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茶苗根结线虫病则是由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到一年生的茶苗的根部,引起茶苗和幼龄茶树发病,其症状是病根畸形肿胀,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此系侵入根内的线虫分泌物刺激根组织形成巨型细胞,并促使根组织细胞过度分裂所造成,瘤状物大小不一,若主根早期受害,侧根、须根少发或不发。根瘤后期表皮破裂,全根腐朽。茶苗根部受害后,根功能衰退,水分与养分的正常吸收与输导受阻,使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干旱季节发病严重时,常引起大量落叶,以至全株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有效的防治茶苗根线虫病,使得茶苗根部不受害,不影响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从而保证茶园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与植苗,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2)种植前可采用翻耕晒土的方法,提前两月在烈日晴天翻耕土地,暴晒10天后再翻土一次;(3)增施磷肥和钾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25-35kg,尿素1-1.2kg,磷肥0.4-0.7kg,氮肥0.5-0.8kg,钾肥2-3kg;(4)对于已发病的苗木用80%的二溴氯丙烷乳剂100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3毫升,然后覆土盖洞。
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中的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3%的呋喃丹5kg拌细土撒在苗床上。
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中的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二溴氯丙烷2.5kg兑水100倍浇灌苗床,再放基肥和铺心土。
进一步说明,所述对于已发病的苗木还可以用1:(15-20)茶枯水施入土壤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的防治茶苗根线虫病,使得茶苗根部不受害,不影响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从而保证茶园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与植苗,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例如前作种过花生、番薯、黄麻等感病作物地,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3%的呋喃丹5kg拌细土撒在苗床上,还以为每亩地用二溴氯丙烷2.5kg兑水100倍浇灌苗床,再放基肥和铺心土;(2)种植前可采用翻耕晒土的方法,提前两月在烈日晴天翻耕土地,暴晒10天后再翻土一次,可以减少病原线虫数量;(3)增施磷肥和钾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25kg,尿素1kg,磷肥0.4kg,氮肥0.5kg,钾肥2kg;提高其抗病能力,(4)对于已发病的苗木用80%的二溴氯丙烷乳剂100倍稀释液对病株打洞注入3毫升,然后覆土盖洞。
实施例2
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与植苗,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例如前作种过花生、番薯、黄麻等感病作物地,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3%的呋喃丹5kg拌细土撒在苗床上,还以为每亩地用二溴氯丙烷2.5kg兑水100倍浇灌苗床,再放基肥和铺心土;(2)种植前可采用翻耕晒土的方法,提前两月在烈日晴天翻耕土地,暴晒10天后再翻土一次,可以减少病原线虫数量;(3)增施磷肥和钾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35kg,尿素1.2kg,磷肥0.7kg,氮肥0.8kg,钾肥2-3kg;提高其抗病能力,(4)对于已发病的苗木还可以用1:15茶枯水施入土壤中。
实施例3
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与植苗,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例如前作种过花生、番薯、黄麻等感病作物地,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3%的呋喃丹5kg拌细土撒在苗床上,还以为每亩地用二溴氯丙烷2.5kg兑水100倍浇灌苗床,再放基肥和铺心土;(2)种植前可采用翻耕晒土的方法,提前两月在烈日晴天翻耕土地,暴晒10天后再翻土一次,可以减少病原线虫数量;(3)增施磷肥和钾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25-35kg,尿素1.1kg,磷肥0.6kg,氮肥0.6kg,钾肥2.5kg;提高其抗病能力,(4)对于已发病的苗木还可以用1:20茶枯水施入土壤中。
实施例4
一种茶苗根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与植苗,否则要进行土壤消毒,例如前作种过花生、番薯、黄麻等感病作物地,土壤消毒方法为每亩地用3%的呋喃丹5kg拌细土撒在苗床上,还以为每亩地用二溴氯丙烷2.5kg兑水100倍浇灌苗床,再放基肥和铺心土;(2)种植前可采用翻耕晒土的方法,提前两月在烈日晴天翻耕土地,暴晒10天后再翻土一次,可以减少病原线虫数量;(3)增施磷肥和钾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35kg,尿素1.2kg,磷肥0.7kg,氮肥0.8kg,钾肥2-3kg;提高其抗病能力,(4)对于已发病的苗木还可以用1:18茶枯水施入土壤中。
采用以上实施例1-4中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治茶苗根线虫病,防病率达90%以上,使得茶苗根部不受害,不影响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从而保证茶园产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