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1207发布日期:2018-12-19 05:1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玉米抗逆丰产的技术,尤其涉及吉林半湿润区春玉米适雨晚播高产稳产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吉林省半湿润区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地处吉林省中部,主要包括所属四平市、吉林市的12个玉米主产县(市),素有吉林省“黄金玉米带”的美誉。旱作雨养是吉林省半湿润区玉米生产的基本特征。该地区年降水量500~600mm,夏季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但是,人类控制和改变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不良影响的能力是有限的,气象条件仍然是造成农业产量年际波动的重要因素。

对吉林省半湿润区而言,玉米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春播时风大雨少,“十年九春旱”,土壤墒情不足,在适播期内(4月20日~5月5日)拟实施的播种环节上常出现土壤水分得不到有效保障之不利情况。初步分析多年的气候资料与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该地区每年春季都有保证播种、出苗的降雨过程(降雨量15mm以上),但降雨出现日期在年际间变化较大(变化幅度为4月初~5月中旬)。在春季降雨偏早(4月上旬及此前)的年份,土壤水分足够,适于播种,但土壤温度达不到种子萌发的需要,如果此时强行播种,往往由于温度太低,种子发芽极慢,在土壤中滞留的时间过长,而导致“粉种”、缺苗、苗弱、丝黑穗病发病率高等不良后果;如果等到土壤温度适宜时再进行播种,则由于当地风大、土壤失水严重,使土壤水分又成为正常出苗的限制因素。在春季降雨偏晚(5月10日以后)的年份,生产者采取的普遍做法是,在“适播期”的后半段(4月底~5月5日)采用“坐水种”的播种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操作技术到位者可收到“苗全、苗齐、苗壮”的理想效果;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不到位者,会收到“缺苗断垄、出苗不齐”,最终会导致产量明显降低的不良效果;还有少数农户,采取“等雨晚播”的做法,但常常由于选择的品种不当(主要是生育期不适宜)等原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及商品品质下降。鉴于上述,我们针对吉林省半湿润区玉米生产在播种期环节上存在的土壤水分保障问题,通过设置播种期、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三因子互作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产量形成对播种期、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结果不仅为吉林省半湿润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支撑技术和理论依据,而且也丰富玉米栽培学理论,并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旱作雨养而春季干旱又频繁发生,是吉林省半湿润区春玉米生产的重要农业自然资源特征,玉米适期播种受到此不利因素的影响甚大,致使该区域春玉米高产稳产群体构建受到制约。为此,需要针对该地区这种特殊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征,研究明确其广泛种植的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对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从而给出相应的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能够在推迟播种期境况下确保春玉米的丰产丰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包括:

根据春季适雨晚播的时间点,选用优良的早熟品种,并选择适合的高密度进行种植;其中,所述适合的高密度是指,所述早熟品种晚播与中熟及中晚熟品种适期播种相比,每亩需增加500-1000株。

优选地,优良的早熟品种包括吉单27和/或德美亚3号。

本发明提供的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通过针对春季干旱特征下研究东北中部广泛种植的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对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给出了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使得东北中部大面积春玉米生产即便在旱季也有了强有力的丰产保障,从而为国家仓廪的富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添加了浓浓的重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阐述。

本发明在吉林省梨树县研究了东北中部广泛种植的早熟品种(吉单27)、中熟品种(先玉335)、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对不同播种期(适期播种5月3日)与(推迟播种5月15日)、不同种植密度(低密度3500株/亩)、中密度4500株/亩)、高密度5500株/亩)的响应。结果如表1所示,它表明:

早熟品种的产量在各播种期下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中熟品种的产量在适期播种下表现为随密度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推迟播种条件下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

中晚熟品种的产量在适期播种下表现为低、中密度产量高的态势,在推迟播种条件下表现为密度间差异不显著,但产量水平较低的态势。

表1不同生育期品种、播种期、种植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旱作雨养为基本特征的吉林省半湿润区,采用早熟优良玉米品种,适当推迟播种期,并相应增加密度,是一条高产稳产、抗逆减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包括:

根据春季适雨晚播的时间点,选用优良的早熟品种,并采用适合的高密度进行种植。

在上述方法中,根据适期播种(5月3日左右)迟迟不见雨来的春季旱情爆发,将播种期推迟延后(5月15日前后3-5天)。当然,如果适期播种期前雨量过大也会造成播种期推迟延后的情形,也是适合本发明的方法的。

之所以需要适当增加密度,是因为早熟品种与中熟及晚熟品种相比,个体产量较低,因此需要增加单位面积的个体数,即靠增大群体而获得较高的单产。本发明通过研究表明,早熟品种晚播与中熟及中晚熟品种适期播种相比,每亩需增加500-1000株。如中熟及中晚熟品种在适期(5月1日左右)播种时,密度为4000株/亩,那么,适雨晚播(5月15日左右)的早熟品种的密度应为4500-5000株/亩。

从表1中所示的数据可以发现,吉单27就属这样的早熟的优良品种。它可以在推迟播种期且一定高密度种植的境况下依然保持不衰的亩产量。类似的早熟优良品种还有德美亚3号,其在晚播及适当高密度种植境况下表现得比吉单27更优。

本发明通过针对春季干旱特征下研究东北中部广泛种植的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对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给出了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使得东北中部大面积春玉米生产即便在旱季也有了强有力的丰产保障,从而为国家仓廪的富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添加了浓浓的重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春玉米适雨晚播丰产栽培的方法,包括:根据春季适雨晚播的时间点,选用优良的早熟品种,并选择适合的高密度进行种植;其中,所述适合的高密度是指,所述早熟品种晚播与中熟及中晚熟品种适期播种相比,每亩需增加500‑1000株。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林;李淑兰;程桂英;王振乾;王传海;徐安波;杨久臣;吴亚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