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2411发布日期:2019-08-17 01:2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养猪业已经进入规模化专业化时代,对于一个规模化猪场或养猪专业户来说,要提高养殖效益,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得多”。养猪业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也就是说解决“生得多”赢得高效益,提升母猪繁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保证母猪受精率高和窝产仔数多,即有效帮助规模猪场解决“生得多”高效益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备孕母猪体重60~100kg,按2.5~4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b、在备孕母猪体重为100~150kg,按2.7~3.5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c、在备孕母猪体重为150~200kg,按3.0~3.8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d、在备孕母猪体重为200~300kg,按3.5~4.8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所述的饲喂均采用上午7:00~9:00和下午16:00~18:00各1餐饲喂;所述的高性能母猪饲料包括原料重量份的玉米60~100份、豆粕30~50份、膨化大豆10~15份、氯化钠2~8份、赖氨酸0.5~1.5份、蛋氨酸0.5~1.5份、苏氨酸1.2~2.5份、氯化胆碱0.3~0.5份。

本发明采用无抗生素添加、安全健康高效的高性能母猪饲料,配合特定的饲喂方法对母猪进行培育,大幅提升母猪繁殖性能,实现有效帮助规模猪场解决“生得多”高效益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备孕母猪体重60~100kg,按2.5~4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b、在备孕母猪体重为100~150kg,按2.7~3.5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c、在备孕母猪体重为150~200kg,按3.0~3.8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d、在备孕母猪体重为200~300kg,按3.5~4.8kg/天的饲量用高性能母猪饲料进行饲喂;

所述的饲喂均采用上午7:00~9:00和下午16:00~18:00各1餐饲喂;所述的高性能母猪饲料包括原料重量份的玉米60~100份、豆粕30~50份、膨化大豆10~15份、氯化钠2~8份、赖氨酸0.5~1.5份、蛋氨酸0.5~1.5份、苏氨酸1.2~2.5份、氯化胆碱0.3~0.5份。

所述的高性能母猪饲料还包括多矿和多维。

所述的所述的多矿包括铜5~15mg/kg,铁100~150mg/kg,锌120~180mg/kg,锰30~50mg/kg,硒0.1~0.5mg/kg和铬0.1~0.5mg/kg。

所述的铜为无机盐;铁为有机酸和无机盐,有机酸和无机盐的重量配比为1:1;锌为有机酸和无机盐,有机酸和无机盐的重量配比为1:1;锰、硒和铬均为有机酸。

所述的铁的有机酸为甘氨酸亚铁,铁的无机盐为硫酸亚铁;锌的有机酸为甘氨酸锌,锌的无机盐为硫酸锌;锰的有机酸为蛋氨酸锰;硒的有机酸为酵母硒;铬的有机酸为吡啶甲酸铬。

本发明所述的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培养的备孕猪均表现出良好的繁殖性能,有效帮助规模猪场解决“生得多”高效益问题,大幅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母猪繁殖性能的培养方法,在备孕猪体重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喂量进行饲喂,以达到提升母猪繁殖性能的目标,所述的饲喂均采用上午7:00~9:00和下午16:00~18:00各1餐饲喂;所述的高性能母猪饲料包括原料重量份的玉米60~100份、豆粕30~50份、膨化大豆10~15份、氯化钠2~8份、赖氨酸0.5~1.5份、蛋氨酸0.5~1.5份、苏氨酸1.2~2.5份、氯化胆碱0.3~0.5份。本发明采用无抗生素添加、安全健康高效的高性能母猪饲料,配合特定的饲喂方法对母猪进行培育,大幅提升母猪繁殖性能,实现有效帮助规模猪场解决“生得多”高效益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翼通宏茂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2
技术公布日:2019.0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