板转轴511分别可活动设置在对应的转槽40内;转槽40为长槽结构,沿着侧板4的长度方向开设;

侧板4中部下端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内可活动地穿设有凸轮转轴7,凸轮转轴7上设置有凸轮8;凸轮8为椭圆结构,凸轮8设置有两个;凸轮转轴7一端设置有凸块,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能够容纳凸块;

前底板50和后底板51远离转轴的一侧架设在凸轮8上,并能够随着凸轮8的转动而沿着底板各自的转轴转动,前底板50和后底板51上覆盖有橡胶等柔性垫板。

侧板4下面还设置有支撑脚6,支撑脚6下面设置有连接柱60,顶板2上开设有连接孔20,连接柱60与连接孔20相对应。

侧板4一侧设置有铰链,铰链与门1连接。

单个使用时,如图1~3所示,在需要为竹鼠排出粪便时,只需用钳子或定时型电动旋转工具将凸轮转轴7旋转90度,凸轮转轴7旋转同时也带动凸轮8旋转,由于凸轮8为椭圆结构,其长轴顶到底部50上,导致前底板50和后底板51沿着底板各自的转轴转动,进而产生一定倾角,通过重量的作用排出竹鼠的粪便和尿液完成排便。

需要组合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每一个笼子的连接柱60与连接孔20相对应叠放,再将凸轮转轴7一端的凸块,插入另一个笼子凸轮转轴7的凹槽即可,使用时同样只需转动其中一个凸轮转轴7即可同时转动同一排的凸轮实现排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粪便的竹鼠笼,涉及竹鼠养殖装置领域,针对大批量饲养竹鼠过程中,清理粪便工作比较繁重,需要逐一打开鼠笼门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采用将底板分成前底板和后底板,底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转轴,侧板两侧开设有转槽,转轴可活动设置在转槽内;侧板中部下端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内可活动地穿设有凸轮转轴,凸轮转轴上设置有凸轮;前底板和后底板远离转轴的一侧架设在凸轮上,并能够随着凸轮的转动而沿着底板各自的转轴转动。使用时前底板和后底板都能够根据凸轮的转动而实现沿着各自的转轴转动从而产生一定倾角便于排出粪便,该方案结构简单,清理粪便时不需要打开笼门,操作简单,提高了清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向彩姣;杨耘;杨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德澳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