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875发布日期:2018-06-03 08:3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栽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中,大棚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农业设备,它使培育在内的植株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在植株生长期内需多次中耕,即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以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好气微生物活动和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但在植株不同的时期适宜的中耕深度也不同,过深容易伤到植株的根部,过浅则无法起到作用,中耕一般由人工或操作机器完成,不好把控中耕深度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犁套和犁铧移动,在通过升降装置控制犁套和犁铧的离地高度,使犁铧在中耕时的深度控制在辣椒根系的适宜的范围,使不会中耕时不会伤到根茎。

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包括有棚体、滑轨支架、滑轮组、横梁、升降装置、犁套、移动板、犁铧、控制器和耕地,所述棚体内设置有两个滑轨支架,所述两个滑轨支架分别设置在耕地两侧,所述横梁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滑轮组连接在第一电机的动力杆上,所述横梁两端的滑轮组设置在对应的滑轨支架上,所述犁套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在横梁上,所述犁套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板连接在滑轨上,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犁铧;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横梁两端上的第一电机和升降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有第二电机、传动丝杠、比重滑轨和比重块,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犁套一端底部,所述比重滑轨设置在犁套另一端顶部,所述传动丝杠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机上,所述传动丝杠另一端贯穿移动板活动连接在犁套上;所述比重块设置在比重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为电缸。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和犁铧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轨支架两端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电性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与犁套之间设置有旋转装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犁套和犁铧移动,在通过升降装置控制犁套和犁铧的离地高度,使犁铧在中耕时的深度控制在辣椒根系的适宜的范围,使不会中耕时不会伤到根茎。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通过控制第二电机驱动传动丝杠推动活动块,活动块带动移动板上的犁铧移动,达到快速调节犁铧与植株根茎的距离;通过事先调节好犁铧与根茎的距离在通过控制器控制中耕过程,达到中耕自动化作用,提高中耕速度并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栽培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栽培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棚体,2-滑轨支架,3-滑轮组,4-横梁,5-第一电机,6-升降装置,7-犁套,8-移动板,9-犁铧,10-第二电机,11-传动丝杠,12-比重滑轨,13-平衡块,14-限位开关,15-耕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棚辣椒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棚体1、滑轨支架2、滑轮组3、横梁4、升降装置6、犁套7、移动板8、犁铧9、控制器和耕地15,所述棚体1内设置有两个滑轨支架2,所述两个滑轨支架2分别设置在耕地15两侧,所述横梁4两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滑轮组3连接在第一电机5的动力杆上,所述横梁4两端的滑轮组3设置在对应的滑轨支架2上,所述犁套7通过升降装置6连接在横梁4上,所述犁套7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板8连接在滑轨上,所述移动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犁铧9;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横梁4两端上的第一电机5和升降装置6;还包括有第二电机10、传动丝杠11、比重滑轨12和比重块13,所述第二电机10设置在犁套7一端底部,所述比重滑轨12设置在犁套7另一端顶部,所述传动丝杠11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机10上,所述传动丝杠11另一端贯穿移动板8活动连接在犁套7上;所述比重块13设置在比重滑轨12上,所述升降装置6为电缸,所述移动板8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移动板8和犁铧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轨支架2两端设置有限位开关14,所述限位开关14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升降装置6与犁套7之间设置有旋转装置。

通过横梁4两端上的第一电机5带动对应的滑轮组3在滑轨支架2上移动,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犁套7升降达到控制犁铧9中耕插入耕地15的深度,通过第二电机10控制移动板8横向移动达到控制犁铧9与辣椒根系的距离;通过螺栓连接犁铧9和移动板8,达到调节单片犁铧9的调节,避免整体调节犁铧9时会出现但路根系偏位问题,通过安装旋转装置使其达到来回中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