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0730发布日期:2018-09-04 20:49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



背景技术:

母猪配种技术是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psy(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母猪的psy,需要操作人员非常熟练的掌握配种技术。目前国内猪场psy平均约为19头,与国外psy平均28头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比我们也能发现,国内很多大型猪场,母猪psy水平往往随着配种操作人员的更换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些差距主要取决于操作人员的配种技术水平。配种技术的获得之前往往需要个人来自长时间的实践。这就制约了配种技术人才的快速培养,也因为没有统一、可视的标准,导致无法对配种过程进行督查和及时纠偏,从而很难保证配种的生产成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情期鉴定,首先确定母猪在发情期,鉴定方式以母猪静立反应为判断基准,结合粘液粘稠度为辅助依据,确定最佳的配种时机,发情母猪先对公猪产生静立反应,然后间隔8~12小时才会对人有静立反应;

步骤二、单独隔离,经步骤一鉴定之后,将处于发情期的母猪进行单独隔离,将筛选出的母猪放置到密闭的空间内部,然后将公猪放置到此密闭空间中;

步骤三、标记的绘制,当步骤二中的母猪对公猪出现静立反应时,在母猪后躯的背部用带有颜色的喷漆画上“t”字的横线;

步骤四、单独隔离母猪,将步骤二中的密闭空间中的公猪赶出,在没公猪的情况下,上配种夹或压背产生静立反应,在母猪后躯的背部用带有颜色的喷漆画上“t”字的竖线;此时为配种的最佳时机,同时在“t”字的横线上利用带颜色的喷漆上画上一个圆点,表示这头母猪需立即配种;

步骤五、配种,步骤四中确定可以配种后,每次进行人工输精后的标识为:第一次配种打点,遵循“上左下右”原则,第二次配种打点,间隔12小时的在中间打点,间隔24小时的就在另外一边打点,即上午首配的母猪,在“t”字竖线的左边打一个圆点;下午首配的母猪,在“t”字竖线的右边打一个圆点;第二次配种时,在竖线相应的另一侧再打一个圆点。需间隔12小时连续配3次的母猪,第2次配种时在竖线下方打上一个的圆点,第3次配种时再在竖线相应的另一侧再打一个圆点。

所述的喷漆能替换为带有颜色的笔。

所述的圆点能替换为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

所述的圆点能替换为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了之前配种技术高度依赖经验的难题,同时通过系统的标识方法,实现了可视化、标准化的配种管理,从而让配种技术简单易学,并且能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2次配种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3次配种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情期鉴定,首先确定母猪在发情期,鉴定方式以母猪静立反应为判断基准,结合粘液粘稠度为辅助依据,确定最佳的配种时机,发情母猪先对公猪产生静立反应,然后间隔8~12小时才会对人有静立反应;

步骤二、单独隔离,经步骤一鉴定之后,将处于发情期的母猪进行单独隔离,将筛选出的母猪放置到密闭的空间内部,然后将公猪放置到此密闭空间中;

步骤三、标记的绘制,当步骤二中的母猪对公猪出现静立反应时,在母猪后躯的背部用带有颜色的喷漆画上“t”字的横线;

步骤四、单独隔离母猪,将步骤二中的密闭空间中的公猪赶出,在没公猪的情况下,上配种夹或压背产生静立反应,在母猪后躯的背部用带有颜色的喷漆画上“t”字的竖线;此时为配种的最佳时机,同时在“t”字的横线上利用带颜色的喷漆上画上一个圆点,表示这头母猪需立即配种;

步骤五、配种,步骤四中确定可以配种后,每次进行人工输精后的标识为:第一次配种打点,遵循“上左下右”原则,第二次配种打点,间隔12小时的在中间打点,间隔24小时的就在另外一边打点,即上午首配的母猪,在“t”字竖线的左边打一个圆点;下午首配的母猪,在“t”字竖线的右边打一个圆点;第二次配种时,在竖线相应的另一侧再打一个圆点。需间隔12小时连续配3次的母猪,第2次配种时在竖线下方打上一个的圆点,第3次配种时再在竖线相应的另一侧再打一个圆点。

所述的喷漆能替换为带有颜色的笔。

所述的圆点能替换为规则图形或不规则图形。

所述的圆点能替换为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按本发明的要求,配种人员进行每天2次的日常查情。在查情过程中,当母猪对公猪产生静立反应时,在母猪后躯的背部用喷漆画“t”字的横线(图2-1);间隔8~12小时,在没公猪的情况下进行查情,使用配种夹或双手压背产生静立反应时,打“t”字的竖线(图2-2)。这时是母猪最佳的配种时机,配种员在横线上喷上一个圆点(图2-3),表示这头母猪需立即配种。全部查完情后,配种员准备好精液、输精管等人工授精器材,通过母猪背上的标识,就能快速知道要对那些母猪(有图2-3标识的)进行输精操作。如果母猪第一次输精的时间在下午,则输精结束后,在“t”字竖线的左边打一个圆点(图2-4);然后间隔24小时即第2天上午,进行第二次人工输精。第2次输精结束后,在“t”字竖线的右边打一个圆点(图2-5)。至此,这些母猪配种工作全部结束。对后备母猪和空怀、返情等异常母猪,本发明方法要求配3次,即每次间隔12小时。具体实施方法为:前面4个步骤及标识方法与上述一致(图3-1、图3-2、图3-3、图3-4)。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即在第二天上午进行输精操作,输精结束后在竖线下方打上一个的圆点(图3-5)。然后,在间隔12小时,及第二天下午进行第三次输精操作,输精结束后在竖线的右边打上一个的圆点(图3-6),至此,这些母猪配种工作全部结束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提高母猪产仔率的配种方法,涉及一种配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发情期鉴定,首先确定母猪在发情期,鉴定方式以母猪静立反应为判断基准,结合粘液粘稠度为辅助依据,确定最佳的配种时机,发情母猪先对公猪产生静立反应,然后间隔8~12小时才会对人有静立反应,步骤二、单独隔离,经步骤一鉴定之后,将处于发情期的母猪进行单独隔离,将筛选出的母猪放置到密闭的空间内部,然后将公猪放置到此密闭空间中;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了之前配种技术高度依赖经验的难题,同时通过系统的标识方法,实现了可视化、标准化的配种管理,从而让配种技术简单易学,并且能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蔡敏东;宋培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荷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5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